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2080酸性鍍金DATA SHEET:
目前各PCB廠之鍍金制程方式可分為化學鎳金、電鍍金手指、電鍍硬金、電鍍軟金等四種。現就貴廠電鍍金手指作一說明。
原理:電鍍基本原理:金屬溶于水中時,以陽離子M+n的形式存在,當通過一個電壓時,使金屬陽離子獲得n個電子而還原成金屬并在陰極析出;在未加入任何添加劑時,金屬結晶會依電流密度之強弱呈垂直方向樹枝狀成長,因此加入添加劑的目的在使原子結晶呈水平方向延伸成長,并增加其導電性,改善電流密度在被鍍物之分布,而光澤性則是靠添加劑中其他的分子填補其金屬結晶之空隙,來達到表面平滑之作用。法拉第定律:金屬析出之重量,可由通入的電量(時間、安培數)和金屬原子量,求得析出克當量:W=ItA/ZF
I:電流安培數。 Z:金屬原子價數(金屬析出當量)t: 通電時間F:法拉第常數:96500
A:金屬原子量
例:鍍金1ASD,1min所析出厚度
重量=(電流安培數×通電時間×金原子量)/(金原子價數×法拉第常數)
=(1×60×197)/(1×96500)
=0.122g
重量×電鍍效率=實際重量
0.122g×45%(酸性金效率)=0.05g
重量=面積×厚度×密度
0.05=10×10×厚度×16.5(金鈷合金密度)
厚度=0.303m=11.93″
※電鍍效率以100% 來計算
電鍍基本流程:
鍍金:金為極不活潑之金屬原素,主要的電化學還原機構為Au++e-Au, E=1.7V及Au3++3e-Au,E=1.5V兩種。目前鍍金通常使用氰化金鉀及亞硫酸金等兩種提供金離子的來源,但最普遍的為氰化金鉀,在此僅以氰化金鉀還原機構說明金離子結晶過程:鍍金過程:
化學吸附:Au(CN)2-(AuCN)ad + CN- ad:吸附
電荷轉移:(AuCN)ad + e-(AuCN)ad-
PCB結晶(陰極): Au(CN)ad-Au+CN-
鍍鎳:雖然鍍鎳的主要目的是阻止金與銅離子的相互擴散,但因鎳的硬度及延展性對于PCB也都有不錯的效果,所以鍍鎳已經成為鍍金過程之中的必要過程。鍍鎳反應機構:
氨基磺酸鎳:Ni(NH2SO3)2Ni2++2NH2SO3
氯化鎳: NiCl2Ni2+2Cl-
陽極鎳塊:NiNi2+2e-
PCB板面(陰極): Ni2+2e-Ni
主要鍍層及化學藥劑之功能:鍍金:電鍍金手指主要之功能為:增加PCB線路的耐磨性及硬度。防止銅層氧化,增加PCB壽命。GT-2080化學藥劑之功用為:
#375鈷光澤劑:鍍金層常為無光澤的棕色粉狀沉積,所以在電鍍硬金及金手指時,通常都會再混合鍍上微量的鈷,以增加鍍層光澤度、硬度及耐磨性。#376添加劑:防止高電流燒焦及增加均一性。#404導電鹽:提高鍍液比重增加電鍍效率。#209平衡鹽:為一緩沖鹽,借以平衡鍍液。#402調整酸:降低鍍液之PH值。氰化金鉀:主要提供金離子。俗稱金鹽,在水中會溶解為金錯離子與鉀錯離子,再經陰極的地場吸引后,陰極的表面即產生金原子附著。鍍鎳:主要目的為隔絕銅層擴散到金屬表面而形成氧化層,影響其鍍金層的接觸阻抗。但鎳層的厚度必須適當,因為厚度過高將會造成電阻加大,太薄也會造成隔絕性的不良。