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無接觸“服務,服務機器人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5月27日,賽迪顧問發布的《洞見·2021-新興產業投資機會》報告顯示,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需求迎來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達到283.8億元,同比增長37.4%,而這一市場的投融資在2020年更是激增344%。
該報告認為,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持續以及國內老齡化問題的加劇,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仍將快速增長,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51.8億元。
報告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無接觸”服務,服務機器人迎來重大發展機遇。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中國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達到283.8億元,同比增長37.4%,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51.8億元。
服務機器人產業鏈分為上游關鍵零部件及軟件、中游本體制造、下游終端應用三個環節。
其中,關鍵零部件及軟件是服務機器人的核心領域,技術門檻較高,2018-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服務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及軟件環節上市企業營業收入雖保持增長,但同比增長率從2018年的53.2%下降至2020年的9.4%,營收能力逐年降低。
報告介紹,在人工智能和人機交互領域,國內企業技術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感知領域,國內企業已取得部分技術的突破;在運動控制領域,國內企業技術方案成熟度仍不足。
在本體制造環節,上市企業的營收能力呈現明顯復蘇趨勢。2018-2020年,服務機器人本體制造環節的上市企業前三季度營業收入逐年增加,從2018年的61.4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76.5億元,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從2019年的9.8%提高至2020年的13.5%。
在終端應用上,報告指出,公共服務機器人和醫療機器人占比正在逐漸升高。
從產業地域分布上看,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規模分布呈現以華東、中南、華北地區為核心的發展態勢,西南、東北、西北地區目前的服務機器人產業規模較小。
其中,華東地區產業規模為125.8億元,占比40.6%;中南地區產業規模為101.4億元,占比32.7%;華北地區產業規模為53.3億元,占比17.2%。
報告認為,資本市場推動了服務機器人企業的快速發展。2020年中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持續推進,制度建設不斷完善,在此背景下,眾多服務機器人企業通過登陸科創板獲得了發展先機。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服務機器人的投融資規模出現了爆發式增長。從近三年的投融資規模來看,2020年服務機器人投融資規模從2019年的54.2億元大幅增至186.2億元。
從細分領域看,公共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領域的投資金額較多,分別占總金額的49.7%、23.7%;關鍵零部件、家用機器人領域的投融資金額相對較少,分別占總金額的18.3%、5.4%;特種機器人領域的投融資金額最少,占總金額的2.9%。
賽迪顧問智能裝備產業研究中心分析師姚垠國在發布該報告時指出,從中長期看,中國人口與產業結構的變化為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方面,2020年中國老年人口數量和占總人口的比重持續增長,人口結構的變化使得中國在養老、醫療、教育、物流等方面出現了巨大的人力需求缺口,為降低人口結構變化產生的影響,推進服務機器人產業規模化落地成為發展新趨勢。
另一方面,2017-2020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從52.7%增加至54.5%,服務業需求的持續提高進一步刺激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的技術革新以及應用深入。
同時,作為環境感知、人機交互、數據傳遞、決策執行的綜合性載體,服務機器人也獲得了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比如,以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術不斷發展,將推動服務機器人自主學習、語言溝通和情感交流能力的提升,擴大服務機器人應用范圍。
編輯:jq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1瀏覽量
20841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66瀏覽量
240288 -
醫療機器人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0瀏覽量
55710
原文標題:服務機器人爆發式增長:去年投融資激增344%,2023年市場規模或超750億
文章出處:【微信號:tjrobot,微信公眾號:天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