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之后,幾乎所有企業都意識到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性。無論是傳統的大中型企業,還是新興的小微企業、初創企業,都在通過數字化轉型探索企業未來發展的新道路,重構企業自身的業務場景和商業模式,以期降本增效、增強抗風險能力。在國家政策和市場環境的雙重推動之下,企業上云成為眾多企業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口,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通過上云,邁出“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
的確,以云計算為代表的各項新技術與人們生產生活的聯系愈加緊密,云計算的技術能力是數字化的底層動力所在。作為一種新的IT基礎設施,云在未來如同“水、電、網”一樣重要,將是企業組織架構搭建的重要工具,承載著企業的核心經營數據,更是所有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企業上云加快 數字化轉型迎新機
近幾年,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上云的意識和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通過企業上云連接上下游,融入產業生態,借助平臺能力解決“成本過高、效率低下”等難題,是推動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效路徑。
中國信通院《2020年云計算發展白皮書》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已經應用云計算的企業占比達到66.1%。同時,2019年我國云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1334億元,增速38.6%;預計2020—2022年云計算市場仍將處于快速增長階段。
今年以來,數字化轉型迎來新一輪政策支持。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今年2月,國務院國資委還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要加強對標,著力夯實數字化轉型基礎;運用5G、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數字孿生、北斗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敏捷高效可復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基礎設施,為業務數字化創新提供高效數據及一體化服務支撐;加快企業內網建設,穩妥推動內網與互聯網的互聯互通;優化數據中心布局,提升服務能力,加快企業上云步伐。
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利好之下,企業數字化轉型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但不同行業之間,企業的架構、數字化程度、技術人員的素質都不一樣,如果貿然上云,后期的數據分散、成本不可控將成為難題;如果不上云,有可能使業務在與對手的競爭中落于下風,那么傳統企業要如何上云進行數字化轉型?
從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實施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已經在運用新一代數字技術基礎設施,來打造自身的IT數字化能力。可見,數字化已經是行業常態,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最大困難,是“轉型”的問題。中國信通院云大所所長何寶宏曾表示:“轉型是指企業的組織架構、管理、人才結構、文化都要隨之調整,不是簡單地把數字化技術引入到企業中。所以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90%以上的企業都會在歷史變革中死掉,只有適者才能生存。”
在何寶宏看來,現階段數字生產工具已發展得較為成熟,但如何發揮技術的價值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以云計算為例,以前企業關注的是“云優先”,以上云為主要轉型目標,但現階段企業更關注“云效能”,即發揮云在實際業務中的價值。
面向“數字化轉型者”,中國信通院推出了《企業IT數字化能力和運營效果成熟度模型(IOMM)》標準,幫助企業定位自身數字化水平,明確未來發展方向。轉型者可以依托“IOMM6+6模型”考量規劃具體數字化路徑,將“云智平臺化、能力組件化、數據價值化、運營體系化、管理精益化、風控橫貫化”六大能力作為轉型目標,并將“智能敏捷、效益提升、質量保障、業務創新、風控最優、客戶滿意”六大價值作為效果驗證。
運營商升級云技能 賦能千行百業
在數字化轉型的賽道上,運營商既是轉型者,又是賦能者。數字化轉型是未來所有企業都高度關注的事情,而提供更好的云網服務也是運營商提高競爭力的關鍵途徑之一。
作為云計算“國家隊”,中國電信一直在推行“云改數轉”戰略的數字化轉型,一方面通過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底座,驅動整個集團內部的轉型;另一方面作為運營商也要讓自身的最佳實踐,賦能更多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目前,中國電信上云率已達到43%,完成了上千套系統的規模化上云,預計2022年將實現全面上云。通過上云,中國電信切實解決了以前傳統企業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在提質增效、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此外,為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千行百業,中國電信將部署10萬臺服務器,并擴展部署MEC/邊緣云業務。
志在“三年內進入國內云計算服務商第一陣營”的中國移動也已經實現了自己的“小目標”。2020年中國移動財報顯示:移動云業務在整體營收中的占比大幅提升,達91.72億元,同比暴漲353.8%;自研IaaS、PaaS、SaaS產品200余款,較2019年增長180%,已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333個地區的近百萬客戶,并發布全新技術內核“大云操作系統”。
