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產業的發展,只有步入了生態圈之中,才能擁有更加強勁的生命力。對于新近崛起的無人機產業來說,尤其如此!近年來,我國無人機產業發展雖然迅猛,但所暴露出的問題和短板也著實不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發展過于集中在產品端與應用端,使得相應的配套服務沒有跟上。在此背景下,未來無人機產業的進一步發展,還需生態化建設的進一步提速。
市場發展日益壯大
眾所周知,無人機最早的應用來自于軍事領域,但經過50余年的發展,時至今日無人機已經逐漸從軍用端滲透到民用端。軍民兩端的共同發展,無疑為無人機產業開拓出一片更為廣闊的藍海市場,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已經來到180億美元,憑借在能源、運輸、倉儲等領域的急速增長,預計2025年還將翻上一番達到428億美元。
這樣的發展速度和成果,無疑是令人驚嘆的!與此同時在國內,伴隨著無人機民用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無人機發展也緊跟全球趨勢,甚至取得了超過全球的發展成果。從2016年至2019年,我國無人機市場規模增長了近200億元,年均增速超過30%。同時,無人機企業增長至7000余家,無人機數據增加至近40萬架,無人機覆蓋更是超過十余個行業領域。
目前,雖然民用無人機已經占據了我國無人機市場70%以上的份額,但無人機轉型期的到來,工業級無人機應用新趨勢的崛起,還有望將這一數值進一步放大。在消費級無人機不斷向工業級無人機轉型的背景下,無人機在物流、植保等領域的商用將迎來持續深化,屆時,民用無人機的放量將因此而大增。如果再加上軍用市場的穩步上升,未來產業發展將不可估量。
行業問題頻頻凸顯
不過,盡管國內外無人機產業發展態勢喜人,未來發展的潛力驚人,但現如今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各種問題,也同樣憂人。其中,最直觀的就是應用中隱私和安全問題的多發!近年來,不管是黑飛擾航、隱私竊取還是墜機傷人、非法運輸,無人機因為法律不夠完善、行業監管不足所導致的問題都不少,這些問題嚴重威脅人身安全和社會財產,令全球困擾不已。
其次,無人機產業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嚴重的人才短缺問題。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人才缺口高達25萬,不僅人才數量欠缺,同時人才質量也無法滿足。在此背景下,人才的短缺一方面既會進一步放大上述提到的各種應用問題,另一方面也會阻礙無人機產品的落地和行業發展步伐。而不管是哪一方面的影響,勢必都將給產業發展帶來巨大壓力與限制。
除此以外,行業配套設施的不足也是當前無人機產業發展的又一個問題。無人機產業發展除了無人機本體技術的發展外,無人機配套系統、零部件和基礎設備設施也很重要,但目前這項配套行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發展仍跟不上趟。與此同時,在無人機后續的服務市場上,培訓教育、保險維修、租賃經紀等發展也才剛剛起步,未來還需進一步提速發展加強完善。
生態建設有待提速
那么,針對上述發展的各種問題和現狀,我們該如何去應對與解決呢?綜合來看,建設完整的無人機生態圈,加速生態化發展步伐不失為一個有效手段。生態圈的建設包括了產品生產的各環節、產品配套的各環節,以及產品服務的各環節。目前,在產品生產和研發上我國已經愈發成熟,接下來我國所要探索和完善,顯然是產品配套和產品服務各環節的建設發展。
在這兩方面的建設上,我國并非毫無行動。早在去年,我國政府就設立了幾大無人機新職業,并開設了相關無人機專業,建設起了無人機人才培育的初期體系。與此同時,我國以大疆為代表,不少企業也加速投身于無人機維修服務、保險服務、租賃服務和無人機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之中,通過政企合作共同推動無人機基礎設施配套和后服務市場的基本化發展。
近期,大疆在8月19日就進一步延長了產品保修期,并陸續發布新款手持云臺與編程無人機新品,這些都可以視為行業內企業在無人機生態化建設上所做出的實際努力。只是,廣是這樣的努力還不夠,未來還需要政府與行業的共同助力。只有在企業發力的同時,政府與行業給予政策法規及行業標準等方面的協助,無人機生態化建設才能步入高速、完善階段。
責任編輯:tzh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15瀏覽量
182424 -
零部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8瀏覽量
151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