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內媒體報道,《通訊-材料》最新發表了一篇技術研發成果論文,研究人員已成功研發出一種新型的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可以行走、游泳、漂浮和捕捉活體蒼蠅。
這種機器人外形如同紙張,可以做到薄如蟬翼。材料內部被嵌入了微小的磁體,無需電力驅動,可以根據磁場變化進行形狀、動作的變化。
論文通訊作者Denys Makarov及其團隊在論文中展示了磁驅動高速軟體機器人的設計原理、材料和制作工藝。
他們在機器人體內嵌入微小的磁體,能快速響應磁場,實現了迄今最高的比能量密度,這對于低磁場下的高速驅動很關鍵。
在實驗示例中,重23mg、厚200um的四臂機器人在3.7mT磁場作用下漂浮;蝠鲼形態的機器人可以在水中運輸物品,尺寸為17mmx19mm,厚度80um;一個六臂機器人可以抓取、運輸和釋放無磁性物體,直徑20mm厚度80um。
一個花形機器人在一只蒼蠅觸發陷阱后捕捉了它,隨后張開磁驅動的八臂釋放了它,其直徑25mm,厚度200um。
責編AJX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1文章
28646瀏覽量
208427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6文章
47683瀏覽量
24030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2.具身智能機器人大模型
的局限性以及衡量大模型的關鍵指標。閱讀了該部分后,我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震撼,這種震撼不僅來源于技術本身的先進性,更來源于它對傳統機器人控制方式的顛覆。
傳統機器人的局限性與大模型的變革
傳統的
發表于 12-29 23:04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家庭服務機器人等。具身智能機器人技術與市場的融合閉環是自主經濟中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
具身智能機器人是一種能夠在沒有人類直接控制的情況下自
發表于 12-28 21:12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閱讀體驗】+初品的體驗
《具身智能機器人系統》 一書由甘一鳴、俞波、萬梓燊、劉少山老師共同編寫,其封面如圖1所示。
本書共由5部分組成,其結構和內容如圖2所示。
該書可作為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教材,為學生和研究人員
發表于 12-20 19:17
清華大學:軟體機器人柔性傳感技術最新研究進展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曲鈞天助理教授的海洋軟體機器人與智能傳感實驗室(Ocean Soft-Robot and Intelligent Sensing Lab,OASIS-LAB)在軟體
![清華大學:<b class='flag-5'>軟體</b><b class='flag-5'>機器人</b>柔性傳感技術最新<b class='flag-5'>研究</b>進展](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3/47/wKgaoma7GTSAcV1BAACSA3wVJAw982.png)
FMEA在焊接機器人研發中的應用
在現代工業制造領域,焊接機器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們的高效、精確和可靠性已成為提升制造業競爭力的關鍵。然而,隨著焊接機器人技術的不斷進步,其研發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今天,我們將探討
研究人員提出一種電磁微鏡驅動系統
作為一種光探測系統,激光雷達(LiDAR)可以實現高分辨率、高精度的測距、測速以及精確的物體感知。憑借探測距離遠、相干性好、時空分辨率高等優點,激光雷達被廣泛應用于機器人、自動駕駛、安防、環境監測等
FMEA在手術機器人研發中的應用
(FMEA)作為一種前瞻性的質量管理工具,正逐漸在手術機器人研發領域展現出其獨特的價值。 手術機器人作為高度復雜的醫療設備,其研發過程涉及眾
北航成功研發微尺寸仿生機器人——昆蟲機器人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團隊歷經15年,成功研發出微尺寸仿生機器——“昆蟲”機器人。這款機器人設計靈感源于蟑螂,外形如同硬幣,
一種可實現穩定壓力傳感的新型可拉伸電子皮膚
現有的電子皮膚會隨材料拉伸而降低傳感精度。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可拉伸電子皮膚,解決了這項新興技術的一個主要難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