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近幾年,百度、騰訊、阿里等互聯網巨頭紛紛下場造芯。就在2021年上半年,字節跳動開始了造芯征程,包括組建相關團隊,投資芯片公司等等。近期,字節跳動在校園招聘官方網站發布信息,招募SoC設計/驗證實習生、SoC系統開發/驗證實習生等多個實習生崗位。業內人士認為,字節跳動芯片研發正進入新階段,因此需要招聘更多的SoC設計人才。
圖源:字節跳動
2021年業內傳出字節跳動正在研發云端AI芯片和Arm服務器芯片,從此次招聘的實習生崗位中確實有相關的資質要求,例如SOC設計/驗證實習生需要熟悉RISC-V或Arm V8系統架構,SoC系統開發/驗證實習生還有需求熟悉x86體系架構的要求。在崗位學歷要求方面,SOC設計&驗證實習生需要碩士/博士研究生,SoC系統開發/驗證實習生則是要求本科及以上學歷在讀。
在字節跳動的造芯計劃中,AI芯片與服務器或將成為首個目標,至少從此次校招計劃中,熟悉Arm系統架構的要求一直沒變。為何字節跳動會選擇云服務器作為入局切入點呢?
這或許后來者字節跳動是在追趕百度、騰訊、阿里這三大互聯網巨頭的步伐,早于字節跳動之前就開啟自研芯片策略的BAT已經取得進展。Canalys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大陸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同比增長21%,達到73億美元。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36.7%;華為云排名第二,市場份額占比18.0%;騰訊云、百度智能云分別排名第三、第四,市場份額占比為15.7%、8.4%。云服務器業務的增長,讓BAT站穩國內云服務器頭部廠商的名號。
AI芯片在云服務器中對于提升算力具有關鍵左右。Canalys表示,百度智能云憑借AI技術打造了差異化優勢,實現了“多云部署”,實現2022年第一季度市場份額的增長。因此,要進入云服務器市場,對于AI芯片的布局是字節跳動不能放棄的。
在芯片領域,字節跳動早在2021年就密集出手。在2021年,字節跳動投資了AI芯片設計公司希姆計算、云脈芯聯、睿思芯科,并且通過全資子公司量子躍動科技有限公司投資了GPU芯片設計公司摩爾線程等等。由此來看,字節跳動造芯也是早有苗頭,并且在業內傳出加入“造芯隊伍”之后更是動作頻頻。
只是百度、阿里、騰訊在領域比字節跳動更加深入,百度在2011年入局,2018年發布“昆侖芯1”,并且將其并部署到百度搜索引擎、小度等業務中。2021年發布“昆侖芯2”,采用自研第二代XPU架構,性能提升2-3倍,INT8算力達到256 TeraOPS,FP16算力為128 TeraFLOPS,而最大功耗僅為120W。阿里則是2017年成立達摩院時將芯片列為研發領域之一,2018年成立平頭哥半導體公司,隨后陸續推出“含光”“玄鐵”等系列芯片。騰訊入局芯片領域的動作與字節跳動相似,都是從投資芯片公司開始,例如2016年領投了可編程芯片公司Barefoot Networks、2018年領投AI芯片創企燧原科技等等。
如今,百度、阿里、騰訊作為互聯網企業造芯的代表走在前面,字節跳動會通過哪些策略跟上BAT的腳步,又會通過哪些差異化產品打造競爭實力。需要注意的是,字節跳動未來還需要有更多研發人才支撐業務的發展,在這個過程還需要將投入轉化為收入,才不至于被“掏空”,生存下去。在“燒錢”的芯片賽道上,這是所有跨界造芯的廠商都需要面對的挑戰。
-
RISC-V
+關注
關注
45文章
2324瀏覽量
46604 -
招聘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瀏覽量
10372 -
字節跳動
+關注
關注
0文章
333瀏覽量
902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