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園的建設,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有利地推動了智慧校園的發展。在建設智慧校園的過程中,運營商具有支撐性的重要作用。近期,三大運營商紛紛加大5G賦能智慧校園的力度。如廣東石油化工學院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舉行校企合作共建智慧校園簽約儀式;中國電信安徽分公司與安徽醫科大學簽訂《“智慧校園”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等。與此同時,5G+智慧校園作為一項建設未來的工程,運營商智慧校園建設機遇與挑戰并存。
5G+教育大勢所趨
“技術的重建給教育體系帶來重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校長楊宗凱表示,“從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信息化“全面推動”教育現代化,到現在以教育信息化“支撐引領”教育現代化,信息化地位在教育在一步一步提高。”
綜合來看,5G技術至少能給智慧教育帶來三個方面的提升。
首先,優化線上課堂。5G高延時、低延時、大容量的特點,能與AR/VR、AI等技術結合,帶來個性化、互動化、沉浸式的課堂體驗。
其次,助推遠程互動教學落地。今年疫情期間,線上教育崛起展現出重要價值。5G的加持,可以優化線上教育產品,提升在線課堂體驗及遠程教育流暢性,屆時5G將帶來教學形式的更加豐富化和優質化。
第三,優化教育環境。5G可與校園管理融合,通過視頻監控、校舍管理等環節進行容和提升,從各方面打造更健康、安全的校園環境。
5G就像一個催化劑,其應用對于智慧教育成熟來說至關重要。
運營商賦能智慧校園建設
目前,5G在教育中的應用場景日益豐富,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平臺規模初步顯現。三大運營商分別通過技術實現5G賦能智慧教育。
中國電信方面,8月28日,其與安徽大學舉行了“5G+智慧校園”建設合作洽談會;9月25日,又與西安交通大學簽訂《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打造5G智慧教育應用示范共建協議》;10月29日,安徽電信與安徽醫科大學簽訂《“智慧校園”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中國移動方面,圍繞5G智慧校園等,10月14日,蘇州移動與蘇州大學舉行了5G+智慧校園戰略合作簽約儀式;9月初,中國移動推出的5G智能迎新系統在北京師范大學正式應用,為師生帶來全新的智能體驗。
中國聯通則在今年8月份基于其“智慧校園”產品方案,為西安郵電大學提供完整的大數據體系;9月,江西聯通與先鋒軟件簽約,將江西軟件大學打造成“區塊鏈+5G”智慧校園。
將5G網絡引進校園勢在必行,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應用將加速推動學校的信息化建設,為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提供必要支撐。相關學校負責人表示。
機遇與挑戰并存
2020年,新冠疫情推動了社會全面踏入數字化時代,教育更是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走在了數字化前列。
步入年尾,疫情形勢并不穩定,有業內人士指出,疫情的不確定性會使教育隨時可能重返線上,所以要加強農村和邊緣地區網絡基礎建設。在疫情期間大規模長周期在線教學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信息化基礎設施尚需升級以支撐大規模在線教學需要、在線教學效果和質量評價有待改善等。
“疫情倒逼推動中國教育信息化水平提升,智慧校園建設迎來了發展契機。”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信息技術中心副總工程師鐘曉流表示,教育信息化進入了3.0時代,通過大數據技術可實現有效的教學管理。不過,當前智慧校園一體化建設還不足,尤其是很多痛點難點問題在這次疫情中更為凸顯。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也指出,5G終端及AR/VR可穿戴設備成本仍然較高,難以普及。適應5G特點的課件還很少,研發高清畫質、AR/VR等相關課件內容迫在眉睫。
責任編輯:gt
-
運營商
+關注
關注
4文章
2399瀏覽量
44639 -
中國電信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461瀏覽量
62902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2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