目前,移動云已為近百萬客戶提供專業云服務,屬地機構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擁有客戶經理5萬余名,技術人員超12萬人,為客戶提供7×24小時售后服務。當下,移動云在全國完善“N+31+X”資源池布局,核心產品可用性高達99.98%,數據可靠性可達99.999999999%,堪比行業頭部企業。
在新的形勢下,中國聯通深化數字化業務布局,今年2月中國聯通大力整合“云、大、物、智、鏈、安”(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安全)等能力,組建聯通數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通數科”),實現了數據集中、技術融合、中臺搭建、網絡升級、協同聯動五大轉變,形成了數字化服務新體系,助力客戶數字化轉型。與此同時,聯通數科憑借中國聯通的云網融合優勢和布局全國的“三層云池一張網”,將云管平臺與云網平臺打通,為企業用戶提供真正意義上云網融合的多云管理體驗;并發揮安全可信、云網一體、多云協同、專屬定制的優勢,助力政企更敏捷、更智能云化轉型。
數字化轉型大潮已至 云廠商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企業數字化轉型是一項久久為功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除了運營商積極打好云網基礎設施之外,國內各大云服務廠商都在加速布局政務、智慧城市、傳統企業轉型、金融等領域。
面向數字化轉型大潮,對占中國經濟60%以上的中小企業而言,擁有無限機遇,數字化能力的提升是中小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之一。近幾年,在相關政策推動下,我國企業上云尤其是中小企業上云、上平臺的意識和積極性明顯提升,中小企業上云比例和應用深度大幅度提升,中小企業上云生態不斷優化。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與復工復產過程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中小型企業利用云和平臺進一步活躍起來,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業對云服務特別是SaaS服務的接受度和認可度。但部分中小企業對如何更加便捷地使用云資源存在疑慮,對此,各大云廠商紛紛推出不同類型新產品,在各個時間節點為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大力支持,智能基礎設施逐漸實現平民化、常態化,助力中小企業提高競爭力。此外,阿里云、騰訊云、京東云、華為云等云服務廠商針對中小企業的開工時間開展各種類型云計算資源的購物節活動,相較平時,開工季采購云服務比往常節約近30%的成本。
阿里云占據最大市場份額,具有服務品種多樣、生態完善等優勢。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阿里云已實現首次盈利。騰訊云兼容性強,為企業和創業者提供集云計算、云數據、云運營于一體的云端服務。華為云則深耕政企市場,持續加大云端投入,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攀升。
時代賦予云計算新的發展機遇,與之相伴的云管理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這也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力抓手。未來,基于中小企業實實在在的市場需求,依托各大云廠商堅實的產品、技術、服務支持和國家政策保障,在社會各方的合力之下,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將會走得更加穩健、更加扎實。
編輯:jq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9瀏覽量
44640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853瀏覽量
137874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857瀏覽量
62170 -
云網絡
+關注
關注
0文章
45瀏覽量
9135
原文標題: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企業如何乘云直上?
文章出處:【微信號:txshj123,微信公眾號:通信世界】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中軟國際全面支持企業數字化轉型
華為云CodeArts API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數字絲路,動力引領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云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b class='flag-5'>數字</b>絲路,動力引領 軟通動力攜手華為<b class='flag-5'>云</b>賦能<b class='flag-5'>企業</b><b class='flag-5'>數字化</b><b class='flag-5'>轉型</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9/8D/wKgaomb5Mh-AYgAUAADv-IQ3xRc282.jpg)
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的意義
數字化轉型大勢所趨,華為云 Flexus X 實例云服務器亮相 828 企業節
![<b class='flag-5'>數字化</b><b class='flag-5'>轉型</b>大勢所趨,華為<b class='flag-5'>云</b> Flexus X 實例<b class='flag-5'>云</b>服務器亮相 828 <b class='flag-5'>企業</b>節](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3/5C/wKgaoma7aOKAd3uWAAM3fUCt1qE47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