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躺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Linux進程控制簡介與要素及相關函數詳解

GReq_mcu168 ? 來源:CSDN技術社區 ? 作者:碼農愛學習 ? 2021-04-03 10:52 ? 次閱讀

Linux進程簡介

進程是操作系統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一個程序的一次執行過程,程序是進程的一種靜態描述,系統中運行的每一個程序都是在它的進程中運行的。

進程4要素

要有一段程序供該進程運行

進程專用的系統堆棧空間

進程控制塊(PCB),具體實現是task_struct結構

有獨立的存儲空間

Linux系統中所有的進程是相互聯系的,除了初始化進程外,所有進程都有一個父進程。新的進程不是被創建,而是被復制,或是從以前的進程復制而來。Linux中所有的進程都是由一個進程號為1的init進程衍生而來的。

Linux系統包括3種不同類型的進程,每種進程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屬性:

交互進程:由一個Shell啟動的進程,既可以在前臺運行,又可以在后臺運行

批處理進程:這種進程和終端沒有聯系,是一個進程序列

監控進程(守護進程):Linux啟動時啟動的進程,并在后臺運行

進程控制塊

在Linux中,每個進程在創建時都會被分配一個數據結構,稱為進程控制塊(PCB, Process Control Block),描述進程的運動變化過程,與進程是一一對應的關系。通常PCB包含以下信息

進程標識符:每個進程的唯一標識符,可以是字符串,也可以是數字。

進程當前狀態:為方便管理,相同狀態的進程會組成一個隊列,如就緒進程隊列。

進程相應的程序和數據地址:以便把PCB與其程序和數據聯系起來。

進程資源清單:列出所有除CPU外的資源記錄,如擁有的I/O設備,打開的文件列表等。

進程優先級:反映進程的緊迫程度,通常由用戶指定和系統設置。

CPU現場保護區:當進程因某種原因不能繼續占用CPU時,釋放CPU,需要將CPU的各種狀態信息保護起來。

進程同步與通信機制:用于實現進程間互斥、同步和通信所需的信號量等。

進程所在隊列PCB的鏈接字:根據進程所處的現行狀態,進程相應的PCB參加到不同隊列中,PCB鏈接字指出該進程所在隊列中下一進程PCB的首地址。

與進程有關的其它信息:如進程記賬信息,進程占用CPU的時間等。

通過ps命令可以查看系統中目前有多少進程正常運行

通過ps-aux命令可以查看每個進程的詳細信息

進程控制的相關函數

fork()函數

系統調用fork()函數派生一個進程,函數原型為: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unistd.h》

pid_t fork(void);

運行成功,父進程返回子進程ID,子進程飯0;運行出錯返回-1。

fork系統調用的作用是復制一個進程,從而出現兩個幾乎一樣的進程。一般來說,fork后是父進程先執行還是子進程先執行是不確定的,取決于內核所實使用的調度算法

fork函數示例,fork_test.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int count = 0;

pid_t pid;

pid = fork();

if(pid 《 0)

{

printf(“error in fork!”);

exit(1);

}

else if(pid == 0)

printf(“I am the child process, the count is %d, my process ID is%d

”, count, getpid());

else

printf(“I am the parent process, the count is %d, my process ID is%d

”, ++count, getpid());

return 0;

}

編譯后運行:

$ 。/fork_test

I am the parent process, the count is 1, my process ID is2308

I am the child process, the count is 0, my process ID is2309

在語句pid = fork();之前,只有一個進程在執行代碼,但在該語句之后,有兩個進程在執行之后的代碼,根據pid的不同執行不同的語句。

fork調用的神奇之處在于被調用一次,能夠返回兩次,返回結果可能有3種情況:

父進程中:fork返回新創建的子進程的ID

子進程中:fork返回0

出現錯誤:fork返回負值

fork出錯的原因有2:

