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成功地制造了基于自然發藍光的半導體氮化銦鎵的紅色LED,這種紅色LED與基于磷化銦鎵的發光二極管更穩定,有望成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主流。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英語: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簡稱:KAUST,是一所國際化研究型大學,其創辦宗旨是促進全球的科技研究水準,建校時的捐贈總額達100億美元。現任校長為陳繁昌。香港數學家陳繁昌為前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曾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助理會長(2006-2009),亦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自然科學學院院長(2001-2006)。
LED是由半導體制成的光源,在節能、更小的尺寸和更長的使用壽命方面,對傳統的可見光源進行了改進。LED可以在整個光譜范圍內發射,從紫外線到藍色(B),綠色(G),紅色(R)到紅外線。微型RGB設備陣列,稱為微型LED(micro-LEDs),可用于制作鮮艷的彩色顯示器,這可以支撐下一代顯示器和電視。
微型LED發展面臨的主要挑戰是將紅、綠和藍光集成到單個LED芯片中。當前的RGB LED由兩種材料組合而成:紅色LED由磷化銦鎵(InGaP)制成,而藍色和綠色LED由氮化銦鎵(InGaN)半導體制成。集成兩個材料系統很困難。研究人員、論文第一作者、華人科學家、莊哲(Zhe Zhuang)說:“創建RGB顯示器需要將單獨的藍色、綠色和紅色LED一起傳質。”一個更簡單的解決方案是在單個半導體芯片上全部創建不同顏色的LED。
如圖所示該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氮化銦鎵紅色LED結構,其輸出功率比磷化銦鎵紅色LED更穩定。
由于氮化銦鎵半導體無法發出藍光或綠光,因此制造單片RGB 微型LED的唯一解決方案是使用氮化銦鎵。通過向混合物中引入更多的銦,這種材料有可能將其發射光從藍色變為綠色、黃色和紅色、并已預測氮化銦鎵紅色LED的性能要優于當前的磷化銦鎵LED。
該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通過大學的的納米制造設施,生長出高質量的富含銦的氮化銦鎵,以制造紅色LED。
該團隊還使用銦錫氧化物(ITO)1薄膜開發了出色的透明電觸點,該薄膜允許電流通過其基于氮化銦鎵的琥珀色和紅色LED。 “我們已經優化了ITO膜的制造,以實現低電阻和高透射率。”該團隊證明了這些特性極大地提高了氮化銦鎵紅色LED的性能。
他們還仔細研究了不同尺寸和不同溫度下的氮化銦鎵紅色LED。溫度的變化會影響輸出光功率并導致不同的色彩印象,從而使其對于實際設備性能至關重要。
莊說,“氮化銦鎵紅色LED的一個關鍵缺點是它們在高溫下運行時不穩定,”“因此,我們創建了不同設計的氮化銦鎵紅色LED,以在高溫下實現非常穩定的紅光氮化銦鎵源。”他們開發了一種氮化銦鎵紅色LED結構,其輸出功率比磷化銦鎵紅色LED2更穩定。此外,其在高溫下的發射色移小于磷化銦鎵制造的一半。
該最新研究成果論文發表在最近的《應用物理通訊》上。
-
led
+關注
關注
242文章
23356瀏覽量
663200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10瀏覽量
222646 -
LEDs
+關注
關注
1文章
39瀏覽量
2556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氮化鎵充電器和普通充電器有啥區別?
意法半導體下一代汽車微控制器的戰略部署
日本羅姆半導體加強與臺積電氮化鎵合作,代工趨勢顯現
日本企業加速氮化鎵半導體生產,力推電動汽車續航升級
氮化鎵(GaN)功率半導體市場風起云涌,引領技術革新與產業升級
納微半導體下一代GaNFast氮化鎵功率芯片助力聯想打造全新氮化鎵快充
CNBC對話納微CEO,探討下一代氮化鎵和碳化硅發展
一、二、三代半導體的區別
![<b class='flag-5'>一</b>、二、三<b class='flag-5'>代</b><b class='flag-5'>半導體</b>的區別](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C/54/wKgZomYgg7OAKBf3AAAqz3Km9Ds75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