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新能源汽車概念成為了美股的弄潮兒,隨著特斯拉股價持續升高,總市值一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約等于4.4萬億港元。
特斯拉一舉超越了老牌汽車霸主豐田汽車,市值約是豐田的3倍,相當于6個寧德時代或8個比亞迪。
在很多人眼中,特斯拉似乎沒有了競爭對手,但一個壟斷市場對消費者并沒有好處,經營者將失去對產品和服務進行變革創新的動力。
隨著全球化車企的競爭日益激烈,大洋彼岸,下一個十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誰能匹敵特斯拉?
對比市值,除了新能源汽車三傻,還有恒大汽車的市值也超過了2400億港元,雖然僅為特斯拉的1/18,但最近恒大汽車再次迎來大動作,其正同步研發14款新車型,而特斯拉僅有4款。
一時間,恒大汽車樹大招風,也被媒體所質疑,到底是不是真的在造車?
深厚技術,重新定義路跑
縱觀那些歷史悠久的汽車品牌,其發展的背后,是技術和資金的支持。因為汽車行業早期投入高、盈利周期長,需要強大的資本支撐。
而技術因素幾乎影響每一個行業,技術領先的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可能往往較大。
12月7日,一段30秒的恒大恒馳1路跑的官方視頻,刷屏了朋友圈,這意味著恒大量產車指日可待,朋友圈路跑背后,也是恒大造車資金和技術實力的體現。
據悉,在2019-2021年三年周期,恒大對新能源汽車領域的資金將分別達到200億元、150億元、100億元人民幣。
同時,新能源汽車主要以電能為驅動力,因此在其核心技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動力電池。
目前,動力電池雖然能夠基本滿足城市交通需要,但其存在續航里程短、循環壽命低、比能量和比功率低等主要問題,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目前,恒大全球電池研究院打造了一支超800人、匯集原LG、三星SDI、SK創新等國際巨頭電池廠商的研發人員及高管在內的全球性人才。在磷酸鐵鋰(LFP)電池、固態電池、氫燃料電、BMS系統等領域也積極進行全方位布局。
比如在上海的恒大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就有動力研究院院長徐性怡,此前是福特汽車高級技術專家;整車技術研究院院長伍戰平則是是通用汽車的專家。
分析人士認為,其目的就是要攻克這一難題,在電池領域樹立領頭羊的地位。掌握技術和人才,正是恒大造車的信心和底氣,也是用戶信心的來源。
恒大造車絕不是PPT造車,而是實實在在的造車,不然大費周章的投入,招攬天下英才,是為了什么?
打破常識,彎道超越
翻開中國的造車行業,整體上還是國字號或者是合資公司,無論是上汽,一汽,長安,北汽,廣汽,都是根正苗紅。
以往,新能源汽車屬于新興產品。
傳統燃油汽車產業發展較早,其技術較為成熟、產品價格相對較低,主要依靠汽油、柴油為動力來源,配套設施如加油站、修配廠等建設得較為完善。
新能源汽車主要在近幾年來實現了飛速發展,其技術還不夠成熟,產品價格普遍高于燃油汽車,配套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當時很多傳統車廠還處在一個戰略遲疑期,才讓新能源新勢力打開了一片天。
恒大作為從房企轉型而來,盯上了新能源汽車領域,從此也踏上了發展機遇期。
一年前,恒大汽車在廣州召開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峰會。
今年8月,恒大汽車正式向公眾交出了第一份答卷:首期6款恒馳品牌新車正式亮相,覆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等檔次及轎車、SUV、MPV、跨界車等全系列。
曾經投資者以懷疑的目光打量恒大造車戰略之時,他們并不懂得,凡事只注重眼前,受歷史經驗的牽絆,就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從市場競爭角度來說,有更多民營的企業進入競爭,對中國汽車行業整體和消費者是很有利的。
有調侃稱,恒大造車是玩漂移,從這個賽道漂移到另一個賽道。
對于一個車企來說,既能反哺制造業,又能創造新的增長極,從0到1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中國車企走向世界
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汽車企業自主研發下,從 2015 年起,中國在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增速、市場份額方面位居全球第一,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方面重點發展純電動汽車,主要以電能為動力來源,與燃油汽車相比具有更加環保、節能的特點。
從新能源汽車歷史背景來看,是中國汽車勢力的轉型期,也是對標發達國家車企的歷程。
而恒大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機遇,也在學習全世界的汽車巨頭先進技術。
在零部件供應鏈領域,恒大與博世、麥格納、大陸、采埃孚、蒂森克虜伯、捷太格特、巴斯夫等世界前60大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在產品規劃領域,恒大與四大汽車工程技術龍頭聯手,在世界領先的新能源汽車3.0底盤架構基礎上同步研發14款車型,覆蓋頂級型、超豪華型、豪華型、尊享型、舒適型、經典型等全系列產品。
在汽車內飾上,恒馳1已經打造出超豪華的頂級配置和高科技的智能體驗,配備了宇航級的旗艦智能座艙、18向調節多功能按摩座椅、超視界全尺寸玻璃穹頂。
同時,借助百度和騰訊的雙生態5G互聯技術,配備了全球首創的超大三聯屏,能實現五屏聯動,帶給消費者前所未有的體驗感。
真正的競爭對手并不是對手本身,而是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入局者,恒大將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要提出做好高、新、特三個方面,即努力做好高品質、高效率,提高產品附加值;不斷完善自主創新框架,培育好發展新技術、新動能;強調差異化特色,才能不斷把在純電動汽車領域積累的經驗成果化為行業領跑者優勢。
在新能源汽車九死一生的情況下,造車新勢力是“后浪”還是未來,不妨讓子彈飛一會。
責任編輯:xj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8瀏覽量
232465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04瀏覽量
107969 -
恒大
+關注
關注
0文章
79瀏覽量
68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造車新勢力現金和虧損對比:哪吒/零跑身處危局,威馬/高合重啟成功?
![<b class='flag-5'>造</b><b class='flag-5'>車</b><b class='flag-5'>新勢力</b>現金和虧損對比:哪吒/零跑身處危局,威馬/高合重啟成功?](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29/wKgaomZLI_CAQMD3AAtjIc3YhZ496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