當前進程數已達系統規定的上限,此時errno的值被設置為EAGAIN

系統內存不足,此時errno的值被設置為ENOMEN

errno是Linux下的一個宏定義常量,當Linux中C API函數發生異常時,一般會將errno變量賦值為一個正整數(需include),不同的值表示不同的含義,通過查看該值可推測出錯原因。

vfork()函數

vfork()與fork()的區別是:fork()需要復制父進程的數據段,而vfork()不需要完全復制,在子進程調用exec()或exit()之前,子進程與父進程共享數據段。fork()不對父子進程的執行次序作限制,而vfork()調用后,子進程先運行,父進程掛起,直到子進程調用了exec()或exit()后,父子進程的執行次序才不再有限制。

實際上,vfork()創建出的不是真正意義的進程,它缺少了進程4要素的最后一項——獨立的內存資源。

vfork()創建父子進程共享數據段測試,vfork_test1.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int count = 1;

int child;

printf(“Before create son, the father‘s count is:%d

”, count);

child = vfork();

if(child 《 0)

{

printf(“error in vfork!”);

exit(1);

}

if(child == 0)

{

printf(“This is son, his pid is:%d and the count is:%d

”, getpid(),++ count);

exit(1);

}

else

printf(“After son, This is father, his pid is:%d and the count is:%d, and the child is:%d

”, getpid(), count, child);

return 0;

}

編譯后運行:

$ 。/vfork_test1

Before create son, the father’s count is:1

This is son, his pid is:2530 and the count is:2

After son, This is father, his pid is:2529 and the count is:2, and the child is:2530

可以看出,在子進程中修改了count的值,變為2,而父進程中count值也為2,說明父子進程共享count,即父子進程共享內存區。

vfork()創建子進程導致父進程掛起測試,vfork_test2():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int count = 1;

int child;

printf(“Before create son, the father‘s count is:%d

”, count);

if(!(child = vfork()))

{

int i;

for(i=0; i《100; i++)

{

printf(“This is son, the i is:%d

”, i);

if(i == 70)

exit(1);

}

printf(“This is son, his pid is:%d and the count is:%d

”, getpid(), ++count);

exit(1);

}

else

printf(“After son, This is father, his pid is:%d and the count is:%d, and the child is:%d

”, getpid(), count, child);

return 0;

}

編譯后運行:

$ 。/vfork_test2

Before create son, the father’s count is:1

This is son, the i is:0

This is son, the i is:1

This is son, the i is:2

。..省略

This is son, the i is:67

This is son, the i is:68

This is son, the i is:69

This is son, the i is:70

After son, This is father, his pid is:2541 and the count is:1, and the child is:2542

可以看出,父進程是等待子進程執行完畢后才開始執行。

exec函數族

Linux使用exec函數族來執行新的程序,以新的子進程來完全代替原有的進程,exec函數族包含6個函數:

#include 《unistd.h》

int execl(const char *pathname, const char *arg, 。..);

int execlp(const char *filename, const char *arg, 。..);

int execle(const char *pathname, const char *arg, 。.., char *const envp[]);

int execv(const char *pathname, char *const argv[]);

int execvp(const char *filename, char *const argv[]);

int execve(const char *pathname, char *const argv[], char *const envp[]);

運行成功無返回,出錯返回-1。

函數中含義字母l的:其參數個數不定,參數由命令行參數列表組成,最v后一個NULL表示結束。

函數中含義字母v的:使用一個字符串數組指針argv指向參數列表,與含字母l的函數參數列表完全相同。

函數中含義字母p的:可以自動在環境變量PATH指定的路徑中搜索要執行的程序,其第一參數filename為可執行函數的文件名,注意其它函數的第一個參數pathname為路徑名

函數中含義字母e的:比其它函數多了一個字符串指針型的envp參數,用于指定環境變量。

實際上,只有execve()函數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系統調用,其它都是在此基礎上經過包裝的庫函數。與一般情況不同,exec函數族執行成功后不會返回,因為調用進程實體,包括代碼段、數據段和堆棧段都被新的內容取代,只是進程ID等一些表面上的信息仍保持原樣。

exec函數族使用舉例,exec_example.c: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tdio.h》

int main(void)

{

char *envp[] = {“PATH=/tmp”, “USER=root”, “STATUS=testing”, NULL};

char *argv_execv[] = {“echo”, “excuted by execv”, NULL};

char *argv_execvp[] = {“echo”, “excuted by execvp”, NULL};

char *argv_execve[] = {“env”, NULL};

if(fork()==0)

