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底,中國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促進道路交通、自動駕駛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指導意見》。意見指出,到2025年,自動駕駛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積極進展,道路基礎設施智能化、車路協同等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發和測試驗證取得重要突破。
在政策的引導下,很多業者將2021年定義為中國自動駕駛爆發的元年,雖然經歷了一年的發展,嚴格意義上消費者能夠買到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乘用車還比較稀少,但達到L4級自動駕駛的測試車已經越來越多,同時消費者能夠買到的車子很多也具備了L2級輔助駕駛功能。
因此,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必修的課題,各車企之間紛紛開啟了自動駕駛賽道的“軍備競賽”。
對于后續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安霸中國區總經理馮羽濤認為,車企實現自動駕駛會有很多條路徑,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有些車企會跳過前面的部分,直接進入高級別自動駕駛階段,或者是從L1、L2直接進入全自動駕駛;有些車企則會選擇循序漸進的技術路線,在各個級別的自動駕駛都會嘗試推出產品。
我們能夠明顯地感知到,自動駕駛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自動駕駛或者輔助駕駛車型選擇上,現在車市里是形形色色、比比皆是。如果參考華為發布的《智能世界2030》報告,到2030年中國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達20%,C-V2X滲透率將超過60%。
而無論何種路徑來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芯片都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作為芯片供應商,安霸一直以來都在關注汽車智能駕駛賽道,包括相關芯片研發和并購,該公司自2015年宣布進入智能汽車領域,并在當年收購了意大利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又在2021年收購了傲酷4D雷達成像AI算法公司。
在芯片方面,前不久安霸推出了最新AI域控制器芯片CV3系列。在特征參數方面,CV3系列SoC搭載了多達16個Arm Cortex-A78AE CPU內核,提供高達500 eTOPS的算力,可運行整套ADAS系統和自動駕駛算法,在支持自動駕駛系統的軟件應用所需的CPU性能上,比上一代芯片CV2提高了30倍,可用于打造ADAS系統和L2+至L4級自動駕駛系統。
馮羽濤強調,CV3并不是一顆芯片,而是一個芯片系列,目前發布的屬于CV3系列的高端旗艦產品,后續還會有其他配置的芯片,主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功能裁剪,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達到最優的性價比。
CV3系列有兩大明顯的優勢,首先第一個是其具備業界領先的高算力,純粹AI算力上,相較于安霸上一代產品CV2系列提升了42倍,旗艦芯片達到500 eTOPS,這個“e”代表Equivalent,也就是等效算力。這樣的高算力讓CV3系列能夠通過單一芯片集成多傳感器進行集中化AI感知處理(包括高像素視覺處理、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超聲波雷達)、多傳感器深度融合以及自動駕駛車的路徑規劃。
馮羽濤解釋說:“安霸采用的CVflow屬于特殊架構。傳統TOPS通過簡單的加法、乘法運算(MAC)就能夠得到,CVflow架構中有很多安霸獨有的技術,針對常用算法做了很多優化,因此CV3系列不是簡單通過傳統方式來獲取算力值,而是通過跑具體神經網絡算法,能夠和傳統GPU達到相同的效果。”
目前安霸推出的芯片是CV3系列里面的旗艦款,馮羽濤也介紹了后續該系列其它芯片的發布規則。他指出,CV3系列旗艦芯片通過集成16顆Arm Cortex-A78AE內核來實現高性能,這16個A78核心被分成四個集群,每個集群有4顆A78核心,也就是4*4的設計,安霸已經將高端產品的軟硬件都進行了驗證,后續偏低端的CV3系列芯片會根據市場需求拿掉兩個或者三個集群。
對算法的支持能力是CV3系列芯片的第二大突出優勢,支持神經網絡(CNN?)推理的行業最新進展。根據介紹,CV3系列芯片秉持“算法優先”的原則,在算法支持方面進行了多項優化,包括增強的NVP可以運行先進的雷達感知算法,如傲酷4D成像雷達AI算法;新的浮點通用矢量處理器(GVP)與之形成互補,可幫助NVP引擎分擔傳統的機器視覺和雷達處理,以及幫助Arm CPU分擔浮點密集型算法。
