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互聯網與物聯網的高速發展,傳感器在眾多新興領域的應用空間得到了大幅擴展。如今,汽車產業正在朝“智能化”加速行駛。據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預測,到2030年,我國銷售新車聯網比率將達到100%,聯網汽車銷售規模將達到3800萬輛。對智能汽車來說,聯網只是第一步,自動駕駛和智能座艙等系統才是汽車邁向“智能化”的核心所在。汽車的智能化核心部件是傳感器。汽車傳感器是把非電信號轉換成電信號并向汽車傳遞各種工況信息的裝置,是實現汽車智能駕駛的核心硬件。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測,全球汽車電子市場規模將在2023年達到3550億美元,2018年-2023年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高達8.4%。汽車智能化驅動傳感器駛入藍海市場。
根據信號來源的不同汽車傳感器可分為車身感知傳感器和環境感知傳感器。車身感知傳感器遍布汽車全身,被廣泛應用于動力系統、底盤系統、車身系統,實現對汽車自身信息的感知并作出決策、執行,是汽車的“神經末梢”,目前發展較為成熟,以MEMS 傳感器為主。
環境感知傳感器捕捉外界信息并提供給汽車計算機系統用于規劃決策,主要包括激光雷達、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等,是汽車之“眼”,是未來無人駕駛智能感知系統的基礎。在自動駕駛的層級結構中,汽車傳感器處于感知層,產品附加值高,是實現單車智能駕駛的核心硬件。關于汽車傳感器在自動駕駛中的應用可查看《激光雷達傳感器在自動駕駛與無人機中的關鍵技術應用分析》、《超聲波傳感器在自動駕駛環境感知下的應用》等文章。
其次為實現車身感知傳感器的產業化生產,需要大量的科研投入和長期的技術積累,美、日、德等國家通過近80年的發展,使傳感器與車身相應控制單元配合,實現相應的功能,在汽車傳感器領域處于領先地位。而我國在2021 年,工信部頒發了《基礎電子元器件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支持電子元器件的關鍵技術的發展,重點發展溫度、氣體、位移、速度、光電、生化等類別的高端傳感器,以及新型MEMS 傳感器和智能化傳感器,重點推動車規級傳感器等電子元器件應用。
在我國車身感知傳感器廠家以小型公司為主,生產的產品多為單一車身傳感器器件。ISweek工采網匯集了來自全球的高品質工業科技產品,致力于為全球工業科技產品的采購商,供應商,貿易商,生產制造商提供全產業鏈的一站式產品銷售和采購服務。本公司所提供的傳感器和儀器儀表產品包括但不限于:紫外線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水質傳感器、溶解氧傳感器、氣體傳感器、PM2.5傳感器、液位傳感器、超聲波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稱重傳感器等以及各類儀器儀表。目前,產品已銷售到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印度、馬來西亞、歐洲、大洋洲、東南亞、中東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07瀏覽量
756633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606瀏覽量
91799 -
超聲波傳感器
+關注
關注
18文章
587瀏覽量
3601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