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交互式3D的出現原本是為了解決網絡購物過程中,消費者對商品了解的信息偏差。通過對產品模型進行3D建模,消費者可以對其進行拆解、旋轉、移動等操作,這就是交互式3D技術。如今,這樣的技術也走進了汽車座艙,讓駕乘人員更好地了解汽車,更靈活地操控汽車。
正如剛剛開篇提到的商品3D建模,當前很多汽車的中控屏中也有汽車的3D建模,這個模型實際上就是物理世界車輛的數字孿生,能夠實時地了解各方面車輛的信息。并且還能通過操作進行選配,比如查看車輛更換其他類型輪轂是什么效果,當然顏色、尾翼、踏板、氛圍燈等也是同樣的道理。這方面目前做的比較徹底的是天際ME7,在該車的車機界面中配置有Magic-3D交互界面,這個界面采用了芬蘭Rightware全新升級的Kanzi平臺PBR技術,將52個車控場景、100種鏡頭運動進行了三維虛擬可視化設計,用戶進行車輛設置時可實時看到相應反饋。3D交互在汽車座艙中第二個應用是HMI(人機界面)。今年9月份,在小鵬G9的發布會上,Unity與小鵬聯合開發的業內首個量產全3D人機交互系統也隨之亮相。該系統已經不再局限于讓人們更好地了解汽車,而且可以通過3D交互操控汽車。據悉,在小鵬G9的車機系統里,能夠實現對真實世界的立體映射,在操控空調、車窗和氛圍燈等車內組件時,能夠感受到沉浸式的操控體驗。此外,在大屏中駕乘人員還能看到實時渲染的3D地圖和SR環境模擬現實,也就是說導航不再是一條線,而是擁有天氣、建筑與交通狀況等環境動態的實景,大幅提升導航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在Lotus Hyper OS的界面中,3D交互和小鵬G9系統有很多相似之處,包括地圖、音樂和空調等。同時,Lotus Hyper OS中還可以3D操控汽車組件,比如擁有尾翼的車輛,可以通過大屏界面3D調節。第三個代表性的應用是觀影和游戲。比如在2023款凱迪拉克Lyriq豪華電動汽車上,通用汽車和數字交互設計公司Territory Studio合作,對信息娛樂系統的交互界面進行了重新的設計,該車在大屏上觀影能夠看到科幻電影制作特效。同時,目前也有部分車型支持3A游戲的3D場景。HUD也是座艙3D交互的典型代表。目前包括大眾、捷豹、奔馳等在內的很多廠商都將HUD(抬頭顯示)升級為3D HUD,一些重要的數據信息甚至是道路安全信息都以3D效果增加到道路顯示的兩側。此前,路虎公司在介紹3D HUD時表示,根據其在德國進行的研究表明,立體的3D顯示技術可以幫助提高司機的反應時間,讓駕乘人員在創新技術中受益。當然,汽車座艙3D交互最終極的形態應該就是各種形態的裸眼3D,也就是說屆時3D交互不再被局限于屏幕內,而是脫屏而出。目前,東風風神皓極已經在基于AR技術實現車內的裸眼3D,全系列標配AR增強儀表導航,實現亞米級實景導航。在tier 1廠商層面,我們看到大陸集團也在裸眼 3D 儀表方面的攻關,陸集團與硅谷公司 Leia Inc 合作,采用衍射光場背光技術來進行裸眼 3D 的開發。根據該公司的設想,基于這種創新技術實現的裸眼3D,即使在強光下,屏幕依舊能呈現清晰的畫面,解決傳統視差屏障和透鏡技術在3D顯示方面的分辨率、可視角度上存在不足之處。綜合而言,3D交互在智能座艙領域主要實現三大目標:其一是幫助駕乘人員更好地了解車況、路況;其二是提升智能座艙的可玩性,讓觀影和游戲更加具有沉浸感;第三是提升駕駛員觀看信息和操控的效率,減少駕駛過程中的分神,提升駕駛安全。從產業發展情況來看,目前座艙內的3D交互還處于起步階段,不過未來很可能成為智能座艙的標配功能。再看產業鏈層面,汽車座艙強調3D交互主要影響四個方面,分別是顯示屏、HUD、計算芯片和軟件算法。在顯示面板方面,如上所述,目前座艙3D顯示還主要是通過視差屏障和透鏡技術來實現,比如3D儀表盤和3D中控屏基本都是基于這兩種技術。大陸集團此前打造的“自動立體” 3D汽車顯示器,產品用于Genesis GV80 SUV上,便是通過視差屏障板條,讓駕乘人員的左右眼接收不同的圖像,建立立體3D圖像。目前,全球主要汽車3D顯示器生產商包括大陸集團、博世、捷豹、路虎和寶馬等,其中既有tier 1級零部件供應商,也有整車廠。其二是HUD,這項功能目前已經逐漸成為座艙內的標配。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汽車HUD市場總規模達到44.78億元,其中中國HUD市場規模為17.16億元,占全球汽車HUD市場總額的38.32%,2021年我國汽車前裝HUD市場滲透率達到5.7%。目前,汽車HUD已經逐漸從C-HUD過渡到W-HUD和AR-HUD。主要的生成技術包括TFT、DLP和LCOS等。在國內HUD市場,日本精機、電裝、華陽集團、怡利電子、大陸集團是前五大廠商,2021年H1五家公司在中國HUD市場的市占比分別為30%、30%、14%、14%和8%。計算芯片和算法主要是產業配套方面。其中,隨著汽車座艙內3D交互的內容越多,對于座艙計算芯片的算力要求越高,芯片的圖形顯示能力也顯得越來越重要。目前,提供座艙計算芯片的廠商主要有高通、英偉達、華為、英飛凌、恩智浦、英特爾、瑞薩等公司。此前我們已經多次指出,高通憑借8155芯片目前排名市場前列。在算法層面,汽車3D交互增強了原有汽車零部件廠商的跨界融合,比如各大tier 1廠商都在尋找領先的算法公司進行合作。
隨著3D技術在座艙中滲透率提升,智能座艙的競爭進入新階段。上一階段中,智能座艙主要強調大屏和平面交互,下一階段中3D技術將更加凸顯智能座艙的科技感,提升消費者的購車樂趣。隨著車用3D技術逐漸成熟,3D交互也將脫屏而出,布滿整個座艙空間,打造極致體驗的沉浸式智能座艙。聲明: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如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最高漲幅25%,AMD宣布上調Xilinx FPGA售價,供應短缺讓TOP 2廠商受益
- 時隔20年,莫斯科人汽車再次復產,背后全是中國車企的影子
- 歐盟超430億歐元投向芯片領域,對上游半導體設備有何影響?