此外,馮羽濤強調,安霸SoC里一直會有多個計算單元,做不同的處理,兼顧所有的性能、成本、功耗,這個是安霸的優勢。同時,CVflow本身就是專門為視覺感知以及其它感知算法設計的,又因為安霸研究了很多算法,因此這個升級架構也具備一定的通用性。“因為我們‘算法優先’的策略,所以我們需要深度理解這些算法對芯片的要求是什么,才能夠用最有效率的芯片來實現視覺和雷達感知的融合。”他對此講到。
對于算法優先,安霸中國區市場營銷副總裁郄建軍補充到,“我們做芯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各樣的算法,包括未來新的算法出來后今天的芯片如何支持。CV3芯片上跑過幾百上千種市場上通用的開源算法,也包括VisLab算法和客戶算法,在此基礎上再優化芯片設計,這是算法優先的重要理念——為算法去優化芯片,芯片為算法服務。”
當然,CV3系列芯片也會支持用戶通過OTA軟件在線升級,給系統預留算力冗余,實現功能的迭代,并簡化軟件開發流程,加快新功能和應用部署的進度,大大縮短了主機廠新車型的開發時間。為保持創新能力持續增長,安霸為CVflow平臺建立了一個廣泛的軟件生態系統,并不斷移植和優化應用程序,與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
在政策的引導下,很多業者將2021年定義為中國自動駕駛爆發的元年,雖然經歷了一年的發展,嚴格意義上消費者能夠買到L3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乘用車還比較稀少,但達到L4級自動駕駛的測試車已經越來越多,同時消費者能夠買到的車子很多也具備了L2級輔助駕駛功能。
因此,無論是傳統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自動駕駛已經成為必修的課題,各車企之間紛紛開啟了自動駕駛賽道的“軍備競賽”。
對于后續自動駕駛汽車的發展,安霸中國區總經理馮羽濤認為,車企實現自動駕駛會有很多條路徑,尤其是在中國市場,有些車企會跳過前面的部分,直接進入高級別自動駕駛階段,或者是從L1、L2直接進入全自動駕駛;有些車企則會選擇循序漸進的技術路線,在各個級別的自動駕駛都會嘗試推出產品。
我們能夠明顯地感知到,自動駕駛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自動駕駛或者輔助駕駛車型選擇上,現在車市里是形形色色、比比皆是。如果參考華為發布的《智能世界2030》報告,到2030年中國自動駕駛新車滲透率達20%,C-V2X滲透率將超過60%。
而無論何種路徑來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芯片都是其中的關鍵環節。作為芯片供應商,安霸一直以來都在關注汽車智能駕駛賽道,包括相關芯片研發和并購,該公司自2015年宣布進入智能汽車領域,并在當年收購了意大利一家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又在2021年收購了傲酷4D雷達成像AI算法公司。
在芯片方面,前不久安霸推出了最新AI域控制器芯片CV3系列。在特征參數方面,CV3系列SoC搭載了多達16個Arm Cortex-A78AE CPU內核,提供高達500 eTOPS的算力,可運行整套ADAS系統和自動駕駛算法,在支持自動駕駛系統的軟件應用所需的CPU性能上,比上一代芯片CV2提高了30倍,可用于打造ADAS系統和L2+至L4級自動駕駛系統。
馮羽濤強調,CV3并不是一顆芯片,而是一個芯片系列,目前發布的屬于CV3系列的高端旗艦產品,后續還會有其他配置的芯片,主要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功能裁剪,目的是為了降低成本,達到最優的性價比。
CV3系列有兩大明顯的優勢,首先第一個是其具備業界領先的高算力,純粹AI算力上,相較于安霸上一代產品CV2系列提升了42倍,旗艦芯片達到500 eTOPS,這個“e”代表Equivalent,也就是等效算力。這樣的高算力讓CV3系列能夠通過單一芯片集成多傳感器進行集中化AI感知處理(包括高像素視覺處理、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和超聲波雷達)、多傳感器深度融合以及自動駕駛車的路徑規劃。
馮羽濤解釋說:“安霸采用的CVflow屬于特殊架構。傳統TOPS通過簡單的加法、乘法運算(MAC)就能夠得到,CVflow架構中有很多安霸獨有的技術,針對常用算法做了很多優化,因此CV3系列不是簡單通過傳統方式來獲取算力值,而是通過跑具體神經網絡算法,能夠和傳統GPU達到相同的效果。”
目前安霸推出的芯片是CV3系列里面的旗艦款,馮羽濤也介紹了后續該系列其它芯片的發布規則。他指出,CV3系列旗艦芯片通過集成16顆Arm Cortex-A78AE內核來實現高性能,這16個A78核心被分成四個集群,每個集群有4顆A78核心,也就是4*4的設計,安霸已經將高端產品的軟硬件都進行了驗證,后續偏低端的CV3系列芯片會根據市場需求拿掉兩個或者三個集群。
對算法的支持能力是CV3系列芯片的第二大突出優勢,支持神經網絡(CNN?)推理的行業最新進展。根據介紹,CV3系列芯片秉持“算法優先”的原則,在算法支持方面進行了多項優化,包括增強的NVP可以運行先進的雷達感知算法,如傲酷4D成像雷達AI算法;新的浮點通用矢量處理器(GVP)與之形成互補,可幫助NVP引擎分擔傳統的機器視覺和雷達處理,以及幫助Arm CPU分擔浮點密集型算法。
