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我們現在的整個通信網絡,對于光通信技術有著極大的依賴。我們的骨干網、光纖寬帶以及5G,都離不開光通信技術的支撐。
所謂光通信,就是利用光信號攜帶信息,在光纖中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
光波是電磁波的一種,所以,光信號也符合電磁波的物理特性。
想要提升光通信的信息傳輸量,基本上分為以下三種思路:
第一個思路:提升信號的波特率。
波特率(Baud),準確來說就叫波特,叫波特率只是口語習慣。它的定義是:單位時間內傳送的碼元符號(Symbol)的個數。
波特率很容易理解,我每秒傳輸的符號越多,當然信息量就越大。
目前,隨著芯片處理技術從16nm提高到7nm和5nm,光學器件和光電轉換器件的波特率也從30+Gbaud提高到64+Gbaud、90+Gbaud,甚至120+Gbaud。
然而,波特率并不是無限大的。越往上,技術實現難度越高。高波特率器件,會帶來一系列系統性能損傷問題,需要更先進的算法和硬件進行補償。
大家需要注意,波特率并不是比特率(傳輸速率)。
對于二進制信號,0和1,1個符號就是1比特(bit)。那么,每秒的符號數(波特率)就等于每秒的比特數(比特率,bit/s)。對于四進制信號,1個符號可以表達2比特,每秒的符號數×2=每秒的比特數。
四進制,相同的波特率,比特率翻倍(信息量翻倍)
所以說,為了提升每秒的比特數(信息傳輸速率),我們需要一個符號能盡量表達更多的比特。怎么做到呢?我們待會再說。
第二個思路:采用更多的光纖數或通道數。
用更多的光纖,這個思路很容易粗暴。光纖數量越多,相當于單車道變雙車道、四車道、八車道,當然傳輸信息量會翻倍。
但是,這種方式涉及到投資成本。而且,光纖數太多,安裝也會很麻煩。
在一根光纖里,建立多個信道,這是個更好的辦法。
信道數可以是空間信道,也可以是頻率信道。
空間信道包括模式(單模/多模)、纖芯(多纖芯的光纖)、偏振(待會會講)。
頻率信道的話,這就要提到WDM(波分復用技術)。它把不同的業務數據,放在不同波長的光載波信號中,在一根光纖中傳送。
WDM波分復用
波長×頻率=光速(恒定值),所以波分復用其實就是頻分復用
WDM同樣也不是無限波數的。每個波長都必須在指定的波長范圍內,而且相互之間還要有保護間隔,不然容易“撞車”。
目前行業正在努力將光通信的頻段拓展到“C+L”頻段(詳情:鏈接),可以實現192個波長,頻譜帶寬接近9.6THz。如果單波400G,那就是192×400G=76.8Tbps的傳輸速率。
第三個思路,也是我們今天要重點介紹的思路—— 高階調制 。
也就是說,采用更高級的調制技術,提升單個符號所能代表的比特(對應第一個思路),進而提升比特率。
對于調制,大家一定不會陌生。我們經常聽說的PAM4、BPSK、QPSK、16QAM、64QAM,都是調制技術。
以前我給大家講電通信和移動通信的時候,提到過:想讓電磁波符號表達不同的信息,無非就是對電磁波的幾個物理維度進行調整。
大家比較熟悉的物理維度,是幅度、頻率、相位。
光波也是電磁波,所以,對光波進行調制,思路基本是一樣的。
光纖通信系統,主要有6個物理維度可供復用,即:頻率(波長)、幅度、相位、時間(OTDM)、空間(空分復用)、偏振(PDM)。
**█ **幅度調制
頻率復用其實就是WDM波分復用,剛才已經介紹過了。接下來,我們看看 幅度調制 。
在早期的光通信系統里,我們采用的是 直接調制 (DML,Direct Modulation Laser)。它就屬于強度(幅度)調制。
在直接調制中,電信號直接用開關鍵控(OOK,On-Off Keying)方式,調制激光器的強度(幅度)。
這個和我們的航海信號燈有點像。亮的時候是1,暗的時候是0,一個符號一個比特,簡單明了。
直接調制的優點是采用單一器件,成本低廉,附件損耗小。但是,它的缺點也很多。它的調制頻率受限(與激光器馳豫振蕩有關),會產生強的頻率啁啾,限制傳輸距離。直接調制激光器可能出現的線性調頻,使輸出線寬增大,色散引入脈沖展寬,使信道能量損失,并產生對鄰近信道的串擾(看不懂就跳過吧)。
所以,后來出現了 外調制 (EML,External Modulation Laser)。
在外調制中,調制器作用于激光器外的調制器上,借助電光、熱光或聲光等物理效應,使激光器發射的激光束的光參量發生變化,從而實現調制。
如下圖所示:
外調制常用的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 EA電吸收調制 。將調制器與激光器集成到一起,激光器恒定光強的光,送到EA調制器,EA調制器等同于一個門,門開的大小由電壓控制。通過改變電場的大小,可以調整對光信號的吸收率,進而實現調制。
還有一種,是MZ調制器,也就是 Mach-Zehnder馬赫-曾德爾調制器 。
在MZ調制器中,輸入的激光被分成兩路。通過改變施加在MZ調制器上的偏置電壓,兩路光之間的相位差發生變化,再在調制器輸出端疊加在一起。
電壓是如何產生相位差的呢?
基于電光效應——某些晶體(如鈮酸鋰)的折射率n,會隨著局部電場強度變化而變化。
如下圖所示,雙臂就是雙路徑,一個是Modulated path(調制路徑),一個是Unmodulated path(非調制路徑)。
當作用在調制路徑上的電壓變化時,這個臂上的折射率n發生了變化。光在介質中的傳播速率v=c/n(光在真空中的速率除以折射率),所以,光傳播的速率v發生變化。
兩條路徑長度是一樣的,有人先到,有人后到,所以,就出現了相位的差異。
如果兩路光的相位差是0度,那么相加以后,振幅就是1+1=2。
如果兩路光的相位差是90度,那么相加以后,振幅就是2的平方根。
如果兩路光的相位差是180度,那么相加以后,振幅就是1-1=0。
大家應該也想到了,其實MZ調制器就是基于雙縫干涉實驗,和水波干涉原理一樣的。
峰峰疊加,峰谷抵消
-
數據傳輸
+關注
關注
9文章
1952瀏覽量
64852 -
光通信
+關注
關注
19文章
888瀏覽量
34079 -
通信網絡
+關注
關注
21文章
2047瀏覽量
52222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06 -
光纖寬帶
+關注
關注
0文章
60瀏覽量
99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6/44/wKgaomRmU_WALB04AABHpSLnOXs614.png)
把握光通信行業演變脈動 CIOE2012光通信展即將起航!
FPGA在光通信中的應用
橫河 中國是全球最重要的光通信大國
淺析紫外光通信技術
無線光通信
無線光通信(FSO),無線光通信(FSO)的特點及原理/前景
![無線<b class='flag-5'>光通信</b>(FSO),無線<b class='flag-5'>光通信</b>(FSO)的特點及原理/前景](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E9/DF/pIYBAGBufBiAYPjEAABEhlC1Ris795.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