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生物打印技術已被用于為一系列醫療應用創造個性化結構,特別是在再生醫學方面。
利用噴墨、擠出、激光直寫和光固化 3D 打印技術,科學家已經能夠制造出活體器官和組織。其中許多體內應用需要有創手術實施,或在暴露的創面進行原位 3D 打印。此外,對于皮膚下的內傷,暴露創面的手術可能會損傷周圍組織,造成二次傷害。
近日,來自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及根特大學等單位的研究人員展示了一種基于數字近紅外(NIR)光聚合(DNP)的 3D 打印技術,該技術可以實現組織構造的無創體內 3D 生物打印。
基于 DNP 的無創 3D 生物打印原理圖
據了解,在該技術中,研究人員通過數字微鏡裝置將近紅外調制成定制的模式,并動態投射,以誘導單體溶液的空間聚合。研究人員發現,通過近紅外光的體外照射,皮下注射的生物墨水可以在原位無創地打印到定制的組織結構中。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研究人員在沒有手術植入的情況下,在體內獲得了一個個性化的帶軟骨的耳樣組織構造和一個可修復肌肉組織的負載細胞的適形支架。
這項研究首次報道了無創的體內 3D 生物打印技術,為今后的無創組織修復和體內 3D 生物打印提供了技術基礎。
責任編輯:pj
-
數字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93瀏覽量
51402 -
3D打印技術
+關注
關注
4文章
221瀏覽量
32000 -
生物打印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300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