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1月7日消息,蘋果本周拿下磁性無線互充生態系統的專利,該系統實現了多設備間的雙向無線充電。蘋果這套系統在谷歌Pixel 5和三星新款Galaxy Book筆記本電腦無線充電的基礎上還多走了一步,能夠直接用設備同時為多部設備無線充電,如平板同時充手機、手表。
在這份名為《電子設備間無線感應互充系統(Inductive charging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專利書中,一張“俄羅斯套娃”圖直接點明了這套系統的精髓:連著充電頭的MacBook筆記本上放著一個iPad,iPad上又放著一部iPhone,iPhone的上面還放著一塊Apple Watch,高電量設備源源不斷地向低電量設備輸送電量。
▲蘋果專利書《電子設備間無線感應互充系統(Inductive charging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中的示意圖
原文鏈接:
https://patents.google.com/patent/WO2016053633A1/en
在這個體系中,由于安裝了多個充電線圈,筆記本電腦的觸控板、掌墊、屏幕蓋部分都能成為充電區。而且,根據設想,設備內還將裝配類似MagSafe的磁鐵,在互充時幫助精準對位。
正如“俄羅斯套娃”圖所示,設備互充時會有影響視野的屏幕重疊區域,為此,蘋果大開腦洞,提出上方設備放映內容、以及移位顯示內容等解決方案。
蘋果最初于2016年3月提出這項專利申請,截止目前,已申請40多項相關技術專利,今年更是直接“閹割”掉iPhone 12系列的充電頭,推出MagSafe無線充電配件。無孔充電似乎已經成為蘋果的重點關注方向。
一、充電太麻煩: “果粉 ”一大心頭痛
充電接口兼容性差、電池容量低、不配快充頭……在技術論壇上,隨處可以看到蘋果用戶對于充電體驗的不滿。
蘋果也承認設備間充電器兼容性不佳的確給用戶帶來了麻煩。在長達10多年的時間里,蘋果也一直在努力進行充電方面的技術創新。
不到十年前,當市面上絕大多數手機都在使用Micro USB數據接口時,只有蘋果采用30pin接口,它雖然“寬若太平洋”,但創造性地將充電、高速數據傳輸、音頻輸出、控制臺等多種功能集成一體。
▲已被淘汰的蘋果30pin接口
從iPhone 5系列開始,蘋果推出了閃電接口,大大縮小了充電接口的體積,而且還能正反通用。
而最近這些年,蘋果一直在嘗試非接觸式充電。比如,在2017年曾公布AirPower無線充電計劃,不過因發熱嚴重,該計劃僅兩年不到就被叫停。今年,蘋果又野心勃勃地推出了MagSafe。本周通過的這項專利更是徹底瞄準了傳統充電方式,希望來一次大改變。
專利書中寫道:“一些電子產品有一個甚至多個可充電的電池,需要連入外部電源實現充電操作,這些設備通常會使用USB或其他標準化充電線。即便充電頭和充電線都是統一的,這些設備對電源的要求可能又會有所不同。有時候,針對不同設備配備不同電源不僅用起來麻煩,收納、攜帶方面也有諸多不便。”
二、新專利亮點多:雙向互充、 “俄羅斯套娃 ”式充電 ……
這項專利旨實現包括Apple Watch、iPhone、iPad和MacBook在內的所有移動Apple設備之間的無線互充,具有多線圈、雙向互充、多充電組合方式、磁性對齊、新型顯示方式等諸多優勢特征。
1. 線圈多多益善
根據專利書介紹,通過在便捷式設備中放置大量充電線圈,“蘋果全家桶”系列產品能夠互相“支援”電量。比如,MacBook的觸控板下方、掌墊區域(即觸控板兩邊的空白區域)、顯示屏蓋的內部都可嵌入方位朝上的充電線圈,讓其他設備能夠在Macbook打開、關上時,置于Mac之上進行充電。
▲蘋果專利書《電子設備間無線感應互充系統(Inductive charging between electronic devices)》中的示意圖
2.雙向互充
