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pert Baines:Codasip RISC-V IP核已成功部署到約20億個最終產品中
歲末年初之際,電子發燒友網策劃的《2022半導體產業展望》專題,收到近60位國內外半導體創新領袖企業高管的前瞻觀點。此次,電子發燒友特別采訪了Codasip CMO Rupert Baines,以下是他對2021年半導體市場的分析與展望。
Codasip CMO Rupert Baines
截止到目前,Codasip RISC-V IP核已經成功部署到大約20億個最終產品中去,正被全球范圍內的客戶們廣泛使用?;仡櫿麄€2021年,Codasip持續發展,并專注于RISC-V處理器IP和工具的開發,使更多的公司能夠有能力開發定制的應用程序,從而使得客戶能夠從智能代碼設計帶來的性能改進中受益。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蘋果公司推出了功能強大的M1 Pro,這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這一舉動對傳統的專有處理器架構影響深遠,我們的從業者在今天有機會并且很有必要以不同的方式來做事。當硬件被專門設計來適應軟件的需求(軟/硬件代碼協同設計)時,意味著潛在的改進是巨大的。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提升性能是通過采用傳統的、專有的架構和通用技術,并使其遷移到新的工藝節點和更高的時鐘頻率來實現的,現實來看這種工作方法正在逐漸被打破。同時我們看到摩爾定律、登納德擴展和阿姆達爾定律都即將結束,逼迫行業巨頭們內部自行設計專有集成電路(ASIC),使得定制半導體元件(custom-silicon)再次成為焦點,而其余相關行業也正在極力尋求開放的架構--特別是RISC-V開源架構--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從而使得從業者能夠通過創新設計繼續提高性能。而此時相比幾何尺寸的遷移,差異化設計才是關鍵因素。
科技不斷進步,技術不斷發展,一段時間以來,半導體的發展一直專注于目前所有的這些應用領域,但更先進的子類別--如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等行業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也是半導體技術需要適應和創新的領域方向。
Codasip認為,2022年行業最大的變化是轉向更多的領域專用架構和更多的軟件/硬件代碼協同設計技術。這從根本上意味著,復雜的、先進的或大眾市場應用程序的開發者需要最高水平的性能表現,而這一性能至上的需求將迫使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遠離通用硬件。相反,開發者將通過分析研究軟件系統的需求,并選擇/調整最好的硬件狀態以便為其系統提供最佳性能。
目前來看,一部分行業巨頭可能會在內部自行研發,但大多數系統開發商將尋求像Codasip這樣的公司來提供定制處理器的專業服務,以幫助他們從系統中獲得最佳性能表現,完美匹配軟件,并最終實現差異化設計。而當RISC-V與Codasip Studio設計自動化工具相結合時,一種理想的開放環境和生態系統應運而生,并從此類量身定制服務中獲益。
我們期待著一個開放的、全球性的生態系統,在RISC-V的未來發展上共同合作,引領行業發展,為全球技術行業呈現新的創新解決方案。
歲末年初之際,電子發燒友網策劃的《2022半導體產業展望》專題,收到近60位國內外半導體創新領袖企業高管的前瞻觀點。此次,電子發燒友特別采訪了Codasip CMO Rupert Baines,以下是他對2021年半導體市場的分析與展望。
Codasip CMO Rupert Baines
截止到目前,Codasip RISC-V IP核已經成功部署到大約20億個最終產品中去,正被全球范圍內的客戶們廣泛使用?;仡櫿麄€2021年,Codasip持續發展,并專注于RISC-V處理器IP和工具的開發,使更多的公司能夠有能力開發定制的應用程序,從而使得客戶能夠從智能代碼設計帶來的性能改進中受益。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蘋果公司推出了功能強大的M1 Pro,這給整個行業敲響了警鐘--這一舉動對傳統的專有處理器架構影響深遠,我們的從業者在今天有機會并且很有必要以不同的方式來做事。當硬件被專門設計來適應軟件的需求(軟/硬件代碼協同設計)時,意味著潛在的改進是巨大的。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提升性能是通過采用傳統的、專有的架構和通用技術,并使其遷移到新的工藝節點和更高的時鐘頻率來實現的,現實來看這種工作方法正在逐漸被打破。同時我們看到摩爾定律、登納德擴展和阿姆達爾定律都即將結束,逼迫行業巨頭們內部自行設計專有集成電路(ASIC),使得定制半導體元件(custom-silicon)再次成為焦點,而其余相關行業也正在極力尋求開放的架構--特別是RISC-V開源架構--以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從而使得從業者能夠通過創新設計繼續提高性能。而此時相比幾何尺寸的遷移,差異化設計才是關鍵因素。
