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在波動中逐漸增長,全球氣候變化不斷刺激著地球的“敏感神經”。能源轉型和低碳發展已經成為當今人類應對氣候變化、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COP27會議發布“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釋放了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積極信號。于中國而言,二十大報告中發出“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的聲音,并要求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
在此背景下,1月12日,財新云會場邀請能源轉型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及業界領軍機構代表,共同討論當前氣候變化危機下的中國能源轉型思路創新與技術突破。
更多精彩內容,掃碼觀看視頻
部分精彩觀點分享
周大地
中國能源研究會學術顧問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長
“
低碳轉型,中國需創出自己的一條路
綠色低碳這條路,中國是不能等著別人已經把它闖出來,有現成的路徑,中國再去學了。現在我們要自己闖,首先要把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改成以非化石能源為主的能源體系。另一方面,光伏現在的產能大約占全球80%、90%,風機也占全球大約40%以上。
等著別人來根據中國的情況為你量體裁衣,給你提供方案,這是不實際的。我們現在確實要全面地從建筑方面、交通方面、工業各個領域里,從各種原材料的制備、以及生產和消費等方面,全面地重新創新,開拓綠色低碳發展新路。
徐清清
陽光電源光儲集團副總裁
儲能事業部總裁
“
提高新能源大規模并網發電的穩定性
首先,需要頂層架構好多種能源的有序和互補。一方面,要保證新能源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面也要保證新型電力系統的可靠同步,構建更強大、更人性的電網。其次,新能源發電自身的接入需要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比如結合氣象數據做更好的、更精細化的發電預測,使并網發電更持續穩定、靈活可控。最后,以儲能作為新能源的穩定器,構建源網荷儲的綜合能源管理系統,對信息的交互、智能化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源網荷多場景下需要因地制宜地選擇多種儲能的方式并舉,從未來新能源的裝機趨勢看,現有任何一種單一的儲能方式都很難覆蓋所有的需求場景。
趙傳禹
ADI中國區副總裁
“
芯片技術在新能源創新方面不可忽視
芯片技術在新能源創新方面是不可忽視的力量。以儲能電站來說,電池規模大,電壓等級高,這就需要芯片技術提供更高可靠性與精度的電池狀態監測。ADI的芯片,在電池的化成和檢測環節就開始發揮作用,貫穿到鋰電池生產組裝,直到裝上電動車或者裝進儲能柜運行,這種監測在電池的全生命周期是不間斷的,我們技術帶來的價值不僅僅是確保電池的穩定工作,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電池的梯次利用,鋰電池的壽命能被延伸五年、十年,甚至更久。創新技術可以解放我們的想象力,讓我們去想象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加速低碳社會的實現。
閱讀原文查看完整視頻
原文標題:財新云會場·精彩回顧:中國能源綠色轉型——思路創新與技術突破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亞德諾半導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亞德諾
+關注
關注
6文章
4680瀏覽量
16030
原文標題:財新云會場·精彩回顧:中國能源綠色轉型——思路創新與技術突破
文章出處:【微信號:analog_devices,微信公眾號:analog_device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