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銅箔廠商多數處于滿產狀態,優質產能尤其是薄片化的6μm及以下的產能供不應求。受制于關鍵設備生產周期長、工藝積累等因素,銅箔產能難以在短期內突破,2021年鋰電銅箔供求關系偏緊。
1月21日,鋰電G20成員企業諾德股份公告稱,孫公司惠州聯合銅箔電子材料有限公司(下稱惠州電子)擬擴建年產1.2萬噸高端極薄鋰電銅箔產能。同時,諾德股份子公司青海電子擬3億元增資惠州電子,推進其產能建設。
早于去年5月其募資超14億用于年產1.5萬噸高性能極薄鋰離子電池用電解銅箔工程項目等;去年6月青海諾德新材料有限公司二期超薄鋰電銅箔項目奠基,具備4微米、4.5微米和6微米等超薄銅箔的生產能力。
一系列緊鑼密鼓的產能,諾德股份對于鋰電銅箔,尤其是高端極薄鋰電銅箔產能需求的已然“饑渴”。
諾德股份常務副總裁陳郁弼曾在2020年高工鋰電年會上透露,當前銅原料成本上升,上游供應有所減少,下游需求恢復增長,銅箔面對漲價的壓力,鋰電銅箔需求緊張,但新增產能釋放較慢,預計2021年鋰電銅箔將出現供應緊缺。
行業的判斷是,目前,銅箔廠商多數處于滿產狀態,優質產能尤其是薄片化的6μm及以下的產能供不應求。受制于關鍵設備生產周期長、工藝積累等因素,銅箔產能難以在短期內突破,2021年鋰電銅箔供求關系偏緊。
個中邏輯,從需求端來看,下游市場需求旺盛,包括寧德時代、中航鋰電、國軒、比亞迪等動力電池企業訂單滿產排產,需求拉動鋰電關鍵材料及鋰電銅箔等原材料需求供不應求。預計2021年鋰電銅箔依然供應緊張,價格飛漲。
從供應端來看,受制于設備供應、產能建設、員工培訓,鋰電銅箔擴產周期較長,一般長達2-3年,核心設備和工藝積累是影響其產能擴張的兩大主要因素。根據銅箔協會的數據統計,2021年可供釋放的新建產能很少,總產能與總需求在數量上差額較大。
而在生產端,隨著銅箔向超薄化方向發展,生產效率也逐步下滑。生箔越薄,其機械強度包括產生褶皺的概率就會越高,容易發生斷帶。因此,為了連續生產,銅箔生產商大都會相應降低生產電流,生產效率也就相應降低。
基于此,諾德股份積極備戰產能建設,前瞻布局鋰電銅箔尤其是高端超薄鋰電銅箔,提前在下一輪市場需求中備足糧草。
責任編輯:xj
原文標題:【利元亨?鋰電G20】缺貨高壓 諾德擴建1.2萬噸鋰電銅箔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鋰電池
+關注
關注
260文章
8183瀏覽量
171626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04瀏覽量
107964 -
銅箔
+關注
關注
5文章
220瀏覽量
16381
原文標題:【利元亨?鋰電G20】缺貨高壓 諾德擴建1.2萬噸鋰電銅箔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