科技不斷進步,技術不斷發展,一段時間以來,半導體的發展一直專注于目前所有的這些應用領域,但更先進的子類別--如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等行業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也是半導體技術需要適應和創新的領域方向。
Codasip認為,2022年行業最大的變化是轉向更多的領域專用架構和更多的軟件/硬件代碼協同設計技術。這從根本上意味著,復雜的、先進的或大眾市場應用程序的開發者需要最高水平的性能表現,而這一性能至上的需求將迫使越來越多的開發人員遠離通用硬件。相反,開發者將通過分析研究軟件系統的需求,并選擇/調整最好的硬件狀態以便為其系統提供最佳性能。
目前來看,一部分行業巨頭可能會在內部自行研發,但大多數系統開發商將尋求像Codasip這樣的公司來提供定制處理器的專業服務,以幫助他們從系統中獲得最佳性能表現,完美匹配軟件,并最終實現差異化設計。而當RISC-V與Codasip Studio設計自動化工具相結合時,一種理想的開放環境和生態系統應運而生,并從此類量身定制服務中獲益。
我們期待著一個開放的、全球性的生態系統,在RISC-V的未來發展上共同合作,引領行業發展,為全球技術行業呈現新的創新解決方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RISC-V
+關注
關注
45文章
2323瀏覽量
46593 -
codasip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瀏覽量
62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首屆RISC-V產業發展大會成功舉辦,賽昉攜手產業伙伴共繪RISC-V新藍圖
12月28日,由中國電子工業標準化技術協會RISC-V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RISC-V工作委員會”)主辦的首屆“RISC-V產業發展大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作為推動
RISC-V架構及MRS開發環境回顧
設計還不夠,而是對整個芯片產業,芯片架構是源頭,它會影響到人才培養,IP庫,EDA工具、芯片生產制造,測試封裝等等。中國適當聚焦RISC-V,有助于中國芯片產業實現自立自強。
二、MRS 開發環境介紹
發表于 12-16 23:08
《RISC-V能否復制Linux 的成功?》
的產品,Linux成為開源軟件發展的基石。
這種成功是否可以復制到開源硬件上呢?RISC-V這樣的指令集架構(ISA)是否也可以像Linux內核作為開源軟件的基礎一樣,成為開源硬件發展
發表于 11-26 20:20
RISC-V發展及FPGA廠商為什么選擇RISC-V
SiFive U54/S51 內核組成的集群(四個支持 Linux,一個“real-time”),根據FPGA等級分別以 600 或 666 MHz 運行,基本上是 FPGA 中降級的 HiFive Unleashed。 所以
英偉達2024年預計出貨10億個RISC-V內核
近日,據消息爆料稱,英偉達(NVIDIA)在RISC-V峰會上透露了一項令人矚目的計劃:預計到2024年,英偉達將出貨約10億個
RISC-V Summit China 2024 | 青稞RISC-V+接口PHY,賦能RISC-V高效落地
RISC-V內核+接口底層根技術”的自研體系,深度剖析了全棧研發模式在推動RISC-V應用落地上的原生優勢。
青稞RISC-V將芯片技術自主進一步深入到內核自主,憑借由
發表于 08-30 17:37
2024 RISC-V 中國峰會:華秋電子助力RISC-V生態!
百家業界領先企業及頂尖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吸引了約3000名開發者、學者及行業精英親臨現場。在峰會前后,還策劃了超過20場豐富多彩的同期活動,為全球開發者提供了一個深入交流、碰撞思想、共謀RI
發表于 08-26 16:46
risc-v的發展歷史
RISC-V的發展歷史可以追溯到2006年左右,當時David Patterson和其他研究者開始探索創建一個開放和可擴展的指令集架構(ISA)。以下是RISC-V發展的主要里程碑:
發表于 07-29 17:20
為什么要有RISC-V
i960、Motorola 88000、以及Zilog Z8000。
RISC-V的不同尋常不僅在于它是一個最近誕生的指令集架構(它誕生于最近十年,而大多數其他指令集都誕生于20世紀70到
發表于 07-27 15:05
從多核到眾核, 賽昉科技RISC-V+NoC IP子系統為算力芯片賦能
全球算力產業已然邁入新一輪的快速發展階段,RISC-V具備開源開放、模塊化等獨特優勢,使我國能夠獨立開發、部署滿足特定安全需求的算力芯片產品。當前,RISC-V
RISC-V CPU IP領軍企業芯來科技正式宣布加入甲辰計劃
本土RISC-V CPU IP領軍企業芯來科技正式宣布加入甲辰計劃,致力于在下一個丙辰年(2036龍年)之前,基于RISC-V實現從數據中心到桌面辦公、從移動穿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