{

if(execl(“/bin/echo”, “echo”, “executed by execl”, NULL))

perror(“Err on execl”);

}

if(fork()==0)

{

if(execlp(“echo”, “echo”, “executed by execlp”, NULL))

perror(“Err on execlp”);

}

if(fork()==0)

{

if(execle(“/usr/bin/env”, “env”, NULL, envp))

perror(“Err on execle”);

}

if(fork()==0)

{

if(execv(“/bin/echo”, argv_execv))

perror(“Err on execv”);

}

if(fork()==0)

{

if(execvp(“echo”, argv_execvp))

perror(“Err on execvp”);

}

if(fork()==0)

{

if(execve(“/usr/bin/env”, argv_execve, envp))

perror(“Err on execve”);

}

return 0;

}

上述程序用到了perror()函數,它用來將函數發生錯誤的原因輸出到標準輸出(stderr),其函數原型為:

《pre class=“lang_c”》#include 《stdio.h》

void perror(const char *s)

```

編譯后執行:

$ 。/exec_example

PATH=/tmp

USER=root

STATUS=testing

executed by execl

executed by execlp

$ PATH=/tmp

USER=root

STATUS=testing

excuted by execvp

excuted by execv

由于各子進程執行的順序無法控制,因而每次運行結果的輸出順序會有不同。

使用exec函數族,一般要加上錯誤判斷語句,因為exec函數易由多種原因運行失敗:

找不到文件或路徑:errno被設置為ENOENT

數組argv和envp忘記使用NULL結束:errno被設置為EFAULT

沒有文件的運行權限:errno被設置為EACCES

exit()與_exit()函數

這兩個函數都是用于終止進程,其定義分別為:

#include 《stdlib.h》

void exit(int status);

#include 《unistd.h》

void _exit(int status);

兩者主要區別在于:

定義及所需頭文件不同

_exit()立即進入內核;exit()則先執行一些清除處理(包括調用執行個終止處理程序,關閉所有標準I/O流等),然后進入內核。

exit()在調用之前要檢查文件的打開情況,把文件緩沖區的內容寫回文件;_exit()則直接使進程停止,清除其使用的內存空間,并銷毀其在內核中的各種數據結構。

在Linux的標準函數庫中,有一套被稱為“高級I/O的函數”,如printf()、fopen()等,也被稱為“緩沖I/O(buffered I/O)”,其特征是對應每一個打開的文件,在內存中都有一片緩沖區,每次會多讀出若干條記錄,當達到一定的條件(如達到一定數量,或遇到特定字符,如‘ ’和文件結束符EOF)時,再將緩沖區的內容一次性寫入文件,從而增加讀寫速度。但是,這種情況下,如果使用_exit()退出,會導致某些數據未被保存,而用exit()則不會有問題。

exit()與_exit()函數的區別測試,exit_differ.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pid_t pid;

if((pid=fork()) == -1)

{

printf(“failed to create a new process

”);

exit(0);

}

else if(pid == 0)

{

printf(“

child process, output begin

”);

printf(“child process, content in buffer”);

_exit(0);

}

else

{

printf(“parent process, output begin

”);

printf(“parent process, content in buffer”);

exit(0);

}

return 0;

}

編譯后執行:

$ 。/exit_differ

parent process, output begin

parent process, content in buffer

child process, output begin

由于printf函數遇到’ ‘時才從緩沖區讀取數據,在子進程中,因為_exit(0)直接將緩沖區的內容清除了,內容沒有顯示;而父進程中,執行exit(0)之前會先將緩沖區的內容顯示出來。

wait()與waitpid()函數

在一個進程調用了exit()之后,該進程并非立即消失,而是留下一個僵尸進程(Zombie)的數據結構,這時的一種處理方法就是使用wait()和waitpid()函數。

僵尸態是進程的一種特殊狀態,沒有任何可執行代碼,也不能被調度,僅僅在進程中保留一個位置,記載改進程的退出狀態等信息供其它進程收集。

wait()和waitpid()函數原型: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pid_t wait(int *status);

pid_t waitpid(pid_t, int *status, int options);

運行成功返回進程ID,出錯返回-1。

參數status用于保存進程退出時的一些狀態,如果只是想把進程滅掉,可以設置該參數為NULL。

