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僅是特斯拉發展歷程的轉折點——這一年特斯拉進駐中國上海,打造出全球成本最低的Model 3,2020年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轉折點——在補貼環境下經過3年的“蒙眼狂奔”、需求遭遇瓶頸,以特斯拉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開始讓更多一般消費者接受新能源汽車,巨大的中國車市消費潛力正在激活,中國新能源車企也迎來了收獲期。
1、從Roadster到Model 3
2006年8月,馬斯克提出特斯拉的發展路線圖“Master Plan”:豪華車型建立品牌,經濟車型打造爆款。特斯拉從Roadster到Model S以及Model X,通過十年產品口碑積聚,建立全球獨一無二的電動車品牌,最終在2016年4月發布Model 3,大幅下探產品定位,拉開了全球汽車電動化的序幕。
2018年后,特斯拉憑借Model 3晉身全球第一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車企,2019年特斯拉繼續保持全球銷量排名第一,大幅領先其后企業。
圖1:特斯拉分車型全球季度銷量(輛)
2、特斯拉與中國相互成就
如果說特斯拉2018年奠定了美國市場地位,2019年奠定了歐洲市場地位,那么2020年中國市場將貢獻絕對的主要增量。
特斯拉進入中國建廠后,2020年二季度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逆勢上漲至90650輛,環比增長2.6%,其中Model 3交付量80050輛,占比持續提高至88%。受益于中國制造Model 3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2020年以來盈利趨勢加速改善,將持續推動特斯拉毛利率、凈利率好轉。
特斯拉與2010年6月29日登陸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隨著首款量產車Model S規模交付,特斯拉上市后于2013Q1實現首次單季度盈利,其股價上升通道隨之開啟。2014至2017年,特斯拉依賴豪華電動車打造全球品牌效應,并與松下合作加速擴大產能。2018年后,Model 3成全球爆款車型,拉動美國和歐洲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進入2020年,隨著中國上海工廠生產的Model 3下線,特斯拉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月度銷量冠軍。特斯拉已連續三個季度實現盈利,在中國市場深化與寧德時代等中國供應商合作,為進一步降本打開空間,有望擺脫政策依賴實現與燃油車同臺競技。當前特斯拉市值已超過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車企。
圖2:特斯拉股價復盤
3、中國新能源車企進入收獲期
中國市場對于特斯拉,不僅意味比美國、歐洲等經濟體更龐大的需求體量,為自身銷量帶來更大的增長空間,也意味著中國企業利用低成本優勢,為特斯拉提升產品競爭力帶來多樣化的可能。
而特斯拉對于中國市場而言,也不僅意味著多一款車型給消費者多一個選擇,更意味著智能化的科技體驗讓更多消費者享受,攪動了過去五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創新發力、銷量逐漸疲弱的一潭死水,也改變了一般消費者對汽車商品理解的思維定勢——軟件而非硬件定義汽車,從而為中國市場長期健康、可持續的增長夯實基礎。
然而,中國市場不同于美國、歐洲的最大區別,不僅是產業鏈配套能力更加健全,擁有物美價廉的零部件制造能力,而是擁有全球絕無僅有的一批造車新勢力帶來百花齊放的電動車產品——規模體量上歐洲望塵莫及,產品豐富度上美國相距甚遠。
經過特斯拉在市場上的耳濡目染和多年來的苦心孤詣,2020年中國新能源車企也迎來了收獲期,1-5月乘用車中銷量占比較2019年7%提升至13%,與特斯拉旗鼓相當,其中蔚來主打獨特商業模式和豪華品牌定位,小鵬主推智能駕駛,比亞迪發揮刀片電池技術優勢,全新產品周期將為長期中國需求帶來總量和結構變化,孵化屬于中國本土的“特斯拉”。
在這個賽道中,恒大顯得格外引人矚目。
憑借雄厚資本,恒大喊出了“3-5年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的宏大目標,在短短一年內完成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
對比發現,特斯拉現有3款車型,恒大同步研發14款新車;特斯拉在中美有3個生產基地,恒大正布局10個生產基地。反映在股價上,特斯拉市值超2萬億港幣,恒大健康市值僅為1400億港幣。
隨著首款車型“恒馳1”今年下半年亮相,這意味著恒大新能源汽車業務即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市場已經給出了積極回應。在恒大健康實現對NEVS的全資控股后,恒大健康成為港股市場唯一一家擁有世界頂尖研發制造能力的新能源汽車上市企業。近日恒大健康股價接連飆升,市值較年初已經翻番。
到底誰能成為下一個“特斯拉”?時間將給出答案。
-
新能源
+關注
關注
26文章
5602瀏覽量
107960 -
特斯拉
+關注
關注
66文章
6332瀏覽量
126819 -
無人駕駛
+關注
關注
98文章
4090瀏覽量
12100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