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電子發燒友根據國內上市的10家重量級AIoT芯片企業的年報信息,對其2021年營業總收入、凈利潤和增長率三個數據進行了匯總和排名。這十家公司分別是兆易創新、匯頂科技、北京君正、晶晨股份、瑞芯微、全志科技、恒玄科技、樂鑫科技、博通集成和芯海科技。他們的營收和凈利潤呈現了怎樣的變化?2022年第一季度是否延續了增長的態勢?
2021年到2022年初,“缺芯潮”持續,各行業對芯片的需求,轉化為對芯片人才的需求,正形成一股芯片行業的漲薪潮。AIoT芯片的10家重量級公司的研發人員薪酬有哪些變化?本次,我們有了三大發現。
十大AIoT芯片企業平均薪酬超50萬!研發投入占比持續加大
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85只A股半導體產業概念股中,以應付職工薪酬中“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本期減少額”計算,2021年有64家公司員工平均薪酬同比增長。半導體行業公司2021年人均薪酬中位數為33.51萬元,相比2020年的26.4萬元上漲26.9%。
隨著市場需求不斷增長,芯片設計企業對高端人才爭奪日趨激烈。多家芯片公司高管對電子發燒友表示,必須加大公司研發投入和核心技術人才引進,我們調研的AIoT芯片十家上市公司中,10家公司都呈現了研發人員薪酬上漲的態勢。10家芯片設計企業的平均薪酬達到50.52萬。平均年薪漲幅20萬有芯海科技(含股權支付),平均薪酬漲幅10萬的包括兆易創新和博通集成,平均薪酬漲幅5萬左右的有恒玄科技、全志科技、樂鑫科技。
其中,2021年度平均薪酬最高的兆易創新達到62.1萬,年薪超過50萬的有5家,分別是晶晨股份、樂鑫科技、恒玄科技、芯海科技和兆易創新,四家的平均年薪分別是50.99萬,55萬,57.1萬和58.88萬。平均年薪在43萬到45萬之間有匯頂科技、北京君正、博通集成。最低的全志科技的2021年度研發員工平均薪酬達到39.68萬。
圖:電子發燒友根據企業財報信息整理
對于半導體企業而言,研發投入和人才儲備與建設是企業步入高速發展軌道的基石。這10家公司的研發投入以匯頂科技最多,達到16.92億,營收占比達到29.62%。芯海科技研發投入1.69億,營收占比達到25.6%;瑞芯微公司投入的研發費用為5.61億元,營收占比達20.63%。這三家公司位列研發占比最高的第一梯隊。
樂鑫科技研發投入2.72億元,營收占比達到19.8%。晶晨科技2021年公司投入研發費用9.04億元,營收占比達到18.9%。全志科技研發投入3.84億,營收占比達18.59%;恒玄科技研發投入2.89億,營收占比達16.38%。研發投入超過9億的兆易創新,2021年研發投入達到9.4億元,約占營收11.05%,相比2021年研發投入增長73.77%。
半導體作為未來十年最為確定的發展方向之一,吸引了最多一級市場的資金,這也是芯片行業薪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根據投中的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VC/PE市場對于半導體投資175起,合計投資規模達到41.7億美元,而且芯片設計公司之間挖人也助推了薪酬的上漲。但是隨著今年半導體公司業績分化,薪酬趨勢可能出現新的變化。
9家AIoT芯片企業2021年營收和凈利潤雙增長,1家出現下滑
10家AIoT芯片公司2021年總營收達到339.63億元,其中三家營收超過50億,其中兆易創新以85.1億領跑營收榜,匯頂科技57.13億次之,北京君正、晶晨股份位列第三、第四。晶晨股份距離50億俱樂部只有2.23億,2022年業績如果持續增長,進入50億俱樂部完全具備可能性。
圖:兆易創新2021年業務營收圖來自兆易創新年報
2021年,兆易創新營業收入增加約40.13億元,較上年度增幅89.25%,兆易創新總營收達到85.1億,位居十大國內AIoT芯片公司營收首位。其中存儲器業務收入增加約21.68億元,較上年度增幅66.04%;微控制器業務增加約17.01億元,較上年度增幅225.36%;傳感器業務收入增加約0.96億元,較上年度增幅21.36%。
10家AIoT芯片公司2021年度和2022年Q1業績表