參數pid用于指定所等待的線程。

pid取值含義

pid 》 0只等待進程ID為pid的子線程

pid = -1等待任何一個子線程,此時waitpid等價于wait

pid = 0等待同一個進程組中的任何子進程

pid 《 -1等待一個指定進程組中的任何子進程,其進程ID為pid的絕對值

參數options提供一些額外的選項來控制waitpid,包括WNOHANG和WUNTRACED兩個選項,這是兩個常數,可以用|運算符連接使用。其中WNOHANG參數用于設置不等待子進程退出,立即返回,此時waitpid返回0;WUNTRACED參數用于配置跟蹤調試。

進程一旦調用wait后,就立刻阻塞自己,如果當前進程的某個子進程已退出,則收集其信息,否則wait會一種阻塞在這里,直到有一個僵死進程出現。

wait()示例

wait_example.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pid_t pc, pr;

if((pc = fork()) 《 0)

{

printf(“error in fork!”);

exit(1);

}

else if(pc == 0)

{

printf(“This is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d

”, getpid());

sleep(10);

}

else

{

pr = wait(NULL);

printf(“I catched a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d

”, pr);

}

exit(0);

}

編譯后執行:

$ 。/wait_example

This is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10093

I catched a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10093

可以看到,第1行輸出后,等待大約10秒,第2行才輸出,這10秒就是子線程的睡眠時間。

waitpid()示例

父進程和子進程分別睡眠10秒鐘和1秒鐘,代表所作的相應工作。父進程利用工作的簡短間歇查看子進程是否退出,如果退出就收集它。waitpid_example.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pid_t pc, pr;

if((pc = fork()) == -1)

{

printf(“failed to create a new process”);

exit(0);

}

else if(pc == 0)

{

sleep(10);

exit(0);

}

do

{

pr = waitpid(pc, NULL, WNOHANG);

if(pr == 0)

{

printf(“No chiled exited

”);

sleep(1);

}

}while(pr == 0);

if(pr == pc)

printf(“successfully get child %d

”, pr);

else

printf(“some error occured

”);

return 0;

}

sdfgh

$ 。/waitpid_example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No chiled exited

successfully get child 2711

可以看到,父進程經過10次失敗嘗試后,終于收集到了退出的子進程。

獲取子進程返回狀態

對于wait()和waitpid()中的status參數,當其值不為NULL時,子進程的退出狀態會以int值的形式保存其中,通過一套專門的宏(macro)可以讀取存入的狀態值,這里只列舉兩個常用的宏:

宏定義含義

WIFEXITED(status)子進程正常退出時,返回一個非零值,否則返回零

WEXITSTATUS(status)當WIFEXITED為真時,此宏才可用,返回該進程退出的代碼

示例,子進程調用exit(3)退出,WIFEXITED(status)指示子進程正常退出,WEXITSTATUS(status)就會返回3。get_status.c:

#include 《sys/types.h》

#include 《sys/wai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unistd.h》

int main(void)

{

int status;

pid_t pc, pr;

if((pc = fork()) 《 0)

{

printf(“error in fork!”);

exit(1);

}

else if(pc == 0)

{

printf(“This is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d.

”, getpid());

exit(3);

}

else

{

pr = wait(&status);

if(WIFEXITED(status))

{

printf(“the child process %d exit normally.

”, pr);

printf(“the return code is %d.

”, WEXITSTATUS(status));

}

else

printf(“the child process %d exit abnormally.

”, pr);

}

return 0;

}

assvf

$ 。/get_status

This is child process with pid of 2718.

