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心的交通擁堵是一個問題。據互聯汽車服務和移動分析領域的全球領導者 INRIX 稱,在大流行之前,美國司機平均每年因交通擁堵損失近 100 小時。此外,當 INRIX 研究全球交通擁堵時,他們發現在大流行之前司機在交通中損失了多達 191 小時。隨著員工返回辦公室,大流行帶來的暫時喘息將消失。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滿足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需求不斷增長,促使城市重新評估交通管理,將其作為其整體交通戰略的一部分。
幸運的是,物聯網 (IoT) 等技術正在幫助加快這一過程。物聯網傳感器嵌入式設備可以將來自汽車、橋梁、道路、交通和路邊燈的數據中繼到中央聚合平臺,這些平臺可以使用這些數據來緩解近期和長期的擁堵。
物聯網如何幫助交通管理
車輛中支持車對車通信 (V2C) 和車對基礎設施 (V2I) 通信的傳感器可以在出現擁堵問題時實時向交通管理當局發出警報。備選路線可以發揮作用——比如在流行的導航應用程序 Waze 中——城市可以關閉或開放高客流量的車道以緩解擁堵。城市還可以研究擁堵模式,特別是由于 COVID-19 大流行之后新配置的通勤習慣,并在擁堵高峰期前后規劃建設項目或其他維護任務。
停車位的可用性和對這些停車位的訪問是物聯網驅動的交通管理效率的重要組成部分。借助車庫和其他停車單元中的物聯網傳感器,車輛可以訪問有關可用性的實時信息、提前支付停車費,并有效地使用這些資產。駕駛員車輛中的 GPS 系統將駕駛員引導至現場。將司機無縫地引導到最近的停車位既節省了時間又節省了燃料,而不是汽車不得不無休止地繞著城市街區尋找停車位。
使用物聯網,城市可以智能地征收通行費,并根據汽車行駛的地點和時間使收費更加細化。城市可以在特定窗口期間無縫收取擁堵費。例如,俄勒岡州正在探索一種按英里收費的收費模式,以補充基于汽油的稅收。汽車中的傳感器將記錄車輛行駛的位置以計算通行費。此版本的更精細實施還將查看時間窗口,以可能增加擁堵費。
智能交通信號可以相互“交談”,交換有關擁堵和車輛移動的數據,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嵌入交通信號燈中的傳感器不僅可以傳遞有關實時交通狀況的信息,還可以監控周圍區域的擁堵或違規行為。
交通工程研究車輛運動模式決定了燈光的同步以及何時以及如何改變這些命令。借助物聯網,這些指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實時實施。城市不需要對問題采用一刀切的通用方法。在非高峰時段行駛的司機無需根據預先存在的時間表永遠在紅燈前閑置。同步交通運動可節省怠速時間和燃料。
來自物聯網設備的數據可以為與交通管理相關的政府政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它還使公民能夠透明地了解流程,因為記錄的里程數何時何地顯示在每個人都可以訪問的平臺上。所有利益相關者都在同一頁面上并處理相同的數據。
前方的路
與智能交通管理相關的挑戰涉及方程式的“智能”方面的技術限制以及需要落實到位才能順利執行的政府政策。
為了使交通信號燈和交通管理的其他智能方面實時工作,城市將需要實時連接。隨著城市組件的更多方面支持物聯網,對網絡基礎設施的需求將會增加。可靠的廣域網 (WAN) 將是實現智能交通管理目標的關鍵。5G 技術也將有所幫助。
誰擁有生成的數據以及如何將其與現有系統集成將使執行復雜化。政府官僚主義可能會帶來障礙,因此智能技術供應商需要在彌合公私部門差距方面的經驗。
市政府必須為將先進技術整合到現有管理系統中奠定基礎。在遵守隱私和安全法規的同時,確定要捕獲的數據只是需要配置的一層。政府和智能技術提供商還需要集成數據層,以從一個中央儀表板獲取洞察力,實時采取行動。
隨著全球智慧城市倡議(如俄亥俄州哥倫布市)的示范,這些挑戰已經得到解決。通過讓“物”說話,物聯網有可能使交通管理和其他各種城市功能變得智能。最終結果是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提高預算效率并減少碳足跡。這在各方面都是雙贏的。
審核編輯黃昊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3文章
44929瀏覽量
377063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6瀏覽量
977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