圖:電子發燒友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在凈利潤方面,兆易創新穩居10大AIoT芯片公司之首,2021年凈利潤23.37億,同比增加165.33%,比二三名北京君正和匯頂科技凈利潤之和還要多,凈利潤超過8億主要是前4家:兆易創新、匯頂、北京君正和晶晨股份。在凈利潤增長方面北京君正同比增長達到11倍,晶晨股份同比增長6倍,兆易創新同比增長1倍多。表現亮眼。只有匯頂科技一家凈利潤出現了下滑。
在2021年,十大物聯網芯片公司中,有兩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500%以上。北京君正是營收、凈利潤增長最為明顯的企業。2021年,北京君正實現營業總收入52.74億元,同比增長143.07%;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33億元,同比增長1174.08%。其主營業務包括微處理器芯片、智能視頻芯片、存儲芯片、模擬與互聯芯片等。
北京君正表示,“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和汽車終端市場需求旺盛的拉動,公司在該領域的銷售收入持續增長”。據了解,北京君正的車用微處理器芯片、DC/DC芯片、Flash產品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4月14日,國內多媒體SoC芯片龍頭企業晶晨股份發布財報,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47.77億元,同比增長74.46%,凈利潤8.12億元,同比增長606.76%。受益于消費電子行業需求增長和海外市場的開拓,多媒體智能終端芯片實現營收47.39億元,同比增長73.44%,公司整體芯片出貨量達到1.57億顆,同比增長54.17%。
年報顯示,晶晨股份S系列芯片、AI系列芯片、T系列芯片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其中,S系列芯片主要有全高清系列芯片和超高清系列芯片,已廣泛應用于IPTV機頂盒、OTT機頂盒、混合模式機頂盒及部分AIOT領域。S系列芯片工藝制程實現從28nm到12nm的突破,AI系列SoC芯片主要采用12nm制程,終端客戶包括小米、阿里巴巴、TCL等多家客戶。公司2021年8月推出了Wi-Fi5+BT5.2單芯片,芯片已成功量產并規模銷售,目前公司已積極投入下一代WiFi6技術研發;V系列SOC芯片在持續對接新客戶,做新的拓展和導入。
匯頂科技是10家AIoT芯片企業中2021年業績唯一下滑的企業,這家公司財報顯示,2021年匯頂科技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7.13億元,較2020年營收66.87億元,同比減少9.74億元,下降14.5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6億元,同比減少48.17%。因受疫情和國際形勢影響導致智能終端市場格局的變化和市場競爭加劇等因素的影響,全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
匯頂科技增長內因發生積極變化,產品結構在向更加均衡的方向變化。2021年匯頂科技指紋芯片占主營業務收入的63.52%,較上年同期占比減少12.08%;觸控芯片占主營業務收入的20.24%,較上年同期占比增加4.13%,其他芯片占比升至16.24%,同比增加7.95%。2021年海外營收占比為37.21%,同比增加17.19個pct。
匯頂科技董事長張帆表示:”我們今天面臨困難,一是客觀上,公司目前營收主要依賴指紋產品和手機市場,智能手機市場整體來講不太好,消費者換機意愿下降,對我們營收的影響比較大。二是去年到現在,因為供應鏈產能的問題,新產品上量的速度受到影響。供應鏈成本上升,持續的研發高投入導致了2021年凈利潤同比下降。”
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出現分化:五家營收凈利潤增長,五家出現凈利潤出現下滑
2022年第一季度,突發的新冠疫情打亂供應鏈節奏,上游生產、物流、下游制造有效工作時間均受影響。AIoT芯片公司在面對不同的細分市場和客戶需求,在業績和凈利潤層面表現出分化。
