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7 日早,多家企業在《深圳特區報》發布聯合聲明,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與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收購協議,完成對榮耀品牌相關業務資產的全面收購。出售后,華為不再持有新榮耀公司的任何股份。
隨后,華為在官網發布聲明,表示之所以出售榮耀出于“在產業技術要素不可持續獲得、消費者業務受到巨大壓力的艱難時刻,為讓榮耀渠道和供應商能夠得以延續,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對于交割后的榮耀,華為不占有任何股份,也不參與經營管理與決策。”
“站在華為的角度,出售榮耀,相當于節省出接近1/3的存量芯片給華為主力產線使用,在芯片制造問題解決之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延續華為品牌主力產品的出貨,延長華為手機品牌在市場中的存在和影響力,爭取解決芯片問題的時間。”謙詢科技智庫創始合伙人、清華x-lab創新導師龔斌對記者表示。
史上最貴的手機交易
盡管在聲明中沒有披露具體的交易金額,但據記者得到的消息顯示,此次交易的價值約為400億美元,約合2633億人民幣。
如此一筆巨款從何而來,聲明顯示“共有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聯合發起了本次收購,這也是榮耀相關產業鏈發起的一場自救行為”。據公司資料顯示,深圳智信新于2020年9月27日成立,注冊資本1億元。其中,深圳國資委全資控股的深圳智慧城市科技發展集團持股98.6%,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持股1.4%,該基金的出資人包括北京松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天太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30余家榮耀代理商、經銷商。
“對于接盤商而言,此次交易確實有點’小貴’,這是全球手機發展史上最昂貴的一次交易”手機市場競爭激烈且充滿不確定性,而且重構研發和供應鏈體系,也需要進一步持續投入,對于代理商們來講,這是一場“豪賭”,龔斌表示。
此外,隨著紅米、realme、iQOO等子品牌的崛起,手機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對榮耀未來的發展,會形成一定的擠壓。400億美元,需要榮耀連續十年每年賺取40億美元以上利潤。而且是多家代理商參與,未來經營上到底誰說了算,利益或優質產品資源怎么切分,彼此之間會不會形成掣肘,這個是需要設計的。
褪去華為的隱性品牌背書,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榮耀需要快速重組研發和供應鏈體系,持續保持高創新力和產品競爭力,提升品牌價值。
不再“華為” 依然“榮耀”
然而不可否認,榮耀具有其特定的品牌和市場價值。自2013年12月16日榮耀獨立以來,便以互聯網手機的形式瞄準華為本不擅長的青年客戶群體。即便近年來國內手機市場放緩腳步,可榮耀沖刺的步伐從未停止。2019年,在中國手機市場整體大盤下滑10%的背景下,榮耀在國內市場份額近13%,成為排名第四,增長第二的手機品牌;在海外重點國家和地區,榮耀可穿戴設備同比增長超過1333%。
龔斌認為,參考小米的市值,榮耀將來如果能夠獨立上市,有很大想象空間。榮耀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并不局限國內市場,這也是支撐其價值的一個因素之一。
對榮耀本身而言,原有華為+榮耀雙品牌架構下,榮耀的品牌定位和產品線擴展在某種程度上是受華為主品牌抑制。榮耀獨立后,也能擺脫藩籬,有更大的決策自由度和發展空間。廠商一體化的新模式,也有利于補強榮耀線下渠道和銷服體系的短板。
壯士斷腕 獨立求生
雖然榮耀出售后會有更加獨立的發展空間,但出售榮耀依然是悲壯之舉。自2019年5月起,華為便遭受美國無理由科技圍剿。華為之所以考慮剝離榮耀,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美國制裁,供應鏈尤其是芯片獲取存在困難。
現階段華為高端芯片會優先供應給華為高端手機P、Mate系列,榮耀預計無法進一步獲得華為麒麟高端芯片。即使獲得,數量也將十分有限。所以對榮耀團隊來講,也必須盡快獨立以求存。
龔斌表示,一個重要的假設榮耀從華為體系獨立出來,則采購零部件不受美國的華為禁令限制,可采用高通、MediaTek或三星的芯片方案,這有助榮耀手機業務與供應商增長,從而在市場上活下去。也確保上下游合作伙伴,尤其是榮耀渠道商、核心零售商的利益。出售榮耀,對華為有利、對榮耀有利、對渠道有利。
然而,目前存在的不確定性,主要還是美國方面是否會認可這次剝離,是否會對榮耀的供應鏈繼續采取限制措施,尤其是有深圳國資委的深度參與。但這也是對美國態度的一次試探。龔斌表示,無論是華為,還是接盤方,還是其它利益相關方,出售榮耀都是風險和機會共存。
向“人-家-車”全場景進軍
另一方面,出售榮耀能夠使華為獲得充足的資金儲備應對各種挑戰,對沖消費者業務營收和利潤的下滑,也為華為發展AIoT和汽車等新業務提供充足彈藥。
據悉,華為消費者BG正在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進行整合。11月14日,長安汽車宣布,聯合華為和寧德時代打造一個全新高端智能汽車品牌。華為高級副總裁、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百年汽車產業與ICT產業一樣面臨著新時代的變革。”
龔斌認為,以華為目前的境況,已經不太適合支撐雙線作戰的投入,既要收縮,同時還要發展新業務線。華為進軍汽車領域,需要大量持續的資本投入。
華為不僅向上游進軍,而且是“人-家-車”全場景全品類全價值鏈布局,非手機的消費電子產品芯片對制程工藝的要求沒有智能手機這么高,被卡脖子的概率相對較小。出售榮耀獲得現金,投資于這些增量業務,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華為的戰略是清晰的。
責任編輯:tzh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3瀏覽量
427281 -
手機
+關注
關注
35文章
6898瀏覽量
158267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533瀏覽量
253006 -
榮耀
+關注
關注
6文章
1980瀏覽量
397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