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布的小米 11,憑借 3999 元的起步價,被不少人稱為「2021 年旗艦機守門員」;而作為第一款搭載高通驍龍 888 芯片的手機,它也讓我們提前一睹了,今年主流 Android 旗艦的性能表現。
在之前的體驗視頻中,我們已經對小米 11 進行過一些跑分測試。以 GeekBench 5 為例,雖然多核性能提升并不明顯,但全新的超大核 Cortex-X1 的加入,讓驍龍 888 的單核分數提升了不少,從原來的三位數突破至一千分的大關。
目前來看,高通對驍龍 888 的性能還是有所保留的。畢竟 X1 超大核的主頻仍然和 865 的 A77 一樣,都是 2.84GHz,但其實在去年的驍龍 865+ 上,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顆 3.1GHz 的超頻大核。
說不定,今年高通同樣會拿出一顆「超頻版驍龍 888」,當作是下半年的主菜。
和 CPU 相比,GPU 在本輪驍龍芯迭代中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高通宣稱,新的 Adreno 660 將帶來有史以來最大的 GPU 性能升級,而在 3D Mark 的 Wild Life 測試項里,提升幅度也達到了驚人的 50%,數據非常亮眼。
這種圖形性能提升,能否在我們日常游戲中感知得到?本次,我們也挑選了幾款有代表性的手機游戲,分別在小米 11 和小米 10 上進行了測試,并使用 PerfDog 工具來記錄結果。
驍龍 888 能為手機游戲帶來多少改變,一起來看看。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王者榮耀》幀率對比圖
首先是老牌國民游戲《王者榮耀》,我們測試了單場 10 分鐘左右的 3v3 對戰,畫質幀率全部設定為最高檔。只看游戲過程中的曲線,小米 10 和小米 11 的幀率都能穩定在 60 幀,基本沒有降幀情況。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王者榮耀》功耗對比圖
然而,兩款機器運行《王者榮耀》時,CPU 和 GPU 都沒跑滿,最終平均功耗也都穩定在 2.8W 左右 。實話是,目前《王者榮耀》已經很難對驍龍 8 系的旗艦手機造成壓力了,就算是壓力最大的 5v5 排位團戰中,旗艦機也很少會出現卡頓的情況。
之后的《和平精英》情況也是類似。我們選擇了超高清畫質+超高幀(鎖 40 幀)+抗鋸齒特效,游戲時長為 12 分鐘,小米 10 和 小米 11 均沒有明顯掉幀狀況,幀率曲線高度一致。
但跑吃雞時,小米 11 的平均功耗已經上升至 3.8W,而小米 10 則為 3.2W。
▲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和平精英》幀率圖
接下來是第三款《使命召喚》,小米 10 和小米 11 都可以開啟高清畫質+60 幀超高幀,其它的如景深、抗鋸齒、輝光等特效也都全部手動打開,測試時長為 20 分鐘,共進行了 4 局多人對戰。
先說下幀率,表面上看,小米 10 和小米 11 都能維持在 55-60 幀的水準,但隨著時間的變長,小米 11 明顯要更勝一籌。
▲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使命召喚》幀率對比圖(前兩局)
可以看到,在前兩局游戲里,小米 10 和小米 11 全程沒有明顯的降幀點,整體幀率可以控制在 59-60 的范圍內。
▲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使命召喚》幀率對比圖(后兩局)
真正拉開差距的是之后兩局游戲。從第三局起,小米 10 就出現了輕微掉幀,最低會從 60 幀降到 51-52 幀的程度,但僅僅只是瞬間的幀率波動,很快會回歸至 60 滿幀,所以實際游戲時不會有明顯感知。
而在小米 11 上,后兩局游戲還是維持在 60 幀滿幀狀態,完全沒有掉幀點,由此也體現出驍龍 888 的優勢。
▲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 CPU 核心調度對比(《使命召喚》游戲)
我們還檢查了后兩局游戲里,小米 10 和小米 11 的 CPU 調度狀況。可以看到,此時驍龍 888 的大、中核使用率會更集中,而且整體頻率確實更高,而驍龍 865 的大核頻率波動較大。
不過此時兩者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超大核基本沒有參與到進程中,全程保持低占用、低頻的狀態。
與此同時,更好的性能也帶來的更高的功耗,全程近 20 分鐘的《使命召喚》,小米 11 平均功耗在 4W 左右,會比小米 10(約 3W)稍高。
▲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 CPU 核心調度對比(《和平精英》游戲)
這種核心調度的差異,其實也在之前《和平精英》游戲里出現。從上圖可以看到,小米 11 的中核、大核占用會更高,調度也更積極,超大核則基本不動;而在小米 10 上,超大核會頻繁地參與到進程中,偶爾還會承擔主力輸出,相對的,其它核心占用就較低。
這也帶來一個新的疑問:如果兩款機器去運行一個畫質要求更高的游戲,驍龍 888 和驍龍 865 是否會拉開更大差距?核心調度和功耗方面,又會有怎樣的變化?
