“現在新研發的醫療器械,不管是傳感器技術、數據傳輸技術還是協議處理技術,基本都是標配。而在以前,這些技術還是選配。如果現在醫療器械不配備物聯網功能,就好像總是差點意思。”自連電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簡稱自連科技)創始人談林濤如是說道。
誠然,隨著計算能力、傳感技術、互聯網相關技術的提升再加之2009年我國以政策形式將物聯網正式列入國家五大新興戰略性產業后,包括醫療健康物聯網在內的物聯網全行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態勢。
但在談林濤看來,國內醫療健康物聯網行業真正“起勢”的時間節點為新冠疫情爆發之后。原因在于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醫療健康物聯網的價值被真正看見——從設備人員定位到運營管理,從降低醫護人員工作負擔到緩解醫療系統過載再到減少醫患接觸,新冠疫情期間,醫療健康物聯網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對之中“功不可沒”。
而距新冠疫情爆發前7年,自連科技便成立了。在經歷10年發展后,自連科技已構建了從智能終端、云平臺到應用平臺的物聯網生態體系,并與邁瑞醫療、美敦力、微創醫療、日本光電等300余家醫療器械企業達成了合作關系。
在自連科技成立之初,其也與國內多數物聯網企業一樣,選擇了智能家居賽道。但隨著行業實踐的深入及兩次偶然的“機緣巧合”,自連科技與醫療健康物聯網的故事才正式展開……
高通、博通前芯片研發人員離職創業,兩次“偶然”后堅定選擇醫療領域
自連科技的創始人談林濤對物聯網十分熟悉。
這位創始人曾先后供職于全球領先無線科技創新企業——美國高通和全球領先有線、無線通信半導體企業——博通公司,從事芯片開發設計及物聯網相關技術的開發工作。
2013年,自連科技成立。 但正如前文所述,在成立之初,自連科技并未選擇醫療健康物聯網賽道,而是選擇了智能家居賽道。但很快,自連科技發現,由于種種原因,智能家居對企業本身的經濟實力要求較高。并且,在當時的談林濤看來,其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所學與在高通、博通所積累的技術開發經驗在智能家居領域有些“殺雞用牛刀”的意味。
這讓談林濤不禁思考,“智能家居行業真的需要這些技術嗎?”,也讓談林濤萌生出了轉換創業賽道的想法。
機緣巧合之下,一家江蘇的醫療器械企業找到了談林濤,希望自連科技可以幫助其解決無線泵物聯網板塊的技術開發問題。而在自連科技幫助該企業解決物聯網相關難題后,在再一次的機緣巧合之下,又與邁瑞醫療“搭上了線”。
隨后,自連科技便在醫療健康物聯網賽道一路耕耘——醫療健康業務板塊在自連科技的整體業務中占比越來越重,已達到80%,其余20%為智慧城市與智慧工業。
至于自兩次機緣巧合后堅定選擇醫療健康物聯網賽道的原因,除了投身于醫療健康事業在談林濤看來更具價值感外,自然也離不開其對醫療健康物聯網賽道的觀察。
據《醫療健康物聯網白皮書(2020年)》測算,2018年我國醫療機構在醫療健康物聯網上的投入為375.4億元,預計2020年我國醫療機構醫療物聯網市場規模為505.5億元,且預計這一數字將在2022年達到679.7,2018年-2022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16.1%。
市場規模增長的同時,一級市場出現投融資動作。同據《醫療健康物聯網白皮書(2020年)》,自2018年至2020年7月,國內醫療健康物聯網領域共發生交易106起,融資總額約為176億元。
并且,融資輪次也集中在B輪及以前,種子輪至B輪占比高達65.3%,這意味著國內醫療健康物聯網企業還多處于早期成長階段。
而當動脈網近期查閱動脈橙投融資數據后發現,上述情形基本持續到了2023年。據動脈網粗略統計(在動脈橙數據庫以物聯網為關鍵詞搜索所得),2020年8月至2023年3月,醫療健康物聯網領域共有41起投融資事件,其中有30起披露了融資輪次,從天使輪到C輪的融資事件占比高達90%。(其中天使輪共3起、PreA輪6起、A輪6起、A+輪5起、B輪4起,B+輪2起,C輪1起)這意味著,直到現在,國內醫療健康物聯網多數企業還處于早期,并未有絕對龍頭企業的誕生,即競爭格局相對良好。
