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2015-2018年的集中入場后,從2019年開始,AGV行業每年新增的市場主體逐年下降,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僅新增44家,為過去11年的新低;但量還在那里,企查查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AGV領域的相關市場主體高達1986家,
如此多的科技企業聚集在移動搬運市場,會不會給企業帶來沉重的競爭壓力?
在優艾智合副總經理鄭昊看來,這是份不必要的擔心,因為市場的需求在那擺著。根據AGV產業聯盟統計數據,2014-2019年,我國AGV產量從3200臺猛增到了33400臺,年復合增速為59.85%;銷售市場規模也從7億增長至61.75億元,年復合增速為54.56%。
2014-2019年我國AGV市場分析(數據來源:AGV產業聯盟)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優艾智合鄭昊從3個角度給出答案。
市場需求才是推動行業發展的真正主因。我國人口紅利正逐漸消失,讓可從事制造業的人數逐年下降;更為嚴峻的是,目前制造業的工資水平已經跟不上服務業的發展速度,以“世界工廠”東莞為例,目前電子類工廠一線工人的工資普遍在5000-6000元/月,而工作時間相對自由的送外賣、送快遞等行業,7000-8000元/月的工資已變得尋常可見。
這導致了制造業的大量工人轉投互聯網公司旗下,持續加劇了制造業發達城市的用工緊缺局面。
有數據顯示,我國1000萬的快遞員、700多萬的外賣人員,大部分從業者來自制造業。不僅讓制造業用工短缺,還拔高了用工成本,這為AGV機器換人提供了龐大的市場空間。
雖然目前我國正在主導制造業自動化、智能化升級,但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短期內還無法做到。
以佛山為例,全市19萬家制造企業,但應用到機器人的比例僅為7.5%(工業機器人占大頭),未來在陶瓷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等領域仍有非常大的采用需求。
不過相比用工短缺,優艾智合鄭昊認為高端行業更能引爆AGV市場。AGV引進國內時間已有20多年,但過去都是緩慢發展,技術、市場都有一定制約。
而隨著國內不斷加大對高端制造產業的扶持,AGV才算是迎來了高速發展期。
相比過去的低端制造,高端制造產業更容易接受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對AGV的接受度也更高,如汽車、半導體、電子、大飛機等,先進裝備是他們不可或缺的生產工具。
對于起步期的中國智能制造產業來說,將是AGV爆發的重要前提。
當然,讓AGV制造商們目前階段相處友好的還有第三個重要原因,這就是優艾智合鄭昊眼中的細分行業耕耘。
鄭昊告訴OFweek機器人網,雖然我國AGV設備制造商有上千家之多,但每家企業耕耘的細分領域都不一樣,如電商物流、半導體、電子、光伏、新能源、汽車等行業,所需要的AGV產品功能都不一樣,這讓每家AGV企業的耕耘重點也會不一樣,因此雖然企業多,但并不會讓行業形成紅海局面。
更為重要的是,每一個行業所涉及的產業鏈非常長,不同制造環節對AGV的需求又不一樣,對正在快速發展的AGV產業來說,擁有足夠的市場發展空間,就看各家企業如何選擇自己的耕耘定位。
以半導體及電子制造產業鏈為例,從上游的晶圓制造、封測,到下游的模組與總裝,僅芯片制造環節就有上百道工序,足夠AGV企業去深耕發展。
而這也是目前優艾智合的重點耕耘領域之一,其已在晶圓FOUP轉運、封測彈夾Magazine轉運、Tray盤轉運、SMT上下板機、線邊物料配送等工序提供了相應的設備。
優艾智合鄭昊進一步分析認為,也正因為場景多、工序多、需求多,給AGV企業帶來了較大的挑戰。
首先是供應鏈體系和零部件價格,目前雖然市場對AGV的需求正不斷增大,但由于場景眾多,一些細分場景的機器人形態整體規模還不大,還處在小批量的階段,導致部分部件的標準化和供應規模還沒成熟,所以零部件價格還沒有降下來。
優艾智合鄭昊分享道,目前復合操作機器人的價格普遍在40萬元以上,這個價格可以購買一輛不錯的中高端轎車,和現階段的人工工資相比,客戶的直觀感受不利于快速普及推廣。因此,AGV產業必須把總量做起來,零部件標準化規模化,才能把產品的價格降下來。
說到此處,優艾智合鄭昊也表達了與友商一起把AGV產業做大做強的期望。
第二個是國產替代,雖然目前AGV的部分元器件實現了國產替代,但在核心部件領域仍由國際供應商所提供的,這也是導致AGV價格下降空間有限的重要原因。優艾智合鄭昊說道:“AGV成本構成中,激光雷達占比可以占到20%-30%,部分精密制造場景甚至更高,但這部分元器件仍高度依賴進口,還需要加速國產替代,提升我國AGV產業供應鏈的成熟度。”
另一個挑戰是AGV對場景的普適性。目前的AGV基本都是專用開發,即便需求相同,但場景不同,對AGV的需求也會不同。如在電力巡檢中的抄表應用,如果僅是識別,通過視頻成像分析就可以實現,但如果需要打開柜門才能讀取,那么就要求AGV必須具備開柜門功能。
更大的問題是,不同的柜子,打開方式都會不一樣,這就要求企業需要針對每一種柜子專門開發對應的算法,對廠商和用戶來說,將會帶來巨大的成本,顯然不符合AGV的應用初衷及推廣。
那么勢必要求機器人具有場景普適性,就拿開柜門抄表應用來說,至少要讓AGV支持多種柜門的打開方式,才能讓一臺機器人滿足“多場景抄表”這一需求。
“實際上,以目前技術水平來說,要實現場景的普適性還有很大難度;主要還是針對標準化場景來開發應用,限制了AGV的批量化使用。”優艾智合鄭昊如是說道。
責任編輯:xj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1瀏覽量
208412 -
自動化
+關注
關注
29文章
5622瀏覽量
79663 -
AGV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331瀏覽量
412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