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藍是誰?估計很多業(yè)內人士都不知道。其實,微藍是上汽通用的新能源車型家族品牌,類似大眾ID、寶馬i。目前,上汽通用微藍家族擁有微藍6、微藍7等三款車型,規(guī)模并不小。
作為最早發(fā)力新能源市場的合資品牌之一,上汽通用一直在努力嘗試拿下國內新能源市場,然而面對微藍現(xiàn)在極低的品牌知名度、糟糕的銷量等窘境,讓上汽通用那些努力看起來只是停留在口號上。
新能源十年激蕩,早已宣告未來已來。當豐田混動漸入佳境,當大眾ID開始發(fā)力,而已發(fā)力國內新能源市場十余年之久的上汽通用,如今卻顯得茫然無措。在新能源市場,上汽通用會“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嗎?
1、
微藍知名度有多低?
上周在西塘試駕寶馬iX3,期間,我問第一電動記者是否知道微藍,他想了一會,但最終還是沒能回答上來。嗯,如果連國內最大新能源垂直門戶第一電動的記者都不知道微藍,那么微藍的知名度是有多低?
也許,數(shù)據(jù)最能直觀顯現(xiàn)出微藍的知名度高低。于是,我在百度指數(shù)搜索框分別輸入微藍、id、蔚來、特斯拉與埃安等幾個代表性新能源品牌,時間線為近30天,看看各品牌的相關指數(shù)情況,結果如下表:
是的,一如大家所料,特斯拉和蔚來是業(yè)內頂流,搜索指數(shù)皆破萬,其次就是id,由于大眾ID與id標簽相同(百度指數(shù)不分大小寫),所以這里的id不僅僅是大眾ID。
排在后兩位的是埃安和微藍,其中埃安是11月20日推出的、還不到一個月的“新品牌”,而微藍已經推出14個月,但令人詫異的是,不管是在移動端搜索指數(shù),還是綜合搜索指數(shù),微藍都位列倒數(shù)第一,更難堪的是還輸給了埃安。
當然,搜索指數(shù)只是體現(xiàn)品牌熱度比較重要的一個維度,所以我們再看看資訊指數(shù)和媒體指數(shù):
是的,在資訊指數(shù)上,微藍開始爭氣了,排名第三,但是與特斯拉、蔚來這兩個頂流差距懸殊,而id和埃安則皆為零,不知何意。至于媒體指數(shù),微藍和埃安直接為零,另外三個似乎也不高。
盡管各個指數(shù)變化各異,但總體來說,特斯拉和蔚來是頂流這一點不假,至于id、微藍和埃安,相較前兩者整體都不高,而微藍在最核心的搜索指數(shù)上負于埃安,這一點實在是匪夷所思。
2、
為什么微藍知名度這么低?
顯然,微藍知名度高低的背后,是市場熱度的直接體現(xiàn)。
乘聯(lián)會數(shù)據(jù)顯示,微藍6 EV/PHEV兩款車只有近7個月的批發(fā)數(shù)據(jù),分別為1298、3526、792、521、304、1357、613輛,其中前4個月僅是微藍6純電的銷量,后三個月是兩款車的銷量??梢?,雖然車型增加了一款,但是銷量卻驟降了不少,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微藍6新能源主要面向2B市場。
至于今年7月推出的微藍7純電,補貼后不到18萬,綜合續(xù)航500公里,作為一個合資純電SUV,整體程價比其實并不差,但是銷量卻更加慘不忍睹。數(shù)據(jù)顯示,微藍7純電8月批發(fā)銷量為284輛,而9、10月直接降至13、15輛,看來經銷商對這款車“很抗拒”。
除了這三款車市場熱度低這一因素,上汽通用的官方宣傳少也是造成微藍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原因。
翻閱上汽通用官網(wǎng),近一年與微藍有關的資訊僅3條。而就我們觀察,除了微藍7上市時上汽通用的市場人士在朋友圈有過吆喝,其它時間,微藍就像不存在一樣,也難怪第一電動的記者都不知道微藍。這些無不說明,微藍的知名度偏低與其官方宣傳少脫不了干系。
從早前的三缸機折戟,到如今的新能源不利開局,似乎,上汽通用總是在踩空發(fā)展節(jié)點,當然,上汽通用的至暗時刻仍未到來。
責任編輯:xj
-
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156文章
12187瀏覽量
232462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02瀏覽量
107961 -
上汽
+關注
關注
0文章
185瀏覽量
16333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