對于自連科技而言,則意味著是謀求發展的好時機。那,自連科技的發展策略是怎樣的?其又在近10年的時光里形成了哪些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之一——
不斷強化的產品“厚度”
如若要細數自連科技的核心競爭力,豐富的產品管線一定是其中之一。
動脈網了解到,自連科技可提供從上游數據采集、設備連接、設備間或者設備至云端的數據傳輸到云端數據處理、移動應用開發以及數據安全的一站式整體解決方案。
具體而言,自連科技已形成物聯網智能部件(芯片模組/控制器)、智能終端(網關/網橋/傳感器)、中間件套件、云接入技術和應用技術等多元化產品矩陣。且產品已廣泛應用在各類生命支持設備、體征監測設備、治療設備、泵類設備、康復儀器、POCT、醫療影像、可穿戴醫療設備等醫械細分領域。同時,相關產品在遠程醫療、移動醫療、醫療資產智能化管理等場景也已展開落地。
“基于對醫院諸多場景需求的深入研究,自連一直在強化自身的產品‘厚度’,這是自連的核心優勢之一。”談林濤表示,而也正是對每個需求日積月累的反復推敲與解決,自連科技逐步勾勒出了一張基于全生命健康的智能技術全景圖。
自連科技
,贊34
而除強化產品‘厚度’外,本就出身于芯片開發設計的談林濤自然十分在意自連科技的產品性能。
據其介紹,產品穩定性、數據傳輸安全性、實時性、低功耗、系統兼容性等是衡量醫療健康物聯網產品的核心指標。而針對每一個核心指標,自連科技都下足了功夫。
以數據傳輸安全性為例, 隨著越來越多醫療機構對數據安全的重視,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要求配備物聯網功能的醫療器械必須通過相關安全協議才能接入其系統之中。而自連科技的Wi-Fi產品系列均已通過EAP安全協議認證。
也因此,出于達到醫療機構要求和對未來數字安全政策的考慮,也有越來越多的醫療器械企業將自連科技作為新的物聯網技術供應商。
而無論是產品線的豐富性,還是產品的高性能,都離不開背后那支強大的研發團隊。
據談林濤介紹,自連研發團隊多為擁有在芯片、集成電路、算法、網絡協議等物聯網相關專業領域數年開發經驗的人才,且所有產品的連接均以通信業標準進行實踐,從而為醫療設備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保駕護航”。
超300萬的年交付量
與不斷拓展的銷售渠道
除了產品,我們或許還可想到一些衡量一家物聯網企業實力的其他標準——生產交付能力及市場能力一定不可或缺。
而據動脈網了解到,自連科技目前擁有6條SMT生產線,每年可生產180萬片模塊控制器、70萬件智能終端產品,完成超300萬件的產品交付量。
而在采訪中,談林濤也透露道,在未來,自連科技在今年還將自建工廠,強化生產交付能力,預計新工廠建成后,交付量將是現階段的2-3倍。
目前自連科技仍舊主要通過經銷商網絡進行產品銷售,但在近期,針對物聯網成品的銷售,自連科技正在籌劃建設網上直營通道,通過與京東、抖音等電商平臺的合作拓展銷售渠道。“未來的世界一定屬于年輕人,對于年輕人喜愛的、新的營銷方式和營銷渠道,我們要秉持開放的態度并積極接納它們。”
而當談林濤回首望向自己的創業之路時,也難免感慨萬千:“雖然自連進入醫療物聯網領域的契機是兩個機緣巧合,但深耕于此卻是我和自連團隊十分篤定的堅持,因為除了醫療健康物聯網的發展值得期待外,它還能為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積極價值。而這,是比單純追求商業利潤更有意義的事。”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8瀏覽量
427288 -
醫療器械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32瀏覽量
51629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37瀏覽量
3770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