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六朝古都”南京,人們無疑都會在地理上把她定位為江南,這與南京2500年的建城史相吻合。不過,南京未來發展的“新主城”將會跨越長江,在近日舉行的2020世界半導體大會上,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表示,南京市委市政府專門把南京江北新區作為南京未來發展的“新主城”。而要實現這一戰略,肯定離不開主導產業及相關配套的支撐,而江北新區選擇的主導產業之一就是芯片。
瞄準全國前三
據了解,江蘇集成電路產業的總體發展水平居全國領先地位,2019年,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今年上半年繼續保持30%以上的快速增長。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于燮康說,江蘇歷來是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第一大省,2020年上半年,江蘇省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為871.29億元,增長35%,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江蘇省集成電路產品平均售價呈現逐年上升趨勢,從一個側面表明江蘇省集成電路產品的附加值在逐年增加。”他說。 江蘇集成電路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得益于省會南京近年來把集成電路作為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2019年,南京集成電路同比增長40%,高出全省31.5個百分點,高于全國24.2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南京市集成電路主營業務收入已經達到去年全年收入的84.6%。南京市副市長沈劍榮說:“正如半導體產業按照摩爾定律不斷刷新極限一樣,南京正在瞄準建設芯片之城這一目標,全力打造全省第一、全國前三、全國有影響力的產業地標。” 而南京所依托的是芯片之城與科教之城的深度融合。據了解,南京高校院所云集,擁有普通高等院校54所,每年應屆畢業生超過25萬人,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一批重點高校均設立了微電子方面的院所和研發機構,積淀了深厚的技術底蘊和人才儲備。沈劍榮表示,南京將依托科教資源的科技優勢、創新名城的政策優勢,進一步支持前瞻性基礎研究,鼓勵高校院所的科學家突破現有科學范式,支持創新企業高校推動技術創新、產品迭代,全力激活科教之城的潛在優勢,暢通芯片之城的源頭活水。
今年3月,致力于EDA創新的芯華章在南京江北新區創立。芯華章科技創始人、董事長王禮賓說:“短短5個月,我們的團隊就從開始的十幾個人發展到了70多人,到年底會達到120多人的規模,5年之后研發人員將會有500~600人。” 快速壯大的芯華章只是江北新區眾多集成電路創新企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江北新區綜合實力在全國19個國家級新區中位居第6位。享有國家級新區和江蘇省自貿區南京片區“雙區疊加”優勢的江北新區,確定了“兩城一中心”的發展戰略,即建設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
為建設“芯片之城”,江北新區確定了“一核”“一鏈”戰略。 所謂“一核”,就是以IC設計為核心,聚焦關鍵環節、關鍵領域和關鍵產品,合力開展關鍵技術集中攻關。目前,江北新區著眼光電、車聯網、CPU/MCU、人工智能和EDA五大領域,集聚芯馳半導體、諾領科技、希烽光電等集成電路設計企業100多家。中國EDA創新中心落戶新區,華為鯤鵬、龍芯兩大產業園正在加緊建設。 所謂“一鏈”,就是串聯原材料、設備、設計、制造和封測的產業鏈條,構建芯片之城的“全流程”產業鏈,加緊培育光電子芯片,致力在下一代互聯網、高速大容量光纖通訊的未來競爭中搶占先機,實現“彎道超車”。據統計,2019年,江北新區集成電路全產業鏈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305.6億元,同比增速達153.5%;今年1~6月份,江北新區全產業鏈實際完成主營業務收入254.3億元,同比增長65%。 據了解,江北新區的發展目標是:到2025年,集成電路產業規模顯著擴張,集聚集成電路企業超1000家,全產業鏈規模超3000億元,吸引集成電路產業人才超3萬人。通過建設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服務產業創新中心,全面提升EDA、IP研發實力和EDA產業自主可控能力,成為全球EDA、IP前沿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儲備中心、人才培養與集聚中心,打造全球知名的“中國芯片之城”。
創新成就江北
致力于開拓集成電路新藍海的江北新區,吸引了眾多企業的目光。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陳錫明明確表示,中國電子集團在南京布局了華大半導體、EDA創新中心、華大九天、安路科技、南京微盟、晶門科技、中電港、云天勵飛等集成電路和人工智能企業,因此非常愿意和江北新區積極合作謀求發展。 而江北新區成為集成電路企業成長熱土的秘訣,就是“創新”二字。在介紹江北新區的創新環境時,羅群不無自豪地說:“營商環境方面,對所有實體型企業注冊,江北新區基本上是半天四個小時內完成,包括企業的營業執照發放以及開戶、印章等一條龍服務。對于開工型的企業,基本也是在3日內辦齊所有投產手續。”
集成電路產業屬技術密集型產業,而江北新區在知識產權保護上同樣可圈可點。“江北新區設有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如果在北京申請專利需要兩年,在江北新區基本上半年時間就可以申請到專利,這就是江北新區知識產權保護的速度。”羅群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他透露,江北新區也在積極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資本化,“最近國家有關部門專門把區塊鏈技術的股權交易試點放在江北新區,股權交易區塊鏈技術其實就是產權的證券化”。 江北新區為了打造更好的創新業態,專門進行了空間上的創新。例如,江北新區成立了“121”創新社區,就是產業在空間布局上既有產業的發展方向,也有孵化器功能,既有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也有綜合服務。“對于初創企業,尤其是集成電路領域的創新企業,‘121’創新社區就是他們的‘娘家’和搖籃”,羅群認為,企業在“121”創新社區中能夠感受到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小生態圈,“這在中國即便不是唯一也是極少有的”。
3年前,EDA企業新思科技在江北新區成立了區域總部。新思科技中國董事長兼全球資深副總裁葛群表示,未來充滿各種不確定性,回頭看看歷史,以史為鑒,或許能給我們帶來一些對未來的思考和借鑒。而“六朝古都”南京近些年來在集成電路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其對整個半導體產業的未來也充滿了信心,“未來中國乃至世界半導體的歷史也會像現在(的南京)一樣”。 這是扎根江北新區的眾多半導體企業的共同希望和信念。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 王曉濤
原文標題:“中國芯片之城”在南京!在江北!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國家IC人才培養平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88瀏覽量
427289 -
南京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8124
原文標題:“中國芯片之城”在南京!在江北!
文章出處:【微信號:ICPlatform,微信公眾號:芯動力人才計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