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辦的虛擬量子計算峰會(Quantum Computing Summit)上,IBM制定了量子計算未來的路線圖。為了說明未來任務的艱巨性,IBM研究員兼量子計算副總裁Jay Gambetta將阿波羅任務與下一代大藍量子計算機進行了對比。
在IBM Research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Gambetta說:“……就像登月一樣,我們有一個終極目標,那就是進入一個超越經典計算機的領域:我們想要建造一個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機。”
遠大的抱負可以幫助人類實現登上月球的目標,并可能使量子計算機幫助解決我們最大的挑戰,如管理醫療保健和管理自然資源。但從Gambetta的演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要實現IBM的最終目標,它還需要一系列步驟:一個名為Condor的1121qbit處理器。
對IBM來說,這是一個始于21世紀中期的超導量子比特研究的過程,該研究至少要持續到2023年。
這種對超導量子位的依賴與英特爾依賴硅自旋量子比特的路線圖形成了鮮明對比。看來,IBM不像英特爾那樣熱衷于讓量子比特類似晶體管。
然而,基于超導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有一個大問題:它們需要大約20毫開爾文(-273攝氏度)的極冷溫度。此外,隨著超導量子比特數量的增加,制冷系統也需要擴展。為了在2023年達到1121qbit處理器的目標,IBM目前正在建造一個巨大的“超級冰箱(super fridge)”,名為Goldeneye,它將高3米,寬2米。
一旦達到1121量子比特的閾值,IBM相信它可以為量子計算的一個全新時代打下基礎,在這個時代里,它將能夠擴展到糾錯的、相互連接的、100多萬個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Gambetta說:“在1121量子比特,我們希望開始演示真正的糾錯,這將使電路具有比沒有糾錯更高的保真度。”
Gambetta說Big Blue工程師需要克服一些技術挑戰,才能達到1121量子比特。早在9月初,IBM就推出了65量子比特的Hummingbird處理器,這比它的27比特Falcon處理器進步了一步,后者運行的量子電路足夠長,IBM宣布其量子體積已經達到64。(量子體積是測量有多少物理量子位,它們之間的連接程度,以及它們有多容易出錯。)
另一個問題是所謂的“fan-out”問題,當你在量子芯片上增加量子比特的數量時就會產生這種問題。隨著量子位的增加,需要為每個量子位添加多個控制線。
這個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量子計算機科學家已經采用了半導體行業早在20世紀60年代中期定義的Rent Rule,觀察到邏輯塊的外部信號連接數與邏輯塊中邏輯門的數量之間存在關系。量子科學家已經采用了這個術語來描述他們自己對量子比特連線的挑戰。
IBM在下一年推出的“保護量子數”功能將使其在保持高量子密度的同時,將通過這些量子技術來解決“高量子數”的問題。
Gambetta說:“量子計算將面臨類似于Rent規則的問題,但隨著我們在我們的路線圖中提出的多層布線和多路讀出,我們已經在展示一條解決如何擴大量子處理器規模的途徑。”
正是有了這個Eagle處理器,IBM將引入并行實時經典計算能力,從而能夠引入更廣泛的量子電路和代碼家族。
在IBM的下一個版本,即2022年的433量子Osprey系統中,一些相當大的技術挑戰將開始顯現。
Gambetta說:“要達到433qubit的機器,就需要增加cryo基礎設施、控制器和cryo柔性電纜的密度。之前從來沒有這樣做過,所以我們面臨的挑戰是確保我們的設計考慮到了百萬量子比特的系統。為此,我們已經開始了基本可行性測試。”
在Osprey之后是Condor和其1121qbit處理器。正如Gambetta在他的帖子中指出的:“我們認為Condor是一個轉折點,一個里程碑,標志著我們有能力實施糾錯并擴展我們的設備,同時,復雜到足以探索潛在的量子優勢問題,我們可以在量子計算機上比在世界上最好的超級計算機上更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
原文標題:IBM對量子計算的設想就像阿波羅計劃一樣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70瀏覽量
427222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536瀏覽量
88638 -
量子計算
+關注
關注
4文章
1112瀏覽量
35060
原文標題:IBM對量子計算的設想就像阿波羅計劃一樣
文章出處:【微信號:IEEE_China,微信公眾號: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