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生物傳感的快速發展要求下一代設備能夠連續、實時、無痛地監測健康狀況,并提供響應性醫療。微針在以微創方式直接進入皮膚間質液(ISF)方面顯示出巨大的潛力。基于微針的裝置的最新研究已經從傳統的離線檢測發展到多路復用、無線和集成傳感。
近日,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的張閩團隊聯合以色列海法理工學院的HossamHaick團隊介紹了微針的分類和制作技術并總結了具有代表性的用于透皮監測的微針;同時介紹了治療和閉環系統的最新進展,以制定下一代基于微針的醫療保健平臺的開發指南(圖1)。
相關綜述論文以“Wearable Clinic: From Microneedle-Based Sensors to Next-Generation Healthcare Platforms”為題于2023年3月22日發表在《Small》上。
圖1 微針傳感器的發展現狀
1. 微針的分類
盡管不同類型的微針(即實心微針、空心微針、涂層微針、溶解微針、水凝膠微針)在藥物輸送應用中顯示出巨大的潛力,但是很少有綜述強調基于其獨特的結構和材料對用于透皮傳感的微針進行分類。在這一部分中,作者針對ISF中生物標志物檢測的微針根據其材料、形態、分析物和應用進行分類。
2. 微針制造技術
各種技術均可用于具有不同形狀、尺寸、形態特征和密度的不同材料微制造微針。構造的主要優先事項是確保微針的長度并保持針尖的鋒利度,其可以有效地穿透真皮層而不到達毛細血管床和神經末梢,還必須考慮材料的特性(例如硅、金屬、聚合物、玻璃和復合材料)以及大規模生產的成本和能力。在此部分,作者總結了一些最常用的制造技術,旨在生產用于透皮傳感的微針陣列。
3. 微針傳感模式
鑒于ISF中存在豐富的生理和臨床信息,能夠直接訪問ISF的基于微針的傳感器在診斷和保健領域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微針采樣、測量和分析來自皮膚ISF的生物特征信息的方式基于它們的傳感機制主要包括三類。
在此部分作者結合相關案例詳細介紹了離線傳感(圖2)、光學傳感(圖3)和電化學傳感(表1)三種感應模式。其中,作者重點討論了電化學檢測多種分析物的方法以及最近在多模態傳感方面取得的進展。
圖2 使用微針輔助傳感器進行離線傳感的代表性示例
圖3使用基于微針的生物傳感器進行光學傳感的代表性示例
傳感電極避免了復雜的微流體設計、伴隨生物流體的提取,以及為連續、實時監測廣泛的生物標志物而集成的陣列。這種策略通常用不同的(生物)識別元素覆蓋微針尖端,或制造具有選擇性分析物-受體相互作用的針狀電極,用于 ISF 中的直接透皮測量。作者在表1總結了針對具有生理意義的分析物的基于微針的電化學傳感器的這些有吸引力的應用。
表1用于電化學傳感的基于微針的傳感器
4. 下一代基于微針的醫療保健平臺
對準確、精確和個性化醫療策略的需求需要強大的下一代醫療保健平臺。考慮到過去幾年基于微針的可穿戴傳感器取得的巨大進步,了解微針技術的最新發展將有助于彌合概念驗證與現實生活應用之間的差距。下一代基于微針的醫療保健平臺不僅可以實時、持續地監測生理狀況,還需要一個能夠快速處理、無線傳輸和智能響應電化學信號的智能診療系統。為此,該領域的最后一個里程碑是生產具有以下特征的假設設備:1)閉環傳感和治療;2)全集成化、微型化、智能化傳感;3)多功能診療平臺。因此,作者在此部分結合代表性案例重點討論了基于微針的設備的最新研究。
(1)基于閉環微針的保健平臺
當前的可穿戴生物電子主要集中于檢測具有個性化信息的及時、高保真的病理信號。特別地,基于微針的傳感器使得這種檢測最小程度地無痛、實時和連續。然而,檢測和診斷只是實際應用的一部分,完成傳感和治療循環的反饋控制治療系統可以顯著提高當前醫療程序的質量(圖4)。
圖4基于MN的閉環醫療保健平臺示例
(2)基于微針的系統集成醫療保健平臺
微制造技術賦予微針小型化的特性,允許應用于身體的任意位置。然而,迫切需要解決的下一代透皮傳感設備的基本要素是系統集成,這極大地限制了實用的可穿戴屬性和微針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全部潛力。一個完全集成的系統由生物電子學、電源、信號采集、處理和傳輸以及相關的治療模塊組成(圖5)。在未來,包括數據可視化、無線通信、物聯網(IoT)、大數據管理和機器學習在內的技術對于將集中式實驗室測試轉變為可穿戴、一體化和定制的微針醫療保健平臺至關重要。
圖5基于MN的系統集成醫療平臺示例
(3)基于微針的醫療保健平臺
得益于微米級尺寸、最小侵入性和無痛性的固有優勢,微針被廣泛報道用于輸送治療化合物。微針在傷口愈合和監測的生物醫學應用也被廣泛討論。具有治療功能的微針設備的巨大潛力將能夠滿足一體化治療診斷系統的許多需求,這可以彌合可穿戴傳感生物電子學和下一代醫療保健平臺之間的差距(圖6)。
圖6基于MN的醫療保健平臺示例
5. 結論和展望
本文總結了微針傳感器的分類和制備技術,并詳細介紹了微針傳感器的三種感應模式,包括離線傳感、光學傳感和電化學傳感。作者強調了電化學檢測多種分析物的方法以及最近在多模態傳感方面取得的進展。此外,還介紹了最新的微針原型,包括閉環策略、系統集成和潛在的治療診斷應用。
同時,作者指出微針傳感器在醫療保健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未來的研究方向包括開發更加靈敏和選擇性的傳感器、實現更高效的數據處理和分析、提高系統集成度和可穿戴性、探索新的治療診斷應用等。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如何解決微針傳感器與皮膚之間的適配性問題、如何提高微針傳感器的穩定性和可重復性等。總之,微針傳感器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領域,未來將會有更多創新和突破。
審核編輯:劉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390瀏覽量
756584 -
生物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74瀏覽量
37452 -
光學傳感
+關注
關注
0文章
88瀏覽量
8839 -
可穿戴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文章
99瀏覽量
12627
原文標題:《Small》綜述:微針傳感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