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導語
DIPIPM是雙列直插型智能功率模塊的簡稱,由三菱電機于1997年正式推向市場,迄今已在家電、工業(yè)和汽車空調等領域獲得廣泛應用。本講座主要介紹DIPIPM的基礎、功能、應用和失效分析技巧,旨在幫助讀者全面了解并正確使用該產品。
3.3
DIPIPM應用電路
通過前幾期的技術講座,我們了解了DIPIPM基本結構?內置功能?如何選型?如何功耗仿真等。從本節(jié)開始介紹DIPIPM的典型應用接口電路以及PCB設計。從應用的角度來看,DIPIPM的優(yōu)勢在于擁有更少的外圍器件?設計上手快;DIPIPM從600V/2A~75A到1200V/5A~75A在內部基本結構和外圍接口電路的設計上都是基本一致的,只要使用過其中任意一款DIPIPM,就可以非常容易拓展到不同功率等級的產品線,系列擴展簡單?節(jié)省研發(fā)資源。
3.3.1&3.3.2
第11講:DIPIPM應用電路(1)
3.3.3
控制邏輯輸入信號(PWM)
輸入PWM信號邏輯電平為高有效(3~15V TTL/MOS)。內置HVIC具有電平轉移功能(level shift function),使得控制信號可直接來自于MCU/DSP(無需光隔)。
由于控制信號端子內置了3.3kΩ的下拉電阻,所以在模塊外部無需再外加下拉電阻,但Fo信號線需要通過一10kΩ電阻上拉至5V。
DIPIPM對于輸入信號的最小脈寬有限制。如果輸入信號脈寬(開通和關斷)小于其限制值,DIPIPM可能不響應或不能正常工作。對于其具體限制值,請參考相應的規(guī)格書。(不同電流額定值的產品,最小脈寬可能是不同的。)
圖11 典型DIPIPM內部輸入電路(超小型為例)
控制輸入端的RC濾波(圖11中虛線部分)容量的選擇取決于應用系統(tǒng)的PWM控制方式和PCB的引線阻抗。控制輸入端子在模塊內部接有3.3kΩ(最小值)的下拉電阻,因此,當外接濾波電阻時, 請注意在輸入端子上的控制信號壓降(它應滿足控制電壓閾值的要求,見表3和表4)。應確保控制信號輸入電壓閾值:
開通信號電平>Vth(on)Max
關斷信號電平
表3 DIPIPM控制閾值電壓(SLIMDIP為例)
表4 DIPIPM控制閾值電壓(第6代大型DIPIPM為例)
3.3.4
VOT接口電路
VOT功能是通過LVIC內置的溫度傳感器來檢測LVIC上的溫度,然后再將傳感器信號輸出至外部端子,如下圖12所示IGBT和續(xù)流二極管的熱量通過封裝樹脂和外部散熱器傳導到LVIC,中間傳輸需要時間,因此LVIC上的溫度不能及時有效地反映出功率芯片溫度的快速上升(例如:電機堵轉、短路)。建議在諸如因散熱系統(tǒng)受損或持續(xù)過載運行而引起的較慢溫度升高時使用此功能進行保護,也可以將VOT輸出的溫度信號作為控制信號,在溫度超過一定限值時,對壓縮機進行限降頻等保護時采用。
圖12 VOT溫度采樣點及熱傳遞路線
下圖13是VOT接口電路圖,建議加入5.1kΩ的下拉電阻以獲得線性的輸出特性曲線。當下拉電阻加在VOT和VNC(控制地)之間時,流過它的電流(VOT輸出電壓/下拉電阻值)將疊加在LVIC的電路電流上。如果將VOT僅用于檢測高于室溫的溫度時,不需要再加入下拉電阻。
圖13 使用5V的MCU VOT輸出接口電路
在使用3.3V MCU等低電壓控制器的情況下,如果需要將VOT的保護動作值設置在MCU控制電源電壓值(如3.3V)或更高時,可以采用電阻分壓電路將VOT輸出電壓進行分壓DVOT=VOT*R2/(R1+R2),其中R1+R2≈5.1kΩ,然后再輸入至控制器的A/D轉換器(見圖14)。對于是否還需要鉗位二極管,考慮到被分壓后的輸出電壓通常不會再超過控制器的電源電壓,一般不必要再加入鉗位二極管,但具體要通過測試分壓以后的電壓值再得出結論。
圖14 采用3.3V的MCU VOT輸出接口電路
圖15 VOT輸出電壓與LVIC溫度關系曲線(以超小型為例)
VOT電壓與LVIC溫度之間的關系曲線如上圖15所示,成線性關系。功率芯片產生的熱量會通過散熱器和模塊封裝傳導到LVIC,那么LVIC溫度Tic(VOT輸出)、殼溫Tc(規(guī)格書上定義的芯片下方溫度)、結溫Tj之間的關系則依賴于系統(tǒng)的冷卻條件、散熱器、控制方法等。散熱條件不同,關系曲線也會有所變化。所以當我們設定保護閾值溫度時,需要根據具體的系統(tǒng)測試得出上述關系曲線。在設定保護閾值溫度Tic時,重要的是要確保DIPIPM外殼溫度和結溫滿足Tc≤100℃/125℃和Tj≤150℃/175℃的條件。
3.3.5
短路保護電路
DIPIPM采用外接的旁路電阻來檢測電流,如圖16所示。通過比較CIN端子上的來自于旁路電阻上的反饋電壓和SC動作參考電壓,控制IC內部的保護電路能夠捕捉到短路電流,并自動啟動保護功能。SC動作電壓閾值Vsc(ref)為0.48V(典型值),應據此來選擇適合的旁路電阻阻值。
圖16 1旁路電阻時的接口電路舉例
圖17 旁路電阻電感
1
旁路電阻的計算和短路保護電路
旁路電阻RShunt=VSC(ref)/ISC,其中VSC(ref)為短路動作電壓參考值0.48V±5%(CIN管腳的觸發(fā)電平,具體請參考相關產品規(guī)格書),通常情況下短路保護動作電流的最大值ISC(max)應小于IGBT額定電流的1.7倍。例如:以PSS15S92*6-AG為例,ISC(max)應設為15x1.7=25.5A。
為了避免DIPIPM因過高浪涌電壓而損壞,要求NU/NV/NW管腳到功率地之間的電感(包括旁路電阻的電感在內)在10nH以內,上圖17是采用引線的陶瓷電阻和貼片電阻寄生電感的對比,為減小電感建議旁路電阻使用貼片功率電阻。
由于逆變部分控制策略及DIPIPM種類不同,其采取的短路保護電路也不盡相同。圖18是采用3旁路電阻的短路保護接口電路例,其典型特點是采用了3個旁路電阻及3個比較器;圖19是采用了VSC功能作為短路保護信號的短路保護電路案例,該電路適用于配置了VSC功能的DIPIPM,如大型DIPIPM?大型DIPIPM+等。圖20是采用了運算放大電路的短路保護檢測電路。
圖18 3-Shunt短路保護接口電路例
圖19 采用VSC功能的短路保護電路(第6代大型為例)
2
DIPIPM外部短路檢測延時
不管采用何種短路檢測電路,必須要保證RShunt-Cin之間的電路延時為1.5~2μs。
為什么外部短路檢測延時時間t1=1.5~2μs呢?是為了防止噪聲干擾引起的短路保護誤動作,需要在短路檢測電路中加入濾波器,應根據噪聲干擾的持續(xù)時間和DIPIPM的短路安全工作區(qū)(SCSOA)來設置DIPIPM外部短路檢測延時時間。因此,從發(fā)生短路動作電流到IGBT柵極關斷之間總的時間延遲為:tTOTAL=t1+t2(DIPIPM外部短路檢測延時時間t1=1.5~2μs,t2=控制IC傳輸延遲時間),下表5為典型DIPIPM內部IC傳輸延時時間(以第6代超小型為例)。
表5 典型DIPIPM內部時間延遲(第6代超小型為例)
圖21 PSS15S92*6-AG安全工作區(qū)曲線(SCSOA)
以PSS15S92*6-AG舉例來說,僅當IGBT導通時間小于2.7μs時,它能夠可靠關斷大約5.8倍額定電流值的短路電流,如圖21所示。由于短路安全工作區(qū)(SCSOA)會隨控制電源電壓(VD)、直流母線電壓(VCC)等的不同而變化,因此,設定RC濾波器的時間常數時要考慮一定的裕量,tTOTAL=t1+t2= 2μs+0.5μs=2.5μs<2.7μs的情況下,DIPIPM在發(fā)生短路時,可以可靠保護。
短路保護時只有下橋IGBT自動關斷,當Fo結束后內部短路保護電路被復位。關于故障信號Fo的脈寬:對于SLIMDIP和超小型DIPIPM來說是固定的tFO=20μs(Min),對于小型DIPIPM和大型DIPIPM等來說是由外部的CFO來設定的(如tFO=2.4ms@CFO=22nF),具體請參考相關應用手冊。DIPIPM只能在非重復短路情況下實現保護,這要求系統(tǒng)MCU在檢測到故障信號后切斷所有PWM信號。
本講總結
本節(jié)主要介紹了DIPIPM的典型應用電路。按照功能劃分主要為以下幾個部分:15V電源、自舉電路、控制邏輯輸入信號(輸入PWM信號)、VOT(溫度輸出)功能、電流檢測和短路保護電路等,良好的電路設計是DIPIPM乃至整個功率變換裝置可靠運行的基礎。
主要術語說明
1:DIPIPM→雙列直插式智能功率模塊(Dual-in-line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2trade_mark:、SLIMDIP及DIPIPM+均為三菱電機株式會社注冊商標。
主要參考文獻
[1] Mitsubishi electric, “SLIMDIP Series Application note”
[2] Mitsubishi electric, “Super mini DIPIPM Ver.6 Series Application note”
[3] Mitsubishi electric, “Mini DIPIPM with BSD Series Application note”
[4] Mitsubishi electric, “1200V Large DIPIPM Ver.6 Series Application note”
關于三菱電機
三菱電機創(chuàng)立于1921年,是全球知名的綜合性企業(yè)。在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中,位列351名。截止2022年3月31日的財年,集團營收44768億日元(約合美元332億)。作為一家技術主導型企業(yè),三菱電機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并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良好的企業(yè)信譽在全球的電力設備、通信設備、工業(yè)自動化、電子元器件、家電等市場占據重要地位。尤其在電子元器件市場,三菱電機從事開發(fā)和生產半導體已有60余年。其半導體產品更是在變頻家電、軌道牽引、工業(yè)與新能源、電動汽車、模擬/數字通訊以及有線/無線通訊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審核編輯 :李倩
-
應用電路
+關注
關注
9文章
430瀏覽量
49659 -
PCB設計
+關注
關注
394文章
4698瀏覽量
86341 -
三菱電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4瀏覽量
20710
原文標題:第11講:DIPIPM?應用電路(2)
文章出處:【微信號:三菱電機半導體,微信公眾號:三菱電機半導體】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