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光纖轉換器是一種能夠將CAN總線數據轉換為光信號傳輸的設備,我們可以利用它進行CAN數據的遠程中繼。由于工控項目內容負責多變,所以我們開發的CAN光纖轉換器也是多種多樣。舉例來說,消防主機系統很多時候都會用到CAN光纖轉換器,如果我們采用點對點或者是手拉手這樣的連接模式,會有一個問題出現,那就是一旦系統中有一臺設備出現了問題,那整個系統的信息傳遞都會受到影響。消防主機聯網系統是干啥的,那是應對火災的,如果報警信息無法快速傳遞,那結果簡直是不堪設想。因此,區別于點對點或者是手拉手的環網連接模式被提出來了,呈現的樣子如下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整個環網系統上的每個節點,都有兩路光纖通道,而且它們都是獨立存在的,一邊壞了不影響另一邊的信息傳遞,也就是只要不同一時間多臺設備出問題,環網系統就可以正常工作,大大提升了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想要實現這種連接模式,所有的CAN光纖轉換器都應該為兩路光纖一路CAN的類型,而且還不是那種可以和一路光纖兩路CAN設備搭配用的類型,這點要非常注意。
審核編輯:彭靜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原文標題:介紹下我家能環網連接的CAN光纖轉換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gccanzx,微信公眾號:廣成工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關推薦
模擬輸入,在連接兩路輸入(VinI,VinQ)時需要兩個LMH6555完成兩路單端輸入轉差分輸入的功能,因此需要給兩個LMH6555的VCM_REF端提供共模電壓,ADC08D1020
發表于 02-05 08:56
在電力系統中,兩路電源進線的配置是為了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和冗余度。然而,將兩路電源進線直接并聯運行卻并非明智之舉。本文將從技術角度解析兩路電源進線不能并聯運行的原因,并探討相關的安全考量。
發表于 01-29 14:49
?135次閱讀
同步時鐘的相位差的方法來解決,即鑒別出兩路同步時鐘相位異常時,給DAC560重新上一次電。這種方法是否可? 需要提到的是,我無法給時鐘復位,因為始終來自于其他設備。
3 是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發表于 01-24 08:13
最近看了ADC10D040的資料,準備使用,但有個疑問我的應用需要兩路同時采樣,但看了ADC10D040的內部框圖,ADC10D040的兩路輸入是正交輸入嗎?框圖中的時鐘信號往上的那個箭頭是指到什么位置?ADC10D040能滿足兩路
發表于 01-10 07:50
實現目的:我現在有MIC3R 和MIC3L兩路MIC輸入 我想在HPRCOM ,HPLOUT兩路同時單獨輸出,應該怎么設置寄存器,非常感謝!!!
發表于 11-04 07:03
,這意味著一根光纖輸入的光信號可以被分成兩路、四路或八路等輸出。 二、分光器的應用場景 分光器在光纖通信系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特別是在需要將
發表于 10-28 10:24
?2060次閱讀
使用tlv320aic3204芯片,IN1_L連接一路mono模擬輸入,IN1_R連接另一路mono模擬輸入。與DSP5509進行通信。HPR與HPL分別連接兩路mono輸出。其中IN1_l與HPL對應,IN1_R與HPR對應。
發表于 10-17 07:33
大家好! 幫分析下 TAS5558 是否可以支持兩路IIS主設備同時輸入?謝謝!
發表于 10-10 08:00
小白請教如何使用TLV320AIC3110輸出兩路headphone;
原自帶一路headphone driver,即如何將class D speaker driver 輸出轉換為headphone輸出,接3.5mm耳機,電路怎么設計?
發表于 09-30 07:28
目前,輸入信號為兩路差分模擬信號,現在想將這兩路差分信號合成一路單端信號輸出。
目前能想到的方案是,先將兩路差分信號轉為單端信號,然后在對這兩路
發表于 09-13 06:54
弱信號檢測,第一級為極低噪聲放大器,現想將該路輸出分為兩路,一路繼續放大,一路進行濾波處理。
但,
使用兩高輸入阻抗放大器,輸入相連,輸出分別接兩
發表于 09-09 07:53
CAN總線相關知識,以個位數價格的工業級HMI芯片–Model3C為例, 2路CAN的應用
發表于 09-05 10:59
?641次閱讀
問題至關重要。這篇文章討論了識別光纖鏈路問題的方法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一些技巧。 識別光纖鏈路問題的方法 檢測光纖鏈
發表于 06-11 10:12
?680次閱讀
兩路250Msps AD、兩路600Msps DA FMC子卡
發表于 05-29 10:54
?887次閱讀
PLC與CAN通訊設備的搭配使用,主要取決于具體的應用場景和需求。
發表于 05-11 10:39
?686次閱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