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type-c接口大家都耳熟能詳,日常中使用到的PD充電器就有它的身影,現在手機,筆記本,平板電腦也陸續采用了type-c接口,接口的統一對我們生活上提供了不少便利,比如不用準備多個接口的適配器,各種設備間的互聯一根C to C的數據線就能實現。
平常我們使用場景中,充電器可以說是每天都要用到,所以充電器的市場是相當龐大的,這也讓不少公司嗅到了商機,在充電器上增加了不少花樣,比如多口高功率充電器,還有移動電源+適配器二合一等等。
今天我們就來抽絲剝繭的講講充電+拓展+投屏三合一的Type-C適配器有什么神奇之處。
三合一的多功能適配器,不僅能最高PD60W充電,還能充電的同時,把設備的數據傳出來,實現OTG和投屏。OTG采用的是USB2.0,投屏則是DP轉HDMI,最高支持4K分辨率。
在任天堂Switch游戲機的使用場景中,這種三合一的適配器就非常適用,省去了笨重的底座,直接一個小巧的適配器就能實現邊充電邊投屏,可謂是一舉兩得。
不插充電,僅僅當一個投屏器,或者拓展塢使用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只要是設備的type-c接口支持視頻輸出功能都可以使用,比如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
充電器上帶的USB-A口可以使用OTG功能,帶5W供電,可以連接U盤,鼠標,鍵盤等等。
那么問題來了,究竟是什么芯片讓它實現諸多功能?我們從PCB板上了解到采用了一顆LDR6282的PD協議芯片。
LDR6282這顆芯片是來自深圳的樂得瑞科技,LDR6282的雙DRP及USB PD3.0功能,使得那些設置了雙C口的拓展塢,具備兩個C口可以任意盲插的功能,并支持任天堂Switch游戲機視頻擴展。用戶不必區分哪一個是充電口,哪一個是智能設備。LDR6282會根據USB PD協議解析,自動分配兩個C口的連接關系。正如Macbook Pro對多個C口所做的智能適配。
雙口DRP USB PD Controller LDR6282,順利通過了USB-IF的PD3.0認證,TID: 2127。LDR6282芯片具有雙C口DRP及USB PD3.0控制功能,廣泛應用于USB-C Docking,USB-C 顯示器,USB-C手機音頻轉接器,嵌入式安卓/linux系統等場合,在支持標準USB PD3.0/QC2.0/QC3.0協議的礎上,還專門針對任天堂游戲機Switch的視頻擴展功能進行了特別適配,兼容性非常優秀
該芯片還內置64K flash可以通過云端連接升級內部固件。讓復雜的產品設計也可以安枕無憂,即使產品已經交付到了終端消費者手里仍然可以通過手機端APP或者是PC端應用程序進行固件升級。
部分原理圖如下: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24 -
接口
+關注
關注
33文章
8694瀏覽量
151929 -
Type
+關注
關注
1文章
138瀏覽量
2275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Type-C多口適配器解決方案
![<b class='flag-5'>Type-C</b>多口<b class='flag-5'>適配器</b>解決方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5/AF/wKgZO2eCO0aAQdVHAAl-1aQjoHk025.png)
Type-C適配器的使用場景
Type-C轉HDMI適配器使用方法
Type-C PD芯片與OTG功能:邊充電邊數據同時進行 LDR6028
![<b class='flag-5'>Type-C</b> <b class='flag-5'>PD</b><b class='flag-5'>芯片</b>與OTG功能:邊充電邊數據同時進行 <b class='flag-5'>LDR</b>6028](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3/F1/wKgaoma_G9yAM2AAAAGHl2EPR7U852.png)
Type-C接口協議誘騙芯片LDR6500
技術前沿:探索LDR6282如何革新USB-C顯示器的使用體驗
![技術前沿:探索<b class='flag-5'>LDR6282</b>如何革新USB-<b class='flag-5'>C</b>顯示器的使用體驗](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9/F2/wKgaomZRRD6AVYYFAAESWvifOgU885.png)
Type-C多功能適配器:一機多用的智能連接新選擇
![<b class='flag-5'>Type-C</b>多功能<b class='flag-5'>適配器</b>:一機多用的智能連接新選擇](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E/44/wKgZomYuW0GAR9xbAAHryXRdBh447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