- 24W以下電源,新型自供電BJT方案將全面取代其他方案?
- 車用芯片不再缺?芯片大廠表示有所緩解,真實情況究竟如何呢?
原文標題:智能座艙的人車交互大戰,3D交互將成為勝負手?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智能座艙的人車交互大戰,3D交互將成為勝負手?
文章出處:【微信號:elecfans,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SciChart 3D for WPF 是一個實時、高性能的 WPF 3D 圖表庫,專為金融、醫療和科學應用程序而設計。非常適合需要極致性能和豐富的交互式 3D 圖表的項目。 使用我們
發表于 01-23 13:49
?122次閱讀
佐思汽研發布《 2024-2025年智能座艙設計趨勢研究報告 》。 智能座艙是人車交互最直接感知
發表于 01-17 16:46
?1052次閱讀
定義了汽車人機交互的標準。車內四大全新交互界面——行業首創的視平線全景顯示、全新3D抬頭顯示、超感智控方向盤以及BMW首創的向心中控,共同構成了一個虛實聯動、信息聚焦的交互系統。 視平
發表于 01-14 11:43
?585次閱讀
智能座艙測試組件,包含ADB、機械手、語音交互、視覺算法等多種模塊,可輕松實現智能座艙輕量化桌面
發表于 12-11 10:32
?223次閱讀
的交互式體驗。 據了解,Genie 2是一個自回歸潛在擴散模型,它基于大型視頻數據集進行訓練。通過自動編碼器,視頻中的潛在幀被傳遞到大型Transformer動力學模型中。該模型采用與大語言模型類似的因果掩碼進行訓練,從而實現了對3D環境的精準生成和控制。 令人驚嘆的是,
發表于 12-05 14:16
?665次閱讀
作為實現智能呼叫中心的關鍵技術之一的智能語音交互技術,它通過集成自然語言處理(NLP)、語音識別(ASR)和語音合成(TTS)等先進技術,實現了與客戶的智能
發表于 12-03 16:44
?381次閱讀
Chat AI眼鏡、蜂巢科技推出的界環AI音頻眼鏡等,不同品牌推出的新品都有其各自的定位。與此同時,在市場需求的帶動下,越來越多企業進入AI眼鏡賽道。 ? ? 全新的人機交互入口已現?大模型加持AI 眼鏡 來自市場調研機構貝哲斯的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智能眼鏡
發表于 11-21 00:57
?3289次閱讀
智能網聯汽車云控系統 第2部分 車云數據交互規范
發表于 11-18 15:04
?0次下載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汽車座艙的功能、交互方式、操作方便性發生了顯著變化,交互方式由機械按鈕為主、功能簡單的電子座艙向
發表于 11-18 10:18
?844次閱讀
隨著智能汽車的快速發展,車燈產業正在經歷從功能車燈向智能車燈轉型發展,ISD智能交互車燈憑借成熟的產業鏈以及不斷升級的技術方案,正逐步成為市
發表于 07-18 14:26
?1308次閱讀
基于傳感器的人機交互技術是現代科技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它極大地推動了人機交互的便捷性、自然性和智能性。本文將詳細探討基于傳感器的人機交互技術,包括其基本原理、關鍵技術、應用領域以及未來
發表于 07-17 16:52
?1046次閱讀
從芯片架構來看, 智能座艙芯片的使用已經呈多元化態勢。同時, 在汽車整體架構上,當前座艙產品正在從域架構向艙駕泊融合架構演進,大算力芯片的多元化發展,為AI算法、3D渲染等帶來了新可能
發表于 03-27 12:29
?876次閱讀
機交互經歷的三個階段:命令行界面交互階段、圖形用戶界面交互階段、自然和諧的人機交互階段。
發表于 03-13 17:25
?3383次閱讀
怪獸智能數字人,實時交互數字人直播系統,3D超寫實虛擬形象直播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虛擬現實技術已經逐漸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而在這個數字化時代,人們對于直播內容的需求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科技公司們
發表于 03-05 09:08
?699次閱讀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人機交互(HMI)設計也在不斷演進。傳統的HMI設計主要基于二維界面和傳統的輸入設備,如按鈕、旋鈕和觸摸屏等。然而,隨著3D技術的不斷成熟,3DHMI設計正在成為未
發表于 02-19 13:27
?1358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