此外,馮羽濤強調,安霸SoC里一直會有多個計算單元,做不同的處理,兼顧所有的性能、成本、功耗,這個是安霸的優勢。同時,CVflow本身就是專門為視覺感知以及其它感知算法設計的,又因為安霸研究了很多算法,因此這個升級架構也具備一定的通用性。“因為我們‘算法優先’的策略,所以我們需要深度理解這些算法對芯片的要求是什么,才能夠用最有效率的芯片來實現視覺和雷達感知的融合。”他對此講到。
對于算法優先,安霸中國區市場營銷副總裁郄建軍補充到,“我們做芯片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各種各樣的算法,包括未來新的算法出來后今天的芯片如何支持。CV3芯片上跑過幾百上千種市場上通用的開源算法,也包括VisLab算法和客戶算法,在此基礎上再優化芯片設計,這是算法優先的重要理念——為算法去優化芯片,芯片為算法服務。”
當然,CV3系列芯片也會支持用戶通過OTA軟件在線升級,給系統預留算力冗余,實現功能的迭代,并簡化軟件開發流程,加快新功能和應用部署的進度,大大縮短了主機廠新車型的開發時間。為保持創新能力持續增長,安霸為CVflow平臺建立了一個廣泛的軟件生態系統,并不斷移植和優化應用程序,與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自動駕駛
+關注
關注
785文章
13932瀏覽量
167009 -
安霸半導體
+關注
關注
0文章
17瀏覽量
287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2024年自動駕駛行業熱點技術盤點
感知輕地圖以及純視覺等。這些技術的出現,也代表著自動駕駛正從概念走向現實,今天就給大家來盤點2024年自動駕駛行業出現的那些技術熱點! ? 城市NOA:邁向精細化駕駛的關鍵路徑 城市N
自動駕駛技術的典型應用 自動駕駛技術涉及到哪些技術
類駕駛員的情況下完成駕駛操作。這一技術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傳統駕駛模式,不僅提高了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還有望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對城市交通產生深遠影響。以下是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優勢?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在自動駕駛領域具有顯著的優勢,這些優勢使得FPGA成為自動駕駛技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下是FPGA在自動駕駛
發表于 07-29 17:11
FPGA在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應用?
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在自動駕駛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其高性能、可配置性、低功耗和低延遲等特點為自動駕駛的實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以下
發表于 07-29 17:09
未來已來,多傳感器融合感知是自動駕駛破局的關鍵
的Robotaxi運營。這標志著L4級自動駕駛迎來了新的里程碑,朝著商業化落地邁進了一大步。中國的車企也不甘落后:4月7日,廣汽埃安與滴滴自動駕駛宣布合資公司——廣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獲批工商執照。廣汽埃安
發表于 04-11 10:26
大眾汽車和Mobileye加強自動駕駛合作
美國智能駕駛芯片巨頭Mobileye與大眾汽車集團近日宣布,在自動駕駛領域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全新自動駕駛功能在大眾旗下量產車型的應用。Mobileye依托其領先的Mobileye
自研自動駕駛芯片競賽,索喜成為關鍵合作伙伴
目前汽車領域在手訂單大約3000億日元,主要是自動駕駛和HPC還有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應該是ISP)傳感器芯片。
發表于 03-20 11:02
?1825次閱讀
自動駕駛發展問題及解決方案淺析
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自動駕駛汽車已經從科幻概念逐漸轉變為現實。然而,在其蓬勃發展的背后,自動駕駛汽車仍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挑戰。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期為未來自動駕駛
高通自動駕駛靠軟件開發革新力壓英偉達自動駕駛芯片
拋開價格不談,英偉達自動駕駛芯片毫無疑問是最強的,設計范圍在2019年底確定的Orin至今仍是量產最強的自動駕駛芯片,但除了奔馳外的歐美大廠更傾向于選擇高通平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