這估計就得從《原神》里找答案了。
▲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原神》幀率對比圖(第一輪測試)
我們第一次測試《原神》的結果并不理想。當兩款機器都調到最高畫質,并開啟 60 幀,并在原神璃月港周圍區域試玩 15 分鐘后,不管小米 10 還是小米 11,都沒辦法穩定在 60 幀,而是在 30- 60 幀之間來回跳動。
這個成績明顯低于預期,也讓我一度懷疑是游戲場景沒優化好,或是其它的未知問題,之后我們又更換了一個區域進行第二次測試。
▲小米 11 和小米 10 的《原神》幀率對比圖(第二輪測試)
在第二輪測試里,我們選擇在原神內蒙德主城周邊游走,畫質幀率均和第一次保持一致,測試時長為 10 分鐘。
這次兩款手機發揮就比較正常了,前 5 分鐘內,兩臺機器都在 50-60 幀的范圍內波動,5 分鐘后開始有明顯掉幀,而且小米 10 在 8-9 分鐘階段還有一次很明顯的幀率波動。
如今可以確定的是,想要在手機端以最高畫質跑滿 60 幀《原神》,而且是長時間不掉幀的狀態,依舊有難度,之前我們測試 iPhone 12 時也是如此,時間一長,溫度上來了,掉幀還是不可避免,只能靠降畫質,或是關閉動態模糊之類的特效,換取穩定的幀率。
但驍龍 888 真的扛不住全特效 60 幀的《原神》嗎?還有其它一些數據能說明問題。
▲ 小米 11 玩《原神》,CPU 調度狀態
這里還是來看下驍龍 888 的核心調度。前兩次測試里我們也說了,驍龍 888 的超大核,在游戲中的調度并不積極,更多都是在靠大核、中核來承壓。
在《和平精英》、《使命召喚》這類負載較低的游戲中,超大核不動,單靠大核、中核來輸出,倒也沒什么問題,但是在《原神》這類高負載游戲下,沒有超大核的參與,的確會吃力不少。
在第二輪《原神》測試中我們也發現,此時的驍龍 888,依舊是在靠 3 顆 A78 大核,以及 4 顆 A55 中核心來維持性能的,此時幾個核心都維持在 50% 以上的高使用率。
可那顆 X1 超大核(橙色線),負載依舊很低,整段測試的大部分時間里,都是偶爾切入,然后又快速回歸至低頻狀態。
唯獨在最后它才告別摸魚,開始賣力工作,也正好在最后這段時間,小米 11 的幀率也從劇烈波動回歸至 60 幀的范圍。
▲小米 10 玩《原神》,CPU 調度狀態
再來看下小米 10 的驍龍 865,超大核的積極性就明顯要高不少,也分擔了不少負載壓力,相對的,865 上的其它幾個核心,頻率也比 888 的稍低。
可以說,驍龍 888 和驍龍 865 采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核心調度策略,但如果從實際游戲的流暢度結果來看,其實幀率表現并沒有相差多少。
理論上,如果驍龍 888 的超大核能更積極地參與到進程中,像《原神》這類畫面上限更高的游戲,是可以讓設備更流暢運行的。
可為什么這顆超大核選擇「罷工」呢?主要原因,應該還是功耗。
在《使命召喚》和《和平精英》的測試里也能看到,在跑滿幀率,跑滿畫質的情況下,888 的整機功耗都會比 865 稍高,而且這已經是超大核未參與進程的狀態。
現在換成《原神》,小米 11 的平均功耗進一步提升至 6.2W 和 6.5W,而小米 10 僅為 5.2W 和 5.8W ,如果此時再讓超大核參與進來,發熱量和耗電量估計也不會很理想。
這種為了控制功耗,而在游戲中限制了峰值性能的做法,只能說利弊皆有。考慮到這次驍龍 888 的 X1 超大核有著非常高的峰值性能,而且 GPU 頻率也不低,小米在上市初期選擇偏保守的調度,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對游戲玩家而言,購買旗艦機的一大目的也是為了能獲得更流暢的體驗。目前 888 的好性能,似乎只能在幾個跑分軟件里發揮出來,卻沒有對游戲等實際場景帶來明顯幫助,的確十分可惜。
總體來看,對于日常使用,只是玩玩王者榮耀、吃雞等中低負載的游戲,驍龍 888 的表現還是在預期內,功耗并沒有明顯增加,而小米 11 的溫控也做得不錯,目前僅靠大中核配合,足以支撐起《和平精英》、《使命召喚》這類主流游戲。
至于《原神》,它更多還是作為一個高負載場景下的參考例子,的確還有改善的空間。至于如何調配驍龍 888 中的各個核心,提升性能的同時去優化功耗,就是小米以及高通之后需要解決的了。
考慮到現在,小米 11 還是市面上唯一一款驍龍 888 手機,本次測試僅做為當下的參考。在 1 月份里,還會有其它廠商的旗艦機陸續發布,我們也希望看到更好的散熱、調度方案,讓用戶能夠在實際使用中,享受到性能帶來的提升。
編輯:hfy
-
高通
+關注
關注
77文章
7508瀏覽量
191177 -
Android
+關注
關注
12文章
3945瀏覽量
127948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5瀏覽量
213034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777瀏覽量
129362 -
驍龍888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7瀏覽量
1214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