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華為主辦的首屆5G-Advanced工業現場網論壇和圓桌會議成功召開,產學研齊聚華為松山湖研究所,對5G使能工業內網的現狀、難點、未來演進方向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一致認為5G進入工業內網是未來趨勢,是使能工業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關鍵一步。
國家科技部高新司先進制造處處長尉遲堅,長江學者、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梅雪松,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長江學者、浙江大學教授蘇宏業,長江學者、浙江大學教授程鵬,西安交通大學教授鄢超波,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戴文斌,和利時科技集團技術總監朱毅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李棟博士等領導專家發表了主題報告。
在論壇現場主題報告中提及,國家對于5G+工業互聯網有極高期待,在《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中明確提出要在2023年實現大型工業企業5G滲透率35%。同時,在“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工業軟件入選首批重點研發計劃專項,成為國家科技領域最高級別的戰略部署。5G將可借助工業軟件發展的東風,聯合軟件開發方陣,打通5G和工業通信協議,進入工業內網,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實現數字化改造。
在5G和工業深度融合的過程中,5G需協同虛擬化PLC和工業軟件的部署節奏,聯合產業鏈上下游,推進通信能力和行業能力的標準化,在解決工業通信七國八制難題的同時,對5G大帶寬、低時延、安全性、組網架構等性能進行提升。
5G和工業的端到端產業鏈深度融合,將使能工業制造行業通過5G來實現控制和管理,打造數字孿生虛擬和物理世界的交互通道,構建工業4.0,助力國家碳中和戰略。
圓桌會議上,在蘇宏業教授、李棟博士以及儀綜所劉丹博士的分別引導下,與會嘉賓圍繞產業政策、技術路線、產業鏈協同等方面展開了開放性的討論。出席專家除了論壇報告嘉賓以外,還有海爾智能制造平臺部部長邵海濱、浙江中控工業現場總線通信總監張曉剛、新松機器人副總工李邦宇、廈門四信總經理唐仕斌、上海移遠市場總監張欲,以及華為云核心網產品線研發總裁王洪利、華為云核心網產品線營銷工程部總裁馬亮、華為云核心網產品線5GC商業解決方案總監譚峰、華為云核心網產業發展部部長董浩、華為云核心網研究部部長楊瑋瑋等領導和專家。
討論中提到,產業界希望5G進入生產環節的工業控制層,滿足設備集成、系統集成、數據采集等場景對確定性、實時性、抗干擾能力等維度的網絡要求,解決企業最關心的低成本,高并發和高可靠性問題。
現有的工業網絡復雜多樣,給5G進入工業內網帶來了更多挑戰,而國家政策將使工業行業迎來一輪增量經濟。5G可聚焦大量的增量場景,利用無線化優勢,提升未來產線的智能化,柔性化;結合5G網絡的低時延、高可靠、5GLAN極簡組網能力,疊加虛擬化PLC的運行底座,打造一個連接極簡、安全、超性能、高質量低成本的5G工業使能引擎,加速5G使能工業內網的進程。
同時這也需要行業上下游協同合作,從虛擬化PLC、工業終端、5G模組、工業協議到控制系統都提前做好技術準備和布局,完善端到端產業鏈打造,并通過基于5G+工業示范產線的合作試點,逐步實現5G+工業商用產線的復制推廣。
產業的融合協作及規模化發展帶來5G行業標準建設的需求。這不僅需要通信能力的標準化,還需要加強5G面向行業需求的建網及業務能力標準化,以及開放實驗室、測試認證等方面的資源配套,從而保障5G+工業網絡與設備的安全可靠、互操作性和可復制性。
5G-Advanced工業現場網論壇和圓桌會議作為5G工業互聯網產學研界的交流平臺,希望聯合更多伙伴,以謀共識,聚合力,聚焦工業軟件發展,使能工業行業加快打造5G全連接工廠的步伐,助力實現國家5G應用揚帆行動和工業軟件戰略。
編輯:jq
-
plc
+關注
關注
5016文章
13387瀏覽量
465403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2瀏覽量
25300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4瀏覽量
566021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30瀏覽量
94269
原文標題:5G-Advanced工業現場網論壇和圓桌會議成功召開
文章出處:【微信號:hwCoreNetwork,微信公眾號:華為云核心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