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行業是FPGA的主力戰場。”京微齊力創始人&CEO王海力同記者說道。隨著5G時代的到來,通訊行業也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那么在未來,對于FPGA這類具備高靈活性的芯片來說,在5G的時代將有著怎樣的發展?
FPGA——5G通信的硬件載體
由于FPGA通過編程可以實現任意芯片的邏輯功能,例如ASIC、DSP甚至PC處理器等,被人成為“萬能”芯片,在通訊行業一直以來頗受歡迎。“早在5G以前,在原有的通訊基站設備中就已經運用到了FPGA芯片,這是由于FPGA是通訊行業天然的靈活的載體,相比較于CPU而言,有著高吞吐率、高帶寬、靈活可編程的特點。在終端的設備的運用上,相比GPU而言,具備低功耗的優勢,因此,FPGA在5G產業下依然可以成為很好的載體。”王海力說道。
紫光同創市場總監呂喆也認為,5G的到來將會給FPGA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機會。與前一代相比,5G對通信網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100倍的數據速率、100倍的互聯設備數量,以及1000倍的網絡容量,5G網絡的典型特點包括高速度、泛在網、低功耗、低延時,以及更高的可擴展性、智能性和異構性。為滿足這些新的要求,5G網絡必須采用許多新的技術,比如海量MIMO,云RAN,新的基帶和RF架構,以及很多新協議的實現等,而這些新的技術存在不確定性和較長的優化和迭代過程,而且市場上短期內沒有形成統一的方案,在網絡應用和運維通過較長時間達到最優之前,都需要FPGA方案解決。另一方面,通信業務的很多應用場景是需要隨時升級的、接口轉換、5G新協議、FLEXE以太新協議、5G無線基帶算法、5G無線回傳、傳送CPE盒式設備、網絡處理器業務卸載等5G高端場景使用需求,這些都是FPGA的機會。
此外,呂喆認為,FPGA的靈活性、差異化、高性能、低延時、多I/O、高速接口等特點,在5G網絡的很多應用場景中是不可替代的,因此在較長時間內,5G通信設備中的許多需求,無法用固定、統一的芯片來解決解決。比如,5G通信的MIMO天線陣列和波束成形技術的出現,需要大量信號并行處理,而FPGA是解決這類需求的最理想的解決方案。由此可見,5G對于FPGA這類靈活性較強的芯片有著較強的依賴性。
國產FPGA快速成長出現契機
盡管在5G之前,FPGA已經在通訊行業大放異彩,但在是5G時代,FPGA發揮出了其更多特有的優勢。“首先,FPGA在5G中高帶寬能力表現的非常好,FPGA的帶寬能承載幾十G到幾百G,大量數據帶寬進來之后,FPGA能夠進行邏輯運算,再進行穩定輸出。其次,在5G中FPGA的低延時性體現得非常明顯,這是由于FPGA用的是硬件載體,而不是像CPU一樣的軟件載體。最后,5G中FPGA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其高兼容性,這是由于,在5G設備中,同樣需要兼容3G、4G,在未來甚至兼容5Gplus或者6G,FPGA這種多標準多協議處理能力在5G設備中發揮得淋漓盡致。”王海力同記者說道。
呂喆認為,從產業進程來看,FPGA在5G通信商用初期顯得尤為重要。相對于核心網的標準化協議,5G通信將帶來物理層和邏輯層協議的不斷升級,各設備廠家為了搶占產品和技術的制高點,甚至在標準還未凍結之前就推出原型樣機甚至小批量,而這只有可靈活編程的FPGA可以做到。因此,在基站、基站控制、承載和傳輸等產品中將會用到大量FPGA器件。
由于國產FPGA發展起步較晚,技術與海外相比扔存在著較大差距,國內高端FPGA產品仍嚴重依賴進口。然而,隨著中國5G的大力發展,能否推動國產FPGA發展并打破海外技術的壟斷,成為了如今人們關注的焦點。在王海力看來,這并不是一個不可實現的目標,只是需要一些時間和機會。“我認為,在未來的5~10年中,中國的通訊行業若是能大量使用國產FPGA芯片,同時降低國產FPGA芯片的使用門檻,對于打破海外對于FPGA技術的壟斷將會有非常大的幫助。通訊行業占到了FPGA 30%~40%的市場占有率,然而在此之前都是美國的FPGA廠商在為國內通訊行業服務,但是中國廠商若能在建立5G基站的前期提供大量的支持,那么對于打破美國在FPGA行業的壟斷指日可待。”
責任編輯:tzh
-
FPGA
+關注
關注
1630文章
21798瀏覽量
606046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6文章
51192瀏覽量
427314 -
5G
+關注
關注
1356文章
48506瀏覽量
5660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