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能源汽車冒煙遇水又爆炸
現在的汽車種類是比較多的,近幾年還出來的一種新型的汽車,叫做新能源汽車,但是這種汽車也是出現過一些問題,近日有消息報道北汽新能源汽車冒煙遇水又爆炸,很多人應該很好奇為什么新能源汽車會產生起火和爆炸等事故,接下來大家就隨百思特小編一起了解看看~
據媒體報道,8月20日,福建三明一輛北汽新能源的電動汽車在充電站發生冒煙情況,隨后救援人員趕到滅火,期間遇水發生爆炸,車體損毀嚴重。目前,事故正在進一步調查處理中。
據現場顯示,發生冒煙后爆炸事故的是北汽新能源EX360。該車停靠于某充電站中,先是車身周圍濃煙滾滾,隨后,在消防人員持續向車輛射水時,該車突然爆炸,車輛解體的同時還炸穿充電站頂棚。
北汽新能源汽車車輛冒煙事件始末
據網傳視頻顯示,在消防人員實施消防工作時,涉事車輛周圍的其他車已被撤離,甚至消防人員也后退至一圍墻后射水為車輛降溫。
爆炸發生時,車輛周圍伴有明火,隨后,包括車門、后備箱蓋等零部件散落一地,車輛嚴重損毀之余,還殃及充電站頂棚。
據時代財經了解,涉事的北汽新能源EX360,屬于純電動SUV,其搭載的動力電池屬于三元鋰電池。據一曾對北汽新能源EX360進行拆解的媒體報道,該車動力電池供應商包括但或不限于孚能科技(贛州)有限公司,電池組能量為48.1kWh。
據上述媒體拆解的結果,發現北汽新能源EX360的電池包不具有冷卻管路,冷卻方式為自然風冷。該散熱方式于成本較高且目前較為主流的液冷散熱相比,散熱效率偏低。
此外,據時代財經查詢,8月20日福建三明市氣溫為24°C-36°C,環境溫度正常。
北汽新能源汽車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下面我們看看最近這些事故的主體原因,我們認為是產品質量問題。產品質量問題就是指產品在設計、制造、驗證、使用過程中沒有嚴格遵守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
主要有三類,第一,電池產品測試驗證不足;第二,車輛使用過程中可靠性變化;第三,充電安全管理技術有問題。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幾個方面。
首先,電池產品測試驗證不足。由于補貼退坡的政策周期是一年一次,與產品的開發周期總體來看不是很匹配,比如說我們化學材料體系的改進一般要一年以上,但是因為企業跟著補貼的指揮棒走,盲目地追求高比能量,縮短了測試驗證的時間。
有時候為了縮短開發周期往往首選物理的改進方法,比如把電池活性材料增厚,隔膜減薄,這樣電池比能量會上升,但是安全性能下降。
第二是電動電池測試驗證的手段不完善,不能反映實車的使用條件,很大一部分企業并沒有建立企業內部的電池安全測試標準,部分企業甚至就沒有電池安全測試的能力,生產出來的質量也就是參差不齊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剛才說到車輛使用老化過程中可靠性降低。比如說全生命周期中防水的效果不佳,一般我們電池的密封是要通過IP67標準,但是當車輛使用時間長了之后,密封就會變差,導致車輛進水,就會容易造成短路。
還比如電池的激光焊接的接頭,焊接點內部容易出現空隙,這些空隙就會帶來阻抗增加,進而發熱導致高溫點,引起熱失控。還有就是電池系統和充電機高壓電器老化,比如我們充電時候的接觸器經常開斷,有時候就會拉弧,造成高溫和接觸器表面的這種燒損或者粘連,會短路、會發熱,這些都是熱失控的原因。
第四個原因就是充電,充電過程中數據通訊不規范,BMS的廠商和充電機的廠商沒有嚴格的地執行新頒布的國家標準。充電的功能安全,按道理我們的電池管理系統關于充電是有很好的斷電功能的,充到什么時候都是由電池管理系統控制的,我們目前并沒有嚴格執行功能安全的規范,就是ISO26262這個規范,目前并沒有完全地貫徹落實這個規范,這也是我們沒有遵守規范的原因導致的。
不嚴格執行充電安全的相關標準,比如說我們充電繼電器的粘連應該有診斷功能,但有的為了節省成本就沒有。電池管理系統與充電樁沒有裝備合格的絕緣檢測裝置,車輛與充電樁形成的充電回路沒有滿足標準要求的絕緣電壓、爬電距離、過載、IP等級、插拔力、鎖止、溫升、雷擊等各項指標要求,BMS未嚴格遵守充電引導的規范。
為什么說是質量問題?就是我們在設計、制造、使用、驗證各個環節,沒有嚴格的遵守標準和規范,當然我們也缺少一些,比如說我們的安全年檢,這是缺少的,但這不是企業的事,這是政府要做的事情。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623瀏覽量
100125 -
北汽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文章
44瀏覽量
474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