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半導體板塊在中芯國際利空出盡后再次迎來了普漲,其中光刻膠、晶圓制造、存儲、功率半導體等分支均有較強表現。個股方面,南大光電連續兩個交易日走強大漲14.69%,功率半導體分支士蘭微漲停、華微電子、揚杰科技、臺基股份漲逾4%。
值得注意的是,近來利空消息不斷的中芯國際今日早盤跳空低開2.24%,隨后一波快速下殺后曾一度逼近本波調整的最低點,但隨后即遭到做多資金的狙擊,股價在半小時之內拉升超過5%,隨后一直維持窄幅震蕩整理態勢。截至今日收盤,中芯國際微跌1.2%,成交19.43億。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對于這次中芯國際事件市場早已有所預期,再加上上周的人事風波,這或許代表中芯國際的戰略方向已經發生了轉變。
中芯國際事件“落地”后板塊迎來新機遇
近端時間,半導體芯片板塊頗有些屋漏天逢連夜雨的意思,作為十二月初創業板走強的領漲分支之一,上周二板塊核心分支功率半導體集體大跌,隨后當日晚間傳出中芯國際意外的人事變動,現任聯席CEO梁孟松提出辭職。在事件和股價表現的雙重打擊下,半導體板塊上周后半周持續調整。即使上周四市場情緒轉暖后,板塊仍然呈現出搖搖欲墜的態勢。在這種情況下消息面的利空再次襲來,但是從今天盤面上看半導體板塊開始顯現出一定的韌性。
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美國設備出口商無法向中芯國際供貨,培養本土設備和材料廠商有望加速。具體來看,芯片代工技術可以劃分為先進制程和成熟制程兩大類,10納米制程以下屬于先進制程范疇,其他的都屬于成熟制程范疇。此次利空事件的落地后,鞏固成熟制程基本盤或將成為中芯國際接下來的主要工作事項。
一旦中芯國際未來發展重心切換到成熟制程,業內認為這主要會帶來兩方面的重要影響。首先投資成本會下降。芯片代工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疊加資金密集型的行業,而先進制程則需要大筆的資金投入,一旦追趕計劃暫時擱置,意味著剩下了一大筆錢。其次,業績有望顯著提升。研發費用的下降本身,對于利潤的擠占就會減輕,那么省下來的錢就可以作為擴大成熟制程產能的本錢。
值得注意的是,本輪芯片缺貨潮絕大部分涉及的都是中低端成熟制程,這也是中芯國際收入占比的大頭。因此在市場情緒宣泄完畢后,半導體行業有望迎來新的投資機會。天風證券認為,在新形勢下,全球半導體新的供需矛盾,是原有的半導體供應鏈全球化格局和大國博弈下科技封鎖間的矛盾,供需間的不平衡將打破行業既有格局,破局是最重要的抓手。
功率半導體、設備制造,硅片被機構普遍看好
在半導體產業眾多分支中,功率半導體、設備制造,硅片依然是其中最值得關注的“賽道”。
功率半導體受下游多個應用領域需求全面開花的影響,正進入量價齊升的景氣周期。從需求端來看,根據Yole數據,2019年全球功率器件市場規模為210億美元,中國的功率半導體市場達到145億美元。受益于新能源汽車、5G基站、變頻家電等下游需求強勁,疊加“新基建”、第三代半導體等政策全力助推,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25億美元。從供給端來看,全球8英寸晶圓產能短缺情況持續,漲價預期強烈。綜合來看功率器件正進入量價同升的景氣周期。華泰證券認為,功率半導體主要采用成熟制程工藝,華為、中芯事件對功率半導體影響有限。
硅片方面,半導體硅片是制造半導體芯片的重要基礎材料。從半導體產業鏈來看,最上游為多晶硅原材料,下游產品是各類分類器件,終端廣泛應用于多個應用場景。根據國際半導體行業協會SEMI的統計數據,2016年至2019年全球半導體硅片銷售金額從72.09億美元增長至111.5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6%。與之相對,我國半導體硅片銷售額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0.88%,遠高于同期全球半導體硅片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半導體設備方面,據SEMI最新預測,2020年全球半導體設備銷售額有望同比增長16%,創下689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目前在全球下游景氣回暖以及設備國產化進程加快的背景下, 芯片擴產將帶來需求的逆勢增長。受益于全球經濟修復及5G、IOT、AI等新一輪技術浪潮驅動,2021年全球半導體產業將有望進行景氣上行階段。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17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9瀏覽量
222690 -
中芯國際
+關注
關注
27文章
1418瀏覽量
655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