值得注意的是,這套系統的無線充電是雙向的,即手機既能充平板,平板也能充手機,這全取決于設備電量高低,智能軟件能夠進行自主決定電流輸送方向,用戶也可以自行選擇為哪個設備充電。
另外,專利書中也說明了,設備的正反兩面可能都會裝有充電線圈,正著、反著都能充電。
3.蘋果愛“套娃”
由于蘋果設備可以互換著充電,各種設備組合充電的方式大大增加,“俄羅斯套娃”就是其中一種。
用一個電源,充一摞設備。這目前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在蘋果無線充電生態系統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在“俄羅斯套娃”圖旁邊,蘋果還備注了這樣一行小字:“含有感應充電線圈的一個或者多個設備進行充電時,僅需要一根充電線,或者甚至完全不需要充電線。”
4.磁性對齊
專利書中還反復提到了一種磁鐵系統,該系統能夠幫助設備對齊以進行充電,和MagSafe系統有頗異曲同工之妙。
專利書中給出了一些運用實例,磁鐵會放置在充電線圈附近,在設備之間互充的時候幫助外部設備對齊充電裝置。
同時,蘋果在專利書中還暗示會將類似的磁對準系統擴展到所有移動設備上,從而提升無線充電體驗。目前,?MagSafe?僅支持?iPhone 12?和iPhone 12 Pro。
5.創新屏顯方式
蘋果還考慮了設備無線互充情境下的軟件集成問題。
一個想法是,當將較小設備放在較大設備的顯示屏上時,例如將Apple Watch放在iPad屏幕上時,iPad等較大設備的顯示屏上會顯示“對齊狀態”和較小設備的充電百分比。
另一個想法是,如果iPhone等較小設備遮擋住iPad等較大設備的部分屏幕,那么iPad的顯示界面將會自動調整,僅在未遮擋部分顯示內容,或者還有一種可能,即由iPhone等較小設備來替代顯示遮擋部分內容。
三、應用之路攔路虎:材料、散熱、效率
不過,著名科技媒體MacRumors指出,蘋果公司若想成功應用這項技術,必須先克服材料障礙。
因為無線充電生態系統正常工作的一大前提是,設備必須由玻璃或塑料制成。但是,目前MacBook主要由鋁制成,會影響充電體驗。
然而,蘋果公司目前尚未說明將如何克服上述難題。
此外,外網網友對這款發明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其中一些評論讓人忍俊不禁。
一條高贊評論寫道:“太棒了!現在我給手表、手機充電時也沒法用電腦了,因為手沒地兒放了!”
另外一位高贊用戶PieTunes評論道:“這還能叫筆記本電腦嗎?簡直就是膝上火葬場!”
不止一位用戶表達了對發熱問題的擔憂,還有用戶擔心“套娃式”充電速度慢。
Contacos寫道:“把一個設備的電耗光,來充另一部設備,想想都很慢!”
誠然,該技術的創新性是毋庸置疑的,也能很好地解決蘋果設備充電兼容性的問題,然而散熱、充電效率等問題仍是蘋果難以回避的挑戰。
結語:想法很好,應用很難
?從AirPower到?MagSafe?,蘋果在無線充電之路上摸索前行。
此次獲批的新專利擁有諸多優點,能夠省去攜帶各類充電頭、整理雜亂充電線的煩惱,把蘋果移動大家庭整合到一個無線充電網絡之上。
盡管如此,蘋果面臨的系列技術挑戰,如發熱、效率低等,似乎反映了這項技術仍在發展階段,離成熟、甚至落地應用仍有一段距離。
而且專利只能反映蘋果的研究重點,大多數專利都沒能成功進入商用階段。所以,我們可以繼續觀望,看蘋果是否會推出更多具體問題解決舉措和應用方案。
責任編輯:PSY
-
充電器
+關注
關注
100文章
4149瀏覽量
115567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475瀏覽量
200003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470瀏覽量
173835 -
磁性
+關注
關注
0文章
80瀏覽量
1327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