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衛星導航系統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衛星導航產業已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導航產品服務性能不斷提升,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市場規??焖僭鲩L。當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行業正處于快速成長階段。
行業正處于成長階段
導航行業屬于新興行業及高科技領域,從產業生命周期的四個階段來看,目前正處于成長階段,其產業規模正處于快速增長時期。
總體產值逐年增長
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截至2019年底,業內相關上市公司(含新三板)總數為46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產值的9%。
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7年增長14.4%。
其中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包括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達1166億元,占總產值的33.8%。
區域格局逐步形成
根據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年我國已經形成了珠三角、京津冀、長三角、華中、西部五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區域。
具體來看,2019年珠三角地區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綜合產值達到770億元,全國占比為22.3%;京津冀地區綜合產值達到757億元,全國占比為21.9%;長三角地區綜合產值達489億元,全國占比為14.2%;華中地區華中地區綜合產值達到361億元,全國占比為8.5%;西部地區西部地區綜合產值達到294億元,全國占比22.6%。
產業即將迎來升級發展變革
隨著北斗三號系統即將全面建成并面向全球化服務,以及國家戰略實施和宏觀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正邁向嶄新的發展階段。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將圍繞綜合時空體系建設,迎來由技術融合創新和產業融合發展共同帶來的升級發展變革。未來,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市場發展趨勢如下:
以運營商為主導,產業鏈逐步完善
衛星導航技術進入我國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隨著市場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正逐步成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正在形成。通觀美國、日本等國導航產業的發展歷程,我國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將最終發展成為以運營商為主導,以PND、PDA載體為主,OEM載體為輔的導航信息服務體系。
導航應用由單星座轉變為多星座兼容機制
衛星導航手段在大多數國家和地區成為代替傳統導航、定位和定時的唯一手段。在海、陸、空、天四大應用領域中,凡是需要動態或靜態定位、定姿、定時和導航信息的地方都會采用衛星導航信息,驅動衛星導航應用產業迅猛發展。今后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趨勢是:衛星導航應用由單星座轉變為多星座兼容機制,衛星導航系統向多極化制式發展。
產業化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已具規模,產業化的發展必然要走向專業化,只有專業化才會有品牌產品。目前我國已出現了專業化生產企業,如專門生產衛星導航天線、車載終端、導航儀硬件的廠家,以及專門生產電子地圖和專做系統集成與信息服務的企業。
智能交通仍是民用應用重要市場
交通部門對北斗產品在民用市場的推廣應用政策是交通領域導航產品市場發展的一大重要因素。目前交通部在北斗領域規劃了很多示范項目,包括陸上項目,水上項目和民航項目。在未來還會根據情況的變化增加一些基礎設施監測、基礎設施建設的應用示范系統,可預見我國交通領域將成為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一大重要應用市場。
融合創新,產業發展瞄向新時空服務
時空信息是智能感知的剛性需求,是未來智能服務發展的核心技術,融合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是北斗升級跨越的關鍵因素。瞄向新時空服務,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正全面邁向技術融合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責任編輯:gt
-
衛星
+關注
關注
18文章
1722瀏覽量
67338 -
導航
+關注
關注
7文章
533瀏覽量
4255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