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極晶體管共射放大電路
單級放大電路是放大器的基本電路。根據電路結構的不同,可分為共射、共基和共集三種組態的基本放大電路。不管是哪種組態,它們的直流通路是一致的。因此,這里以應用最廣泛的共射組態電路為例,介紹單級放大電路靜態的調整和測試。
1、靜態工作點的調整
圖1小信號放大電路原理圖
交直流負載特性圖,如圖2所示:
圖2交直流負載特性圖
測量ICQ有以下幾種方法:
(1)直接測量
(2)間接測量
ICQ=URC/RC
IEQ≈ICQ=UEQ/RE
單極晶體管原理
在使用的pnp或npn面結型晶體管的工作中,包括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晶體管在內的場效應晶體管,只需要一種載流子,這種晶體管就叫做單極晶體管。單極晶體管即場效應晶體管,因為場效應晶體管在工作時,半導體中只有多數載流子起主要作用,所以又稱為單極晶體管。
以N溝道增強型MOS場效應管為例說明其工作原理。N溝道增強型MOS管的結構模型如圖1所示,它由兩個背靠背的PN結組成。
圖1
圖2是實際結構示意圖,它以低摻雜P型硅片為襯底,用擴散工藝在上面形成兩個高摻雜的N+小區,并分別用引線引出,一個作為源極S,另一個作為漏極d。在硅片表面用生長法制造了一層二氧化硅絕緣薄膜,厚度不到0.1μm,而絕緣電阻卻高達1012~1015Ω量級。通常蓋在S和d之間的二氧化硅薄層上,形成柵極g。
圖2
N溝道增強型MOS管的電路符號如圖3所示。箭頭方向表示P襯底指向N溝道,三根短線分別代表源s、漏d和襯底b。同時也表示在開路狀態下,d、s之間是不通的,因為中間僅有兩個背靠背的PN結,沒有導電通道。
圖3
MOS管的襯底b和源極S通常是接在一起的。若將源、漏極短路,在柵、源之間加正電壓υGS,如圖4所示,則在柵極和P襯底之間的SiO2中產生指向P襯底的電場。該電場排斥P襯底中的多數載流子空穴,在柵極覆蓋的SiO2,絕緣薄層下面形成耗盡層。當柵源電壓超過某一電壓值VT時,P襯底中的少數載流子在強大電場作用下就會聚集到柵極下面,形成N型薄層,因其類型與襯底類型相反,故稱為反型層。反型層與源、漏極的N+區搭接,則形成一個可導電的N型感生溝道。控制柵源電壓VGS,可控制導電溝道的寬度,改變漏源問的電阻。閾值電壓VT稱為增強型MOS管的開啟電壓。
圖4
-
放大電路
+關注
關注
104文章
1792瀏覽量
106938 -
晶體管
+關注
關注
77文章
9745瀏覽量
138896 -
MOS場效應管
+關注
關注
2文章
205瀏覽量
128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