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時代,隨著物聯網(IoT)等技術的發展,智能家居展現出強勁的活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期發布的《物聯網白皮書(2020年)》顯示,未來物聯網連接數結構將發生改變。以智能鎖、智能音箱、可穿戴等為代表的智慧家居產品連接數達到43%。目前,傳統家電制造商、互聯網巨頭、手機制造商和網絡運營商紛紛入局爭奪智慧家庭的入口。值得一提的是,在巨頭積極布局的背后,智能家居也正從“單品智能” 向“全屋智能”演進。
智能家居市場風起云涌
近年來,智能家居市場迎來了爆發期。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為720億元,之后便呈現逐年增長狀態,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中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2021年將達4369億元。
一方面,智能家居成為物聯網產業鏈的核心“掌舵者”。IDC方面的數據顯示,2023年智能家居有可能會成為物聯網的最高支出領域,隨著技術的變更,智能家居生態更加完善,預測在2023年全球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將達到13.9億臺,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為5億臺。
另一方面,政策扶持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意圖明顯。諸如《智慧家庭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等。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2020年第21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批準了包括兩項物聯網智能家居在內的106項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將于2021年5月1日施行。
此外,得益于5G、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技術的發展,與智能家居中相關的硬件設施、關聯技術等向好的變化,對于構建智能家居生態無疑是一大推動。
巨頭切入全屋智能領域
基于廣闊的市場空間、5G、LOT、AI等技術快速迭代、新基建的政策紅利以及新消費形勢的需求,智能家居產品形態和商業化模式也在悄然發生改變。IDC中國分析師劉云認為,爆款產品、設備聯動、語音交互正在推動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從單品智能化向智能聯動化演進。
智慧家庭(全屋智能)是智能家居行業發展的最終形態。小米、華為、美的、格力、阿里、電信運營商等頭部企業都在加速圈地。
華為近日在其舉辦的全屋智能及智慧屏芯片發布會上,發布了All in One全屋智能解決方案。此前,華為成立智能家居體驗館“華云智家”,以手機、音箱等產品為入口,切入全屋智能的場景應用。
海爾也相繼在北京、青島等落地三翼鳥體驗店。三翼鳥提供陽臺、廚房、衛浴、全屋空氣、全屋用水、視聽等全場景生態解決方案。
電信運營商側重凸顯基礎網絡和應用服務。在啟動“寬帶+5G+ WiFi”三駕馬車之外,不斷向智慧家庭領域內涵延伸。
落地還需破除痛點
智慧家庭概念的提出已有20年,目前,國內智能家居市場仍是單品為主。全屋智能的智慧家庭發展趨勢盡管越來越受到智慧家庭市場各方的重視,但距離真正落地還有很長路要走,原因何在?
業內人士認為,首先,智能家居正處于產業發展初期,各智能家居企業更多注重智能單品的市場占有量和核心領導力,更多地推行自身的技術標準,產品兼容性較差,數據共享與互聯互通的標準缺失。
其次,從信息傳輸角度上看,智能家居產品多采用無線通信技術,目前無線傳輸技術種類繁多,協議各異,各傳輸技術之間無法兼容,從而導致智能產品只能形成智能孤品,難以實現數據交互和服務互動。要解決上述問題,須進一步加快智能家居行業標準的制定,允許數據互通,降低兼容壁壘。
第三,從安全角度看,連接設備的大量涌入房屋對系統構成威脅,并可能導致嚴重后果。智慧家庭的安全問題是系統問題,需要技術、管理和法律法規協調,保障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智慧家庭是智慧城市的最小單元。2021年,跨界合作、生態演變、泛智能突破將會持續上演。智能家居產業鏈的上中下游,智能感知、網絡傳輸、運營平臺和應用服務四個主要環節將同時發力,將共同推進智能家居全面深入發展。
責任編輯:gt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39瀏覽量
377087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30文章
9607瀏覽量
18643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1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