氨基磺酸鎳、氯化鎳:兩者均為電鍍鎳槽之重要成份,鎳離子的主要供應者,而該溶液中因提供電鍍鍍層而失去的鎳離子,則由陽極上的鎳塊溶解后,補充此兩種溶液的鎳離子濃度。氯化鎳在鍍液中能增加導電度,提高鍍液效率,但量多時,易造成鍍層硬脆。硼酸:因鍍鎳槽的PH值對于鍍鎳的品質影響很大,所以在槽液內添加硼酸當成酸堿值緩沖劑,避免PH值變化過據。Ni-505柔軟劑:又稱為初次光澤劑,主要功用為讓鎳鍍層結晶細致,使高低電位較均一,鍍層柔軟。Ni-505光澤劑:主要功能為提供鎳鍍層光澤及整平性,依照現場實際需要來決定所須之添加量。不宜添加過量,易造成鍍層硬脆及脫皮,且低電流較差。Ni-505濕潤劑:防止陰極氫氣泡所產生之針孔。鍍金制程及其特性:電鍍制程:貼防鍍膠帶→開天窗→壓膠帶→入板(輸送帶夾板)→微蝕→水洗→刷磨→活化→水洗→鍍鎳→水洗→活化→水洗→鍍金→金回收→水洗→出板→撕膠→水洗→烘干→貼防焊噴錫膠帶
特性:使用直流電電鍍,在PCB的金手指位置鍍上含有鈷金屬之金層,由于輸送帶夾板位置為PCB的另一長邊,所以當兩邊均有金手指的PCB在經過電鍍金手指制程時,必需上下輸流通過電鍍槽兩次。鍍槽的槽深如為10″的話,則PCB在設計排板時,金手指距離PANEL板邊的距離不能超過9.3″的設計。Dummy Board:可分為去除鍍鎳槽不純物質及防止電鍍區域勿均勻等兩種用途:
去除鍍鎳槽不純物質:槽液通常會有一些PCB所不需要之鍍層雜質,為防止這些雜質鍍于PCB上,所以使用前通常會先拿一些報廢板以較低電流先形電鍍,將雜質鍍于報廢板上,以保PCB鍍層之品質,該類報廢板即為所稱之Dummy Board。防止電鍍區域不均勻:在金手指制程時,PCB行進為輸送帶夾送方式。為防止前段先走及后段的PCB因電鍍面積與正常電鍍時不同,而產生較大的電流通過線路,造成鍍層燒焦或過厚的影響,通常會在正式生產的PCB前段及后段,放置數片報廢板解決該項問題,此等報廢板也稱之Dummy Board。另外,正常金手指在設計時也會在前后端多加沒有功能的金手指,其效用為防止金手指區域電鍍的厚度不均,該金手指即稱為假鍍指(DummyFinger)。電鍍層厚度控制:在電鍍制程中,因為可以槽液兩側所施加的電流密度,所以PCB的兩側表面也可產生不同的鍍層厚度,(電流密度越大,電鍍速率越快,電鍍層的品質也有影響,當電流密度太大時,則可能造成電鍍區域燒焦,或結晶粒子太大)。鍍金制程規范:鍍金流程及鍍液控制范圍:
鍍液補充管理:
鍍金機臺之注意事項與維護保養:注意事項:制作每一批不同料號之PCB,應先試作6-10片,以確定所需之電流、電壓、機臺之速度及槽液之溫度。
檢查試作好之厚度及拉力試驗(以3M公司之MN55144膠帶測試),檢視有無鎳金剝離。檢視刷磨之刷輪壓力及輪刷幅度。操作前先巡視槽液液位、馬達運轉是否正常及檢查每槽間像膠、PE塑膠之檔水刮片是否完整無破損變形。檢查鍍鎳、金槽之溢流流量是否適當均勻。陰極導電銅刷密合度是否正常(需重疊1-2mm),導電銅刷不可有松脫現象以避免污染鍍液。維護保養:機臺及槽體保養:每周小保養,每月大保養。
周保養事項:
