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工業4.0”頻頻被提及,相信大家對該詞匯早已不陌生,但術語“工業4.0”具體指什么、它的起源意義及發展歷程又是怎樣,可能就沒有多少人能說清楚了。今天康博士就淺顯易懂地幫大家捋清工業4.0對發展歷程,輕松掌握它的底層邏輯!
有“工業4.0”就意味著還有1.0、2.0、3.0,因此該詞源自之前的三次“工業革命”,最近的一次是在1970年代的制造環境中采用計算機、可編程工具和數字化的工業革命。而第四次工業革命則被定義為由機器視覺引領的智能制造為主導的創新型革命性生成方式。
而我們現在常說的“工業 4.0”這個術語,其概念和詞語都源由德語“Industrie 4.0”。最早出現在由德國政府為激勵國內制造業發起的“高科技戰略2020行動計劃”中,于2013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被正式推出,其核心目的是為了提高德國工業的競爭力,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占領先機。
德國政府持續投資了數億美元鼓勵學術、商業和政府方面的研究。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系統及物聯網。
雖然對工業 4.0 發展最早、最大的興趣來自德國公司及其鄰國,但現在這個新興概念已經擴展到了全世界的公司。在美國,它經常被稱為“工業物聯網”并被視為“物聯網”的一個子集。有時會簡稱為“物聯工業”。
現在,工業4.0被預測將在自動化和工藝改進方面帶來讓人興奮的發展,為生產和經銷環節提供更低的生產成本、減少浪費、提高靈活性和實現更高的質量。機器視覺也逐漸成為工業4.0發展中的關鍵元素。未來已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審核編輯 :李倩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49瀏覽量
62162 -
工業4.0
+關注
關注
48文章
2016瀏覽量
118864
原文標題:康博士課堂丨工業4.0發展簡史
文章出處:【微信號:康耐視,微信公眾號:康耐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