the child process 2718 exit normally.

the return code is 3.

可以看出,父進程捕捉到了子進程的返回值3。

system()函數

函數原型:

#include 《stdlib.h》

int system(const char *cmdstring);

sysytem()調用fork()產生子進程,由子進程來調用/bin/sh-cmdstring來執行參數cmdstring字符串所代表的命令,此命令執行完后隨即返回原調用的進程。

編程示例,4次調用system,設置不同的命令行參數,system返回不同的結果,cmd_system.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t main(void)

{

int status;

if((status = system(NULL)) 《 0)

{

printf(“system error!

”);

exit(0);

}

printf(“exit status=%d

”, status);

if((status = system(“date”)) 《 0)

{

printf(“system error!

”);

exit(0);

}

printf(“exit status=%d

”, status);

if((status = system(“invalidcommand”)) 《 0)

{

printf(“system error!

”);

exit(0);

}

printf(“exit status=%d

”, status);

if((status = system(“who; exit 44”)) 《 0)

{

printf(“system error!

”);

exit(0);

}

printf(“exit status=%d

”, status);

return 0;

}

adss

$ 。/cmd_system

exit status=1

2019年 12月 10日 星期二 1436 CST

exit status=0

sh: 1: invalidcommand: not found

exit status=32512

deeplearning pts/0 2019-12-10 13:46 (192.168.1.110)

exit status=11264

第1次調用system,參數為NULL,返回結果為1,說明在本Linux系統下system可用;第2次調用system,參數為data,system成功執行;第3次調用system,參數為一個非法的字符串命令,返回結果shell的終止狀態(命令出錯)32512;第4次調用system,參數為who,顯示登錄用戶情況,exit 44是退出當前的shell,system成功返回,返回值11264。

參考:《精通Linux C編程》- 程國鋼
編輯:lyn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Linux
    +關注

    關注

    87

    文章

    11345

    瀏覽量

    210403
  • 函數
    +關注

    關注

    3

    文章

    4346

    瀏覽量

    62977
  • 編譯
    +關注

    關注

    0

    文章

    661

    瀏覽量

    33046

原文標題:Linux進程控制

文章出處:【微信號:mcu168,微信公眾號:硬件攻城獅】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PLC可編程控制器的簡介

    第一臺可編程控制器(PDP一14),在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線上試用后,效果顯著;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臺可編程控制器;1973年,德國研制出第一臺可編程控制器;而在我國于1974年研制可編
    的頭像 發表于 12-23 09:09 ?213次閱讀

    深入解析Linux程序與進程

    關于某個數據集合的一次運行活動。作為系統進行資源分配和調度的基本單位,是操作系統結構的基礎。 程序與進程的關系 進程的狀態 基礎進程狀態 創建狀態:進程在創建時需要申請一個空白PCB(
    的頭像 發表于 12-18 11:01 ?158次閱讀
    深入解析<b class='flag-5'>Linux</b>程序與<b class='flag-5'>進程</b>

    深入Linux進程管理:提升效率與穩定性的關鍵方法

    目錄 Linux進程管理 8.1 IO負載 8.2 實時進程監控 5.1 作業與會話 5.2 作業分類 4.1 ps 4.2pstree 4.3pgrep 4.4pidof 4.5 vmstat
    的頭像 發表于 11-22 11:05 ?362次閱讀
    深入<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進程</b>管理:提升效率與穩定性的關鍵方法

    一文搞懂Linux進程的睡眠和喚醒

    一、常見的進程狀態與理解 在操作系統內部,有專門用來管理進程的結構體,叫做struct task_struct,也稱作進程控制塊(PCB),主要包含描述進程
    發表于 11-04 15:15

    Linux用戶身份與進程權限詳解

