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月球車分別于1月20日21時10分、14時06分完成第26月晝工作,按地面指令完成設置,進入月夜休眠。
截至目前,嫦娥四號、玉兔二號已在月面工作749個地球日,其中玉兔二號累計行駛里程628.47米。
玉兔二號巡視路徑圖
根據嫦娥四號任務獲取的第一手數據,科研團隊正持續取得科學成果。
比如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吳昀昭研究員團隊另辟蹊徑,將可見光近紅外光譜儀(VNIS)用于熱輻射特性研究,獲得了月球在微尺度上的熱輻射特性,并對光譜進行了熱校正。相關成果已發表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吳昀昭首次在嫦娥三號光譜數據發現有熱輻射存在(Wu and Hapke, 2018),嫦娥四號第一月晝光譜數據證實了該發現,第十月晝定點測量給出了更多的觀測支持。
如上圖,2μm后光譜抬升隨著太陽升高而逐漸加強,隨著太陽下沉而逐漸降低。
該發現一方面有助于正確解譯光譜數據,另一方面拓展了光譜儀應用,不僅可用于研究礦物,還可用于研究月球的熱輻射。
過去對月表溫度特性的研究主要是宏觀衛星遙感數據,波長上是熱紅外波段。本研究首次開展了微觀尺度和短波方面的月壤熱輻射特性研究,對于中紅外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所用譜段存在太陽反射與月球自身熱輻射疊加,光譜解析及應用存在較大困難,是研究相對較少的光譜區,而中紅外譜段非常有用,水、OH、有機質、礦物在中紅外有判斷性光譜特征,是探測地外生命物質的關鍵譜段。
責編AJX
-
探測器
+關注
關注
14文章
2653瀏覽量
73252 -
月球
+關注
關注
0文章
40瀏覽量
7106 -
航天航空
+關注
關注
0文章
190瀏覽量
759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天創機器人發布全球首款防爆人形機器人“天魁1號”
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北京三號 C 星星座送入預定軌道
江蘇天科合達碳化硅晶片二期擴產項目預計6月投產
嫦娥六號成功抵達月球軌道,將進行背面采樣并返回地球
基于1024通道柔性微絲電極的“北腦二號”智能腦機接口系統正式發布
旅行者一號故障修復進展順利,將嘗試恢復科學數據傳輸
長征二號丁助推火箭成功發射四維高景三號01衛星
國家航天局: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完成在軌對通測試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FD/wKgaomYFHBuASv4MAAKVxHcjZiM725.jpg)
具有斷路器、欠壓和過壓保護以及故障輸出功能的汽車類理想二極管LM749x0-Q1數據表
![具有斷路器、欠壓和過壓保護以及故障輸出功能的汽車類理想<b class='flag-5'>二</b>極管LM<b class='flag-5'>749</b>x0-Q1數據表](https://file.elecfans.com/web1/M00/D9/4E/pIYBAF_1ac2Ac0EEAABDkS1IP1s689.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