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計算機大會在長沙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軍事科學院院長楊學軍以《從計算思維看智能》作主題報告。
楊學軍從什么是可計算和不可計算問題和面向智能所需要具備的條件和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
“智能機器人管理行為未來特別重要。”楊學軍表示,下一步就是如何攻克人工智能,去年我談到了群體智能操作系統,我們的設想已取得階段性進展。我認為人工智能的芯片要按照過去計算機產生時的思維表征,來設計智能的算法,導出他對器件和芯片的要求,從而設計新的體系結構。從本能反應型智能計算芯片,后天行辦運行智能計算芯片等邁進。
對此他表示,面向智能化時代,首先在本能反應智能計算,基于角色的控制抽象,設計了基于場景的數據抽象,特別是智能物流系統,智能機器人如何管理行為特別重要,而管理行為也需要行為的抽象,行為的建模也需要行為的語言。這就必須實現結構性與自連接技術,再到自適應系統的實現。能夠支持持續自主學習,能實現虛實聯動,持續演進。
“今天談了計算,暢想了智能,目的是為新產業注入一種新的想法。看看能否會形成新的動能。”
責任編輯:PSY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6瀏覽量
208439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36 -
智能機器人
+關注
關注
17文章
872瀏覽量
825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基礎模塊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全書概覽與第一章學習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數據在具身人工智能中的價值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第1-6章閱讀心得之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背景知識與基礎模塊
名單公布!【書籍評測活動NO.51】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 | 了解AI的下一個浪潮!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6章人AI與能源科學讀后感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驅動科學創新》第一章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創新學習心得
FPGA在人工智能中的應用有哪些?
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的區別
AI人工智能機器人產業--政府真正應承擔的責任與角色
![AI<b class='flag-5'>人工智能</b><b class='flag-5'>機器人</b>產業--政府真正應承擔的責任與角色](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30/4C/poYBAGIJsSmACi3tAAFuCnhoP8I446.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