兆易創新、北京君正、晶晨股份、芯海科技四家都實現營收和凈利潤的正增長。其中兆易創新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領跑,達到22.29億,受益于MCU、存儲芯片芯片國產化趨勢,這家公司MCU和存儲芯片出貨量快速增加。此外,車載MCU市場規模巨大,國產需求旺盛,在汽車應用領域,兆易創新除在汽車后裝市場的已有應用外,公司 MCU產品正穩步進入車規市場,積極拓展在汽車領域應用。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推進 40nm 車規級 MCU產品量產,現已流片并進入客戶測試,該產品將主要面向通用車身市場。
北京君正位列第二,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達到14.14億,北京君正表示,“隨著汽車智能化的不斷發展和汽車終端市場需求旺盛的拉動,公司在該領域的銷售收入持續增長”。據了解,北京君正的車用微處理器芯片、DC/DC芯片、Flash產品均實現了快速增長。
三家物聯網芯片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度出現營收和凈利潤同步下滑,包括恒玄科技、全志科技、博通集成。
2022年Q1,恒玄科技的營收和凈利潤均出現同比下降,其中歸母凈利潤2249.93萬元,同比下降71.78%。由于恒玄科技的部分產品應用于TWS耳機等穿戴設備,這其中有終端需求偏弱給營收帶來了影響;另外還有研發費用(研發人員費用、新品研發投入)的增加,其中研發人員同比增長72.59%,員工薪酬等人員相關費用相應大幅增加。
與2021年,營收凈利潤雙增長形成對比的是,全志科技2022年Q1營收和利潤出現了負增長,其中歸母凈利潤7682.45萬元,同比下降10.94%。對于業績下滑,全志科技表示,系一季度下游部分客戶受到封控措施的影響,導致生產節奏出現停頓,對產品出貨造成了影響。
值得關注的是,全志科技通過工業及車載應用領域的業務拓展,優化了銷售結構,一季度毛利率同比提升,對沖了營收下滑的影響。在車載市場,公司重點專注于智能座艙類產品,涵蓋智能車載信息娛樂系統、AR-HUD等應用,其智能終端應用處理器芯片已進入長安汽車、上汽榮威的產品線。
圖:博通集成2022年Q1利潤表來自博通集成財報
2022年Q1,博通集成凈利潤354.31萬元同比下降65.06%。電子發燒友查閱博通集成2021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發現研發費用支出達5612.7萬,比去年同期增加1378萬,銷售費用是有下滑的。對于凈利潤下滑,博通集成提到“受疫情影響,銷貨收入略有下降,另外公司持續投入新產品開發,研發費用增加,效益尚待時間表現。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發費用中,除了新品研發,有一部分是由于“本期持續擴編研發團隊以及實施股權激勵計劃,相關薪酬耗材等費用增加”所導致。由此來看,研發人員薪酬的變動已經成為影響半導體公司凈利潤的重要原因之一。
可以發現,在2021年,物聯網芯片公司除了專注原來的賽道,還拓寬了新賽道借此提升市場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加入新賽道意味著公司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發費用,招聘更多的研發人才支撐公司在新賽道的發展。例如恒玄科技所在的智能音頻芯片賽道競爭激烈,若不加速產品迭代,或許會讓芯片公司失去市場競爭力,因此對于相關研發人員的需求也在同步增加,因此對于研發人才薪酬的投入也逐漸增加。
本文由電子發燒友原創,轉載請注明以上來源。微信號zy1052625525。需入群交流,請添加微信elecfans999,投稿爆料采訪需求,請發郵箱huangjingjing@elecfans.com。
-
兆易創新
+關注
關注
23文章
611瀏覽量
80830 -
匯頂科技
+關注
關注
8文章
202瀏覽量
24952 -
AIoT芯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瀏覽量
3873 -
晶晨股份
+關注
關注
0文章
8瀏覽量
2991 -
博通集成
+關注
關注
1文章
31瀏覽量
7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