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EMI 或電磁干擾是來自設備或系統的不良電磁噪聲,會干擾相鄰設備或系統的正常運行。EMI建模和預測的基本過程需要提取PCB和電路元件的寄生參數以建立高頻電路模型。
寄生參數
在 電子設計自動化(EDA) 中,寄生參數提取是對設計器件和 電子電路所需布線互連 中 的寄生效應的計算: 寄生電容、 寄生電阻和 寄生電感。在本文中,我們說明了如何使用 EMS 來計算這些電路參數,并將結果與已發布的數據進行比較。
PCB結構建模
圖 1 所示的 PCB 結構在 4 盎司 FR4 PCB 方板上包含兩條銅跡線和 5 密耳厚的銅接地。下面給出了仿真中使用的一些參數,其中所有尺寸均以密耳為單位。 銅的電導率 = 5.8 10 7 S/m FR4 的相對介電常數 = 4.4
圖 1 - 用于仿真的 PCB 結構,所有尺寸均以密耳為單位
電容計算
為了計算 PCB 結構的寄生電容,如圖 1 所示,調用靜電模塊。圖 2 顯示了 PCB 結構的模型和網格。
圖 2 - PCB 結構的模型和網格
三個浮動導體
為了考慮給定導體的電容,在 EMS 中為其分配了一個浮動邊界條件,包括接地層。因此,這種 PCB 結構具有三個浮動導體,即左右走線以及接地層。EMS 電容結果和參考文獻 [1] 的結果如圖 3 和表 1 所示。
圖 3 - EMS 計算的寄生電容
直流電感和直流電阻計算
為了計算 PCB 結構的直流電阻和電感,如圖 1 所示,調用了 EMS 靜磁模塊。為了計算銅跡線的直流電感和直流電阻,將它們建模為線圈。通過 EMS 獲得的直流電感和直流電阻結果并與參考文獻 [1] 進行比較,如下所示:
圖 4 - EMS 計算的直流電阻
圖 5 -由 EMS 計算的直流電感
交流電感和交流電阻計算
除了直流電感和電阻計算之外,EMS 還配備了交流磁和渦流功能,用于計算手頭 PCB 結構在以下頻率下的交流電阻和交流回路電感:1Khz、2Khz、5Khz、10 KHz、 20 KHz、50 KHz、100 KHz、200 KHz、500 KHz、1 Mhz。
縮小模型
由于導電區域的場集膚深度很小,即 1e-005 到 1e-004 毫米的數量級,因此需要重要的計算機資源,包括 CPU 和 RAM。因此,僅對模型的 1/20 進行了仿真,如圖 6 所示。反過來,通過簡化模型獲得的電感和電阻乘以 20 以恢復完整的模型結果。
圖 6 -結構的 1/20 為交流磁分析建模
與上述靜磁分析類似,兩條跡線被建模為線圈。為了在交流電阻計算中考慮趨膚深度,將線圈建模為實體,即繞制線圈不支持渦流。圖 7 顯示了 EMS 計算的 1 KHz 至 1 MHz 頻率范圍內的交流電阻,并與參考文獻 [1] 進行了比較。而圖 8 顯示了相同頻率范圍的交流電感結果和比較。
圖 7 -由 EMS 計算的交流電阻并與參考 [1] 進行比較
圖 8 -由 EMS 計算并與參考 [1] 比較的交流電感
結論
顯然,EMS 與 PCB 結構的電容、AC 和 DC 電感和電阻已發表的結果 [1] 相比較。因此,EMS 可以很容易地用于輕松快速地提取 PCB 和電子結構的寄生參數,進而可以用于構建高頻電路模型。
-
emi
+關注
關注
53文章
3602瀏覽量
128196 -
電磁干擾
+關注
關注
36文章
2330瀏覽量
105645 -
高頻電路
+關注
關注
12文章
231瀏覽量
3577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