    在學習 Linux 系統權限相關的主題時,我們首先關注的基本都是文件的 ugo 權限。ugo 權限信息是文件的屬性,它指明了用戶與文件之間的關系。但是真正操作文件的卻是進程,也就是說用戶所擁有的文件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1:41 ?427次閱讀
    <b class='flag-5'>Linux</b>用戶身份與<b class='flag-5'>進程</b>權限<b class='flag-5'>詳解</b>

    普通空開怎樣遠程控制斷電

    在現代家庭和工業環境中,電力安全至關重要。普通空氣開關(以下簡稱空開)作為電路保護的基本元件,雖然能夠有效防止電路過載和短路,但其功能相對單一,無法滿足遠程控制的需求。 1. 遠程控制斷電的必要性
    的頭像 發表于 10-17 14:02 ?929次閱讀

    城市照明遠程控制系統

    在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中,照明不僅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形象與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體現。城市照明遠程控制系統應運而生,以其智能化、高效化、節能化的特點,正逐步改變著傳統城市照明的面貌
    的頭像 發表于 09-10 16:43 ?345次閱讀

    android 遠程控制如何實現

    在現代工作和生活中,遠程控制安卓設備或使用安卓設備遠程控制其他設備已成為常見需求。安卓遠程控制允許IT管理員遠程訪問安卓設備。實施遠程控制應用程序可加快故障排除過程,從而減少設備停機時
    的頭像 發表于 08-21 18:05 ?1000次閱讀
    android 遠<b class='flag-5'>程控制</b>如何實現

    深入探討Linux進程調度器

    Linux操作系統作為一個開源且廣泛應用的操作系統,其內核設計包含了許多核心功能,而進程調度器(Scheduler)就是其中一個至關重要的模塊。進程調度器負責決定在任何給定的時刻哪個進程
    的頭像 發表于 08-13 13:36 ?994次閱讀
    深入探討<b class='flag-5'>Linux</b>的<b class='flag-5'>進程</b>調度器

    詳解Linux中的權限控制

    本章將和大家分享Linux中的權限控制。廢話不多說,下面我們直接進入主題。
    的頭像 發表于 08-05 15:32 ?669次閱讀
    <b class='flag-5'>詳解</b><b class='flag-5'>Linux</b>中的權限<b class='flag-5'>控制</b>

    lp模型的要素、組成部分及特征

    。本文將介紹線性規劃模型的要素、組成部分及特征。 一、線性規劃模型的要素 目標函數(Objective Function):目標函數是線性規劃模型的核心,用于描述需要優化的目標。目標
    的頭像 發表于 07-09 10:10 ?1190次閱讀

    PLC遠程控制信號怎么輸送

    生產規模的擴大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對PLC的遠程控制需求也日益增加。本文將詳細闡述PLC遠程控制信號的輸送方法,包括信號的傳輸方式、傳輸介質、通信協議、以及實現遠程控制所需的步驟和注意事項,以期為
    的頭像 發表于 06-15 15:26 ?1459次閱讀

    linux下查詢進程占用的內存方法有哪些?

    linux下查詢進程占用的內存方法
    發表于 04-08 06:03

    OpenHarmony中SELinux使用詳解

    ,旨在增強傳統Linux操作系統的安全性,解決傳統Linux系統中自主訪問控制(DAC)系統中的各種權限問題(如root權限過高等)。這里舉一個例子便于理解,假設系統中某個服務進程出現
    發表于 04-03 10:43

    閘門改造遠程控制系統

    智能改造閘門主要是針對老式非智能閘門進行智能化改造,使其具備測控一體化閘門的功能要求,即實現可現場對閘門進行控制,也可遠程控制閘門啟閉,另外也可接入渠道水位、流量、視頻等采集信息,通過閘控系統
    的頭像 發表于 02-22 11:06 ?903次閱讀
    閘門改造遠<b class='flag-5'>程控制</b>系統
    百家乐官网存在千术吗| 黄金城百家乐官网手机用户| 百家乐官网怎么赢博彩正网| 至尊百家乐官网贺一航| 博彩百家乐官网软件| 历史百家乐官网路单图| 至尊百家乐官网娱乐平台| 狮威百家乐官网娱乐场| 百家乐官网平六亿财富| 赢家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pc百家乐官网模拟游戏| 2016哪个属相做生意吉利| 百家乐有破解的吗| 在线百家乐电脑| 百家乐凯时赌场娱乐网规则| 太阳城丝巾| 足球直播| 金臂百家乐官网开户送彩金| 百家乐官网英皇娱乐城| 百家乐官网免费改| 塑料百家乐筹码| 威尼斯人娱乐城线上赌场| 香港六合彩票| 金赞百家乐官网娱乐城| 伯爵百家乐官网赌场娱乐网规则| 什么是百家乐官网的大路| 百家乐真人真钱| 十三张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百家乐官网缆的打法| 百家乐官网赌博彩| 百家乐是片人的吗| 正品百家乐网站| 现金赌博网| 明升百家乐官网QQ群| 百家乐代理占成| 博E百百家乐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德州扑克 梭哈| 百家乐官网取胜秘笈| 红宝石百家乐官网的玩法技巧和规则 | 澳门百家乐官网秘积| 百家乐真人娱乐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