機臺及槽體外擦試清潔。檢查每槽間像膠、PE塑膠之檔水刮片是否完整無破損變形,必要時立即更新。補充鎳塊(S-Ni塊需先浸泡5%硫酸)。檢查濾芯、濾網,每周應更換一次。(濾心之規格為1-5μm)檢查鍍鎳、金槽之溢流流量是否適當均勻。馬達運轉是否正常。加熱器及冷凝管等溫度控制系統是否正常。陰極導電銅刷密合度是否均勻,接觸導電能力是否正常,銅刷是否有松動。檢視電流、電壓、溫度、機臺轉速表是否正常。月保養事項:
包含周保養所有事項。機電類之各項測試保養。如換槽時,可順便清洗內槽體及陽極。(鎳槽之陽極塊可用5%之硫酸清洗。金槽之白金鈦網可用5%KOH清洗。鍍液之分析方法:鎳槽分析方法:鎳金屬:準備:氨水MX指示劑0.05M E.D.T.A(取18.8克溶于1公升純水)操作:取樣品1ml于250ml錐形瓶中,加水約150ml.加入濃氨水5-10ml.加入MX指示劑0.1-0.3g.以0.05M E.D.T.A滴定至終點呈紫色.計算:鎳金屬g/L=滴定ml數×2.9342
氯化鎳:準備:5%重鉻酸鉀指示劑.0.1N硝酸銀(取17.02克溶于1公升純水).操作:取樣品5ml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5%重鉻酸鉀指示劑1ml.以0.1N硝酸銀滴定由綠色至褐色為終點.計算:氯化鎳g/L=滴定ml數×2.38
硫酸鎳及氨基磺酸鎳:計算:硫酸鎳g/L=[鎳金屬g/L-(氯化鎳g/L×0.2463)]×4.475
氨基磺酸鎳g/L= [鎳金屬g/L-(氯化鎳g/L×0.2463)]÷0.1818
硼酸:準備:甘露醇B.C.P指示劑0.2N NaOH(取8.6克溶于1公升水中).操作:取樣品2ml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純水100ml.加入2g甘露醇.加入B.C.P指示劑2-3滴.以0.2N NaOH 滴定由綠色至淺藍色為終點.計算:硼酸g/L=滴定ml數×6.184
§哈氏槽實驗操作條件:
酸性快速金槽分析方法:金含量:準備:濃硫酸濃硝酸雙氧水高溫爐(1000℃)操作:取10ml樣品于錐形瓶中.加入5ml濃硝酸及15ml濃硫酸.加熱10-15分鐘.冷卻至室溫,加入200ml純水.加入40ml雙氧水(稀釋10倍).煮沸至溶液雙澄清,大約5-10分鐘.冷卻至室溫,以無灰濾紙過濾,過濾完時以純水洗一次,再以丙酮洗一次.稱取矸鍋重量T1.將濾紙放入矸鍋內至高溫濾中燒2小時(900℃).冷卻至室溫稱重T2.計算:金含量g/L=(T1 -T2)×100
※金含量也能以A.A儀器分析.
鈷含量:以A.A儀器來分析.
#209平衡鹽:準備:氯化鈣溶液(20% W/V).高錳酸鉀溶液N/10.硫酸.操作:取樣品2ml至1000ml燒杯中,加入純水800ml.加入10ml之氯化鈣溶液.加熱至60-70℃保持30-60分鐘.將沉淀物過濾,并用純水洗滌數次.將有沉淀物之濾紙放入燒杯中加入50ml之30%硫酸.加熱至70℃,以N/10之高錳酸鉀溶液滴定至終點.計算:#209g/L=滴定ml數×4.725
§哈氏槽實驗操作條件:
金手指點檢表
年 月 日 到 年 月 日 班次
編輯:hfy
-
pcb
+關注
關注
4326文章
23160瀏覽量
399964 -
華秋DFM
+關注
關注
20文章
3494瀏覽量
47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