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控制器是按照一定的時序規則對存儲器的訪問進行必要控制的設備,包括地址信號、數據信號以及各種命令信號的控制,使主設備(訪問存儲器的設備)能夠根據自己的要求使用存儲器上的存儲資源。
存儲控制器外觀:
存儲控制器拆解:
存儲控制器的作用主要就是進行接口的轉換,將主設備發出的讀、寫等命令轉換成存儲器能夠識別的信號,還要完成主設備與存儲器之間地址譯碼、數據格式的轉換(比如數據位寬)。
存儲控制器,多作為可在微處理器中排列二極管的只讀存儲器裝機使用。其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1947年旋風計算機所使用的“program timing matrix” 。IBM在早期的360系統中使用了ROM存儲控制器,但在后繼的370系統中,改用了既可從軟盤導入微程序,又可隨意讀寫的超高速隨機存儲器,這使得IBM可以輕松修改微程序中的程序錯誤。盡管當時默認的存儲控制器為ROM,但由于可隨意讀寫的RAM的面世,使得用戶可以自己更改計算機的微程序。
存儲控制器配有能夠使下一指令順利輸出的寄存器。定序器則負責依據微程序的運行結果來決定下一條指令的運行地址,防止各指令經由寄存器時發生沖突。在大多數設計中,其他指令也會從寄存器中通過。因為通過將下一指令的運行延緩一個周期,可以提高機器的運行速度。這種寄存器被稱作管道寄存器。下一命令的運行通常要依據上一命令的運行結果,在當前的微程序循環未完成之前無法實施。
總之,存儲控制器的輸出結果都會被輸入到寄存器當中。寄存器和EPROM過去常被組裝于同一塊芯片。由決定系統循環時間的時鐘信號負責驅動寄存器。
寫在最后:
隨著對存儲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存儲器的容量越來越大、速度越來越快,新的存儲器訪問技術也應運而生,存儲控制器也在不斷的改進與發展。例如,由傳統的單一通道控制器到雙通道技術,再到處理器內部整合封裝存儲控制器,其發展相當迅速,未來肯定會有更新的技術出現,到那時,可能就沒有存儲控制器的概念了。
編輯:hfy
-
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1文章
2274瀏覽量
82771 -
數據信號
+關注
關注
0文章
59瀏覽量
11991 -
存儲控制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23瀏覽量
91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