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拓智能戰略市場部總監周研發表了《極限制造要求下的前段裝備智能升級》的主題演講,圍繞對智能制造的理解、裝備開發中的智能制造應用、極限制造要求下的前段裝備智能升級三大領域展開。
“動力電池規?;瘮U產,電池企業極限制造探索,對鋰電設備配套提出更高要求,智能制造、無人化引入成為必然?!?/p>
嘉拓智能戰略市場部總監周研在3月20日舉辦的2021鋰電池智能制造峰會上做出如上判斷。
現場,周研發表了《極限制造要求下的前段裝備智能升級》的主題演講,圍繞對智能制造的理解、裝備開發中的智能制造應用、極限制造要求下的前段裝備智能升級三大領域展開。
當前,在鋰電設備制造工藝中,很多問題并不是單一領域的技術可以解決的,智能制造的引進增加了解決問題新的手段和方法,在數字模型中的迭代升級為我們提高效率,還有減少浪費,同時降低人員技術要求。
電池企業不斷探索工藝邊界,不光有顯性要求,如涂布速度120M/min,甚至更高,寬度也不斷加大,操作人員更提出了無人化需求,良率量級提升等,同時包括納米級材料處理、粘結劑變更、攪拌工藝改變、基材改變等隱性要求,而電池產能擴大,鋰電設備解決問題難度越大。
為此,鋰電設備企業應對目標進行系統分析。從涂布來看,鋰電生產早期優先考慮的是精度的提升,但2017-2019年涂布設備更多參照日本最高速度的效率標準,同時寬幅和生產速度通過現場調試達到一些國際水平,同時客戶針對稼動率、用人需求等提出新要求。
總體來看,智能制造為鋰電設備解決問題引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從原來解決問題到對問題的預警,對問題的預判的新方法,這也是系統的對智能制造的理解。而關鍵設備的評估,健康平臺的管理、性能衰退,發現早期異常,與工藝邏輯相結合,幫助客戶達到智能制造的目的,無論是人數的減少、良率、稼動率提高,最終達到綜合性能的最佳。
作為鋰電設備生產商,嘉拓智能在智能制造轉型過程總結了鋰電廠商集中面臨三大問題,一是軟件的邊際成本極低,容易形成馬太效應;二是智能化需要制成過程中數據訓練模型,保障準確的數據傳遞;三是要求企業有一定的軟件基因。
基于此,他建議,設備企業應重點通過合作構建最優秀的制成系統,并完善單機性能,優化制成原理;同時關注去中心化管理,注重底層快速響應 ,如安全。
不應單純關注生產過程,還需關注設備開發的智能化、設備應用智能化,包括制造系統、產線優化、關鍵設備、關鍵工藝及過程監控與追溯等多個環節,智能制造的引入了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和手段,數據貫穿整生產的全過程。
周研強調,智能化是人與機器的結合,不是以簡單取代人的工作為目的,目標是效率,良率,人工,能源,稼動率,產品性能的綜合優化,需要關注目標的相關性。此外,人對方向、趨勢的判斷,是計算機不能替代的,計算機更多的是對操作參數的優化和迭代。
原文標題:【普沃思?高工會議】嘉拓智能周研:極限制造要求下 前段裝備智能化成必然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675瀏覽量
131325 -
智能制造
+關注
關注
48文章
5612瀏覽量
76565
原文標題:【普沃思?高工會議】嘉拓智能周研:極限制造要求下 前段裝備智能化成必然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