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小巧的“手環”,通過連接服務器就可以讓聾人的手語發聲,并且還能把外界語音轉化為文字,實現聾啞人和外界的無障礙溝通。
5月17日至18日,2018“未來力大會”大學生社會創新大賽全國賽在上海舉行,東北大學的“妙手回聲”項目榮獲創行中國科創冠軍賽全國總冠軍。“我們研發的手語雙向交互系統為聾人架起一座與世界溝通的橋梁,用一雙妙手化無聲為有聲。”項目指導教師、東北大學機器人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斐副教授表示。
針對聾人在日常生活中與健全人交流困難問題,東北大學曾振、賀瀟、李榮頡等同學在王斐老師的指導下研發出了一套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手語雙向交互系統。該系統由可同步采集上肢肌電與慣性信息的佩戴式手環、安裝有手語雙向交流APP的平板電腦和手語識別云服務器構成。當聾啞人與健全人進行交流時,系統對手環采集得到的聾人上肢多源信息進行實時處理,并基于深度學習完成手語關鍵詞在線識別,然后使用語法模型獲得手語詞句,并通過語音芯片合成,實現手語到語音的轉換。同時,健全人的語音可以通過APP轉化為文字和手語動圖反饋給聾人,從而實現了二者的自然無障礙雙向交流。
王斐老師告訴記者,在研發過程中,團隊曾遇到了智能硬件核心技術的瓶頸問題,開發到一定程度就受制于國外的技術封鎖,無法再進行深層次開發。“聾人手語發聲裝置最核心的硬件就是肌電手環。實驗室進行了技術攻克,現在能夠做到從軟件到硬件都是我們的自有技術。”他說,這背后是上千遍枯燥重復的實驗嘗試和難熬的夜晚,團隊經歷了數不清的“推倒重來”。
與傳統基于機器視覺的手勢識別方法相比,使用肌電手環可避免光照、遮擋、干擾和手指細微動作無法捕捉等嚴重缺陷,在便攜實用的同時,更增加了手語識別的實時性和準確性。為聾人在日常生活中與健全人進行無障礙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捷,也為他們從身心兩方面重返社會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據團隊成員介紹,在比賽現場進行成果展示之后,評委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我沒有想到作為大學生,你們會注意到聾啞人這個群體,而且還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做了這么多事情。”
王斐老師表示,殘疾人是弱勢群體,團隊從來沒想過產品研發成功之后可以賺錢,所以在技術上他們盡力做到完全的自主化,從而降低成本,這樣一來殘疾人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并能使用它。
團隊成員曾振說:“有些高水平的東西,在商業角度上看價值不大,但這也是學生團隊和實驗室的價值所在,企業做1到1萬的商業轉化,而學生實驗室可以不計回報地做從0到1的技術研發。”
該團隊將代表中國前往美國硅谷參加2018創行世界杯總決賽。
-
智能設備
+關注
關注
5文章
1064瀏覽量
50738 -
智能手環
+關注
關注
47文章
796瀏覽量
7309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新品推薦】仁懋智能手環解決方案,助力智能穿戴產業發展!
![【新品推薦】仁懋<b class='flag-5'>智能手環</b>解決方案,<b class='flag-5'>助力</b><b class='flag-5'>智能</b>穿戴產業發展!](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78/F8/pYYBAGNqGmuAY3JQAAA6ol_3MTo895.png)
中山大學:基于定制裂紋設計的超靈敏透氣水凝膠纖維應變傳感器及無線手語識別應用
![中山大學:基于定制裂紋設計的超靈敏透氣水凝膠纖維應變傳感器及無線<b class='flag-5'>手語</b>識別應用](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8A/wKgZO2dJ9EeAdbZTABFT4plbgdU837.png)
炬芯科技智能手表芯片賦能小米Redmi手環3
NVIDIA邊緣計算助力uAI-MERITS革新機器人手術
智能手環|多種傳感器|自主SOS|生物識別|北斗技術
開源項目!設計一款智能手語翻譯眼鏡
創客打造智能眼鏡,助聽障人士理解手語
全天舒適佩戴的健康手環,華為手環9開啟預售
想做一個能實現遠程通信和環境攝像的智能手環,用NUCLEO-L4R5ZI可以嗎?
智能手環設計需要注意哪些
智能手環申請CCC強制性認證的辦理周期是多久?
![<b class='flag-5'>智能手環</b>申請CCC強制性認證的辦理周期是多久?](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0/56/wKgZomXUdeWAeCaDAAAok-GhbAM918.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