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和國家“十四五”規劃都明確提出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為“雙碳”目標下我國核能發展指明了方向。文章介紹了全球和我國能源電力情況、我國核電發展現狀、核能在支撐“雙碳”目標實現可以發揮的作用,最后給出相關結論。
1 全球和我國能源電力現狀
目前,全球和我國還是以煤、石油、天然氣為主。根據數據,全球一次能源人均年消費為75.6吉焦/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為33884.1百萬噸。
我國大陸一次能源消費更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為主。
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消費量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82.7%,核電、水電、非水可再生能源占比為17.3%。
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我國清潔能源消費總量要低于全球清潔能源消費總量6.5個百分點,而碳排放接近全球的1/3。
2 我國核電發展現狀
風電、光伏發電的可利用小時數少,在其大規模建設并網時,需要注意電網的調節性能,而核電是穩定可靠的基荷電源。
我國正在有序推進以高溫氣冷堆和鈉冷快堆為代表的第四代核能系統建設。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范工程得到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支持,目前已經并網發電。
中核集團積極響應和落實國家互聯網+和大數據等國家戰略,加快推進新技術應用和基礎能力提升,推動專項建設。一方面加快數字核工業建設,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數字化轉型和業務協同發展。另一方面,部分科研院所和優勢單位正在助推業務鏈條協同開放,強化牽引拉動效應。
核能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核電是清潔的,不排放二氧化碳,不會污染環境。發展核電可以避免因燃燒化石燃料而排放的二氧化硫等污染物。
自雙碳目標提出以來,我國積極安全有序推動核電發展。為保障雙碳目標的實現,我國建立了自上而下的系列文件支持核電的發展。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確保能源安全。
考慮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電量占比80%的約束下,核電與風電將對傳統化石能源形成明顯的替代關系。
面向新時代,中核集團提出了建設先進核科技工業體系,推動我國建成核強國的新時代“三位一體”奮斗目標。中核集團正在努力從跟跑、并跑向并跑、領跑轉變。
隨著“雙碳”行動持續推進、能源安全戰略的深化落實,核能將在支撐中國“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核能綜合利用將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我國核工業企業主動適應數字經濟的發展要求,持續推動核工業數字化建設,提升核工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核事業高質量發展。中核集團以數字技術應用推動產業鏈升級。系統規劃人工智能與核科技產業融合應用的頂層架構、技術路線和實施路徑,成立核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協同創新聯盟,有效推動中核集團產業鏈創新體系建設。
總結
核能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是低碳電力和熱能的重要來源,是雙碳進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核能作為我國能源和電力統籌發展的戰略性保障,核能行業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高質量發展核能,將不斷為社會經濟發展、能源結構優化、溫室氣體減排和“雙碳”目標實現等作出重要貢獻。
審核編輯hhy
-
核電
+關注
關注
2文章
83瀏覽量
11605 -
核能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104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