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DC-DC開關電源,在設計階段需要進行一些電源常規測試,確保電源系統的穩定性和性能可以滿足要求,本文主要從原理上分析靜態紋波和動態響應時產生的過沖/下沖,并提供一些改善方法。
-開關電源基本原理-
首先,對DC-DC開關電源的原理進行簡單的分析,以buck電路為例:
如下為buck電路的基本框圖,由功率轉換,采樣反饋,邏輯驅動這幾個主要部分組成。
產生紋波的主要是功率轉換部分,將功率轉換部分電路簡化為如下模型:
Buck電路工作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1、上管(Q1)導通,下管(Q2)關閉,電流從輸入端流經電感,到輸出端;輸入電壓加在電感和輸出兩端,電感電壓為
電流線性上升,電感儲存能量;
2、上管(Q1)關閉,下管(Q2)導通,電流從下管續流,經過電感后到輸出端,電感電壓為
電流線性下降,電感釋放能量。穩態下滿足伏秒平衡,即:
-靜態紋波-
通過前面的原理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電感的電流并非純直流,而是附加了三角波形狀的紋波電流,并且紋波電流通過輸出電容濾掉。
輸出電容并非理想電容,存在寄生參數,可分解為等效寄生電感(ESL),等效寄生電阻(ESR),電容(C)的串聯電路,電感紋波電流流過輸出電容時,會在ESL,ESR和C上產生電壓紋波。
從以上公式可以看到,輸出紋波主要受到電容寄生ESL,ESR,C的值和電感紋波電流影響。
-靜態紋波改善措施-
想要降低輸出紋波,主要就是降低電感紋波電流和電容寄生參數,增大容值,可通過如下措施進行優化:
增大感值,可以降低電感紋波電流;
提高開關頻率,可以降低電感紋波電流;
增大容值,降低電感紋波電流在電容上充放電產生的紋波;
輸出電容更換為ESL/ESR更小的電容,例如MLCC。
-動態負載過沖/下沖-
在負載發生跳變時(突然增大或者減小),電感電流無法快速跟隨負載變化,會導致能量不足或者過剩,從而出現下沖/過沖,如下圖所示:
負載電流突然增大,電感電流受到控制器TON和電流斜率的限制,無法實時滿足負載需求,這部分額外的能量需要輸出電容端提供,即輸出電容放電,輸出電壓出現下沖;
負載電流突然減小,由于電感電流下降斜率小于負載電流下降斜率,導致電感上能量過多,從而對輸出電容進行充電,輸出電壓出現過沖。
-動態響應改善措施-
動態負載時的過沖/下沖,主要是由于電感電流響應較慢,導致輸出電容的充放電形成的,因此要改善過沖/下沖,主要減小電感能量變化或者增大電容值來解決:
減小感值,降低電感儲能,并且可以增大電感電流變化斜率(這個對靜態紋波是相反的,因此電感值不能太小);
提高開關頻率,同時可以適當增大環路帶寬,提高控制器的響應速度,但是需要保證系統穩定性,帶寬過大會導致不穩定;
增大容值,是最直接的降低過沖/下沖的方法,成本會上升;
輸出電容可采用大電容值固態電容和MLCC混搭的方式,降低各頻段的交流阻抗;
對于部分控制器,可以采用增加DC load line的方式,有效降低過沖,例如CPU core電源,如下圖所示:
-總結-
靜態紋波和動態負載的過沖/下沖原理有所區別,優化方案也有差異,總結如下:
靜態紋波:
增大感值
提高頻率
增大容值
采用MLCC
動態負載:
減小感值
提高頻率
增大容值
混合類型電容
增加DC load line
電感值對于靜態紋波和動態響應的效果是相反的,因此需要折中;其他措施大部分是兩個方面都有改善的。
晶豐明源DCDC,超過100位行業頂尖精英的強大團隊,構建研發、運營、銷售的完整產業鏈條,擁有數字控制IP、大電流設計IP、BCD工藝、封裝等核心技術。高標準可靠性實驗室,具備高溫老化、高加速應力、溫度循環等多種可靠性鑒定和可靠性監控能力,每一款量產產品,都經過嚴苛的測試,確保產品的穩定可靠。我們志在追趕國際巨頭的技術優勢,躋身計算電源的重磅玩家。
-晶豐明源-
上海晶豐明源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國內首家科創板上市的電源管理類芯片設計公司(股票代碼:688368),總部位于上海,在上海、杭州、成都和深圳設有研發中心,在蘇州、廈門、中山、青島等地設有銷售和技術支持中心,公司擁有強大的資金和產能供應資源。
近年來晶豐明源大力拓展業務,全面布局中高端芯片市場,公司堅持“創芯助力智造,用心成就伙伴”的使命,為行業發展而拼搏,為國家強盛而立志,在晶豐明源領先領域推動行業進步,在中國落后的關鍵領域,迎難而上,努力追趕,鑄就時代芯夢想。
原文標題:技術分享 | DCDC開關電源實戰經驗之靜態紋波及動態響應調試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晶豐明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開關電源
+關注
關注
6471文章
8369瀏覽量
483577 -
DCDC
+關注
關注
29文章
831瀏覽量
71555 -
晶豐明源
+關注
關注
3文章
75瀏覽量
15958
原文標題:技術分享 | DCDC開關電源實戰經驗之靜態紋波及動態響應調試方法
文章出處:【微信號:晶豐明源,微信公眾號:晶豐明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