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Facebook的首席AI科學家Yann LeCun在法國CEA-Leti研究實驗室的創新日上指出,由于美國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以及NVIDIA并購ARM的動作,正加速RISC-V在邊緣AI應用的神經網路方面的應用。
而據媒體報道,9月底,瑞薩電子(RENESAS)宣布將選擇Andes 32位RISC-V CPU作為下一代ASSP芯片。
在半導體產業,IP供應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對普通科技愛好者來說,ARM的斷供給華為海思未來開發新的先進芯片帶來的巨大困擾,就足以說明其難以避開的巨大身影。
也因此,針對NVIDIA對ARM的并購,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就表示:「我相信我們商務部可能會否了這個并購。」
在這種背景下,開源架構RISC-V顯示了其不被限制的價值。
RISC-V架構開源項目,由美國加州大學柏克利分校的Krste Asanovi?教授2010年創建,多年來一直由志愿者和行業工作者建構生態系統。這種架構近年來已吸引到了西部數據、SiFive等行業重要成員的加入。
也是看中了RISC-V這種完全開放的開源體系結構特性,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國科大「一生一芯」項目5位本科生「帶芯畢業」事件,也讓業界看到,國科大這個備受關注的項目,選擇了基于RISC-V這種架構來研究和開發教學芯片。開源的架構也讓RISC-V廣泛適用于不同產業的需求,特別是萬物互聯時代的物聯網(IoT)設備。
與此同時,采用RISC-V架構的產品往往價格非常便宜,也進一步推進了物聯網設備的普及進程。
據悉,英特爾和高通都是SiFive的投資者,說明這兩家巨頭也看好RISC-V未來的發展潛力。英特爾在RISC-V生態領域作了多項投資,阿里巴巴云端系統也選擇了RISC-V。
近年來,RISC-V國際協會的會員人數一直在持續穩定的增長。類似于倪光南式對NVIDIA并購ARM的擔憂其實存在于不少產業界群體中,業界不少人認為,如果NVIDIA并購ARM案通過,將有更多廠商加入RISC-V的陣營。
RISC-V生態系統不斷擴大,覆蓋了軟件、芯片設計、代工廠、消費用/商用硬件廠商、高校及研究機構等廣泛領域。
行業觀察人士表示,RISC-V架構的生態系統發展總體而言非常順利。而NVIDIA并購ARM給業界帶來的風險擔憂,也進一步給RISC-V帶來了難得的、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責編AJX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文章
4779瀏覽量
101171 -
NVIDIA
+關注
關注
14文章
5076瀏覽量
